•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2000+影友和攝影師心聲

      2020-07-27 16:09
      攝影之友 2020年7期
      關鍵詞:廠牌光學對焦

      結果分析:相比起耳熟能詳?shù)倪M口鏡頭品牌,將近五分之一的攝影愛好者幾乎不了解任何一個國產品牌鏡頭,相比之下老蛙、永諾在國產鏡頭領域認知度方面領先其他品牌一個檔次。

      結果分析:有超過一半以上的攝影愛好者從未使用過任何國產鏡頭,使用過的人群也大多集中在1支、2支這個級別,看來國產鏡頭的普及工作任重而道遠。

      Q:1.國產鏡頭的現(xiàn)狀如何?2.國產鏡頭有哪些特點?

      隋曉龍

      職業(yè)攝影師

      北京電影學院

      客座講師

      A1:性價比具有一定優(yōu)勢,但購買的人還是少數(shù)。首先有些影友有原廠情結,另外,與很多進口品牌鏡頭尚有不小差距,最后就是很多國產鏡頭是復刻原廠經典焦段或類型接近,本身也比較小眾。也有非常有特點的鏡頭,比如老蛙那支微距,極富個性。

      A2:國產頭還是以模仿復刻為主,不乏精品,但整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張悅時

      自由攝影師

      Getty Images

      合作攝影師

      A1:大概六七年前,我第一次聽說中一光學,那個時候他們發(fā)布了一些APS-C和全畫幅的無反鏡頭,當時覺得很興奮。在一些老的光學廠商慢慢淡出歷史以后,終于又見到了我們自主的光學品牌。在那以后,開始慢慢聽說老蛙、七工匠等國產品牌,甚至連之前做閃光燈等攝影配件的永諾也開始生產自己的鏡頭。在數(shù)碼相機開始大規(guī)模流行的2010年以后,我們終于以硬件廠商,而不是配件廠商的身份參與到市場里面來,這是很好的一件事情。

      在世界各地,國產鏡頭已經有了一定的曝光和支持率,可是基本還存在于入門愛好者的群體之中。雖然很多鏡頭的價位很吸引人,但是因為國外二手鏡頭的流通量比較大,跟二手鏡頭相比的話優(yōu)勢不明顯。

      在世界各地,國產鏡頭已經有了一定的曝光和支持率,可是基本還存在于入門愛好者的群體之中。雖然很多鏡頭的價位很吸引人,但是因為國外二手鏡頭的流通量比較大,跟二手鏡頭相比的話優(yōu)勢不明顯。

      A2:國產品牌有很多類型的鏡頭是其他品牌沒有生產的,比如老蛙的24mmF14微距, 中一光學EF卡口50mmF0.95等等,很多鏡頭有相當高的性價比,還被一些用戶評價為“可玩性極高”。

      LAOWA 老蛙FF 24mm F14 2X Macro Probe

      文太大叔

      (王勝)

      知名攝影師二十多個品牌合作攝影師

      A1:因為平時工作的關系,大多數(shù)時候我使用的鏡頭都是國產鏡頭,基本上國產品牌80%的鏡頭型號我都擁有過。個人感覺國產鏡頭的現(xiàn)狀還是很不錯的,特別是這幾年的發(fā)展很快。產品越來越豐富,品質方面也很不錯,考慮到性價比,真的是非常讓人滿意。

      國產鏡頭的市場表現(xiàn)也很不錯,買的人也越來越多,雖然從市場銷量來看,和國外品牌還有不少的差距。另外,老蛙、七工匠、中一等品牌的鏡頭,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賣得不錯,畢竟性價比很高。

      A2:目前國產鏡頭在性價比方面做得非常不錯,這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畢竟再好的鏡頭,價格如果很貴,那么肯定會很難普及。

      同規(guī)格、同參數(shù)指標下,都在國外品牌的1/2甚至1/10的價位,而且畫質方面可以達到8/10,甚至媲美超越國外品牌都有,性價比非常超值。

      中性灰

      (吳迎輝)

      職業(yè)攝影師

      攝影器材專家

      A1:在國產相機品牌淡出大家的視線之后,這些原來的相機品牌也就沒有在攝影鏡頭的領域繼續(xù)走下去,所以新生代數(shù)碼攝影愛好者不知道或者沒聽過傳統(tǒng)國產相機品牌也不足為奇了。

      帶有一點傳統(tǒng)血緣的品牌,當年以第三方生產攝影附件的品牌,還有全新的獨立鏡頭品牌挑起了國產鏡頭的大梁,劍走偏峰、各具特色,確實也走出了一片國產鏡頭的新天地。

      國產鏡頭非常聰明地走出了各自品牌的特色,揚長避短,在同等價位上跟國外品牌比指標,在同等指標上跟國外品牌比價格,在性價比方面具備了驚人的競爭力。甚至做到了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地步,比如說老蛙的超廣角和微距、中一和銘匠的超大光圈,在市場上都是無可取代的??傮w來講,國產鏡頭不但活了下來,還頗有異軍突起的勢頭。

      A2:第一當然是性價比,因為國產鏡頭沒有日本和德國品牌的品牌含金量,所以消費者不會花太多錢在品牌的溢價上。我們經常開玩笑說國產鏡頭是:國際品質、地攤價格。

      第二是在模仿中的改良,近百年來已有很多經典的光學結構被研發(fā)出來并早已過了專利保護期,在這些經典的光學設計上引入現(xiàn)代的改良設計以及新型的光學材料,這就已經夠國內鏡頭廠商忙活好些年的了。

      張海佩

      中國攝影家協(xié)

      會會員

      中央美院攝影

      工作室碩士

      A1:新中國國產鏡頭工業(yè)其實起步很早,但之后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斷代,真正的重新復蘇應該是最近十年,特別是“微單崛起”時期。起先,國產鏡頭大多都是廉價手動定焦,品質不盡如人意,只能說算是國貨在這一領域的“失而復得”,尚且“難當大用”??上驳氖?,經過近十年的發(fā)展,如今的國產鏡頭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快速迭代的產業(yè)升級時期,在過去的2到3年,國產鏡頭的廠商數(shù)量、產品類型與產品品控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已經出現(xiàn)了比較成熟的國產鏡頭品牌,例如中一、老蛙、七工匠、永諾等等,而且很多品牌已經形成了鏡頭群雛形,具備了相當?shù)氖袌龈偁幜???傮w上講,當下市場上在售的國產鏡頭普遍具備很好的性價比,但僅就同一廠牌的產品來看,還沒有哪一家國產廠牌形成了完善的產品體系,所謂衡量一家鏡頭廠牌綜合實力的鏡頭群完整度更是無從談起。雖然這種市場現(xiàn)狀有歷史與現(xiàn)實的原因,改善需要時間,但我們也很欣喜地看到,已經有國產廠牌利用特色化的經營路線打開了局面,在微距、廣角等細分市場領域爭取到了穩(wěn)定的客群。

      A2:國產鏡頭有以下幾個特點優(yōu)勢,首先,近似規(guī)格的產品,國產鏡頭擁有比原廠洋貨更好的性價比,這類鏡頭往往是一些輕量化鏡頭與小型定焦。雖然在鍍膜、對焦功能上要稍遜于原廠,但是價格卻遠遠低于原廠鏡頭,這是國貨目前最具有競爭力的地方,特別是對于很多APS-C或者M4/3畫幅鏡頭,價格可以說非常誘人。其次是國貨之中有一些性能非常有特色,在某一專項領域擁有“一技之長”,或是規(guī)格參數(shù)名列前茅的“特色產品”。這一類鏡頭大部分是手動鏡頭,擁有大光圈、超廣角、超級微距等特殊性能。最后,我認為國產鏡頭的設計,比較符合國內玩家對產品性能的偏好,比如大光圈鏡頭普遍銳度不錯,而且鏡頭可玩性一般都很高,這些都非常符合國內玩家對鏡頭性能的一貫訴求。

      結果分析:國產鏡頭的價格優(yōu)勢得到認可,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攝影愛好者認為其價格優(yōu)勢明顯。另外,隨著超大光圈、超廣定焦等差異化國產鏡頭的推出,也吸引了不少人群關注,看來大部分攝影愛好者還是根據(jù)產品本身的價值來做決定。

      結果分析:對于目前階段國產鏡頭的缺點,最被大家詬病的就是自動對焦技術,而鏡片素質、鍍膜技術等光學核心技術的不足,也是大家最為關心的領域,看來國產鏡頭在核心能力上的缺陷還是被大家了然于心。

      Q:3.國產鏡頭存在哪些差距?4.攝影人群如何看待國產鏡頭?

      隋曉龍

      職業(yè)攝影師

      北京電影學院

      客座講師

      A3:主要是自動對焦方面的技術有一定差距,鏡頭的手動對焦手感也有待完善,做工還有待細化,產品外觀設計的美感不足,比如字體這種細節(jié)往往被忽略,鏡片加工有差距,這個需要足夠的積累。

      A4:這個不太好說,各種意見都有,整體還是希望國產鏡頭做大做強。

      張悅時

      自由攝影師

      Getty Images

      合作攝影師

      A3:生產鏡頭需要對光學結構進行計算,選擇合適的玻璃,甚至有自主的玻璃配方以及鍍膜技術等等,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提高的地方。而在當下,進口品牌也在不斷努力出新,所以這對于我們的光學行業(yè)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

      在論壇上看到網友評價一些鏡頭存在生產誤差,這是很多品牌在初期都會遇到的問題,所以我相信這是國產品牌能解決好的問題。此外,如何能更好地提高整體產品質量,能夠讓國產鏡頭被所有不同階層的用戶所接納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A4:我周圍遇到的一些愛好者應該說是不排斥國產鏡頭的,但是目前大部分愛好者可能會在已經有幾支鏡頭,滿足自己日常拍攝需求的前提下,再選擇購買國產鏡頭,作為增加“可玩性”的一種選擇。此外,我相信很多品牌也收到了很多用戶的反饋,希望品牌能按照用戶的意愿出一些特定焦段和光圈的鏡頭。

      文太大叔

      (王勝)

      知名攝影師

      二十多個品牌

      合作攝影師

      A3:國產鏡頭相比進口產品,的確存在不少差距。首先就是自動對焦,雖然唯卓仕和永諾等鏡頭有自動對焦,而且唯卓仕的自動對焦還相當不錯,但是其他大多數(shù)品牌還沒有自動對焦,老蛙、中一、七工匠、銘匠等品牌,都盡量避開常用的自動對焦規(guī)格鏡頭,所以我認為這是最大的差距。要做大眾化產品,還是要自動對焦。當然自動對焦也不是空口一句話說做就能做的,這關系到馬達技術、通訊協(xié)議、精度調整等等很多因素。

      另外國產基本上都是定焦為主,變焦很少,所以建議可以考慮變焦鏡頭的發(fā)展。雖然定焦鏡頭可以做得小巧,但是出去帶幾個定焦的話,還是麻煩。

      另外在鏡頭的品控、包裝、抗眩光、邊緣素質等方面,大多數(shù)國產鏡頭和國外的鏡頭相比也有不小差距。

      A4:基本上三種態(tài)度。第一種,不太看好,排斥國產。這個有很多原因,我遇到過有影友因為品牌的關系,感覺國產鏡頭比較土、不洋氣、帶出去沒面子,所以不考慮。也有的影友曾經購買過國產鏡頭,因為鏡頭和期望有出入,畫質不如進口品牌以及售后問題等等,產生了討厭的想法。還有的是聽說國產口碑不好,也就不喜歡了。

      第二種,無所謂態(tài)度,不討厭,也不喜歡??赡軌焊粫徺I。比如老蛙超廣角和微距鏡頭不錯,但是有的人不玩超廣角和微距;中一大光圈做的好,但有的人感覺用不到F0.95 ;七工匠、銘匠做徠卡M卡口鏡頭,但有的人只用單反相機,壓根用不了,諸如此類有很多因素。

      最后一種,喜歡國產,支持國產,有的人甚至買了一整套。我遇到不少買一整套的玩家,比如七工匠、銘匠的M卡口鏡頭。有的影友出一支買一支,買個原廠鏡頭起碼兩三萬,這點錢完全足夠買一整套國產鏡頭了,畢竟價格便宜。還有的人不太挑剔,沒有品牌信仰,注重實在,所以支持國產。畢竟目前國產鏡頭基本沒有品牌溢價,有的鏡頭價格我甚至都懷疑會不會虧本。

      中性灰

      (吳迎輝)

      職業(yè)攝影師

      攝影器材專家

      A3:技術差距主要存在于進入自動對焦時代后,卡口傳輸協(xié)議完全由相機廠商制定并有一定的專利保護期,超聲波馬達自動對焦技術和光學防抖技術現(xiàn)階段還看不到能實現(xiàn)國產化的時間表。其次是比如DO(多層衍射光學鏡片)、BR(藍色光譜折射光學元件)、大直徑的非球面鏡片等技術還難以實現(xiàn)民用產品的價格量產。早在十幾年前,成都就可以生產直徑80mm的大直徑非球面鏡片,不過價錢高昂,一片這個尺寸的非球面鏡片單價就高達8000元。然而,采用了80mm非球面鏡片的適馬14mm F1.8鏡頭,售價也不過是8999元。所以我們并不是造不出來,而是以這個生產成本造出來的鏡頭可能是天價。

      A4:全球的攝影愛好者最多的兩個國家是中國和日本。中國攝影愛好者的人數(shù)是如此之多,消費層次當然也是非常立體,就像面對純國產品牌的汽車一樣,有堅決不接受的,也有非常忠心的擁躉。一個能被中國攝影愛好者接受的品牌,基本上也就建立起了市場地位。相反有些國產鏡頭只做外銷不做國內市場,在國內就很缺乏知名度。

      性價比高的產品在哪里都會受歡迎,我在日本相機店曾經看到國產鏡頭需要預定購買,價錢還不便宜。

      張海佩

      中國攝影家協(xié)

      會會員

      中央美院攝影

      工作室碩士

      A3:國產鏡頭的技術差距,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市場份額最大的自動對焦領域,國產廠牌沒有形成自有的、先進的自動對焦系統(tǒng)研發(fā)能力,即使有自動對焦產品,使用的也是專利過期的老式技術,實戰(zhàn)效果表現(xiàn)平平,這在照相機即將邁入全面智能化的時代是絕對的硬傷,很可能成為國產廠牌用戶拓展的瓶頸。其次,國產廠牌雖然擁有可以支持量產的鍍膜技術,但是產品在相關指標上的實際表現(xiàn)不盡如人意,尤其是在抗眩光、抗色散以及防反射等方面的表現(xiàn),和主流的日系鏡頭相比普遍不占優(yōu),和高檔的德系產品相比就更不用說了。第三,在便攜式產品方面,變焦鏡頭很少,且支撐變焦鏡頭性能的變焦機構、自動對焦相關技術儲備明顯不足。第四,鏡頭品控不穩(wěn)定,高端產品品質比較好,但是入門產品總是小毛病不斷,比如光圈葉片開閉協(xié)調較差、對焦刻度不精準等等。第五,對于主流相機的卡口規(guī)格支持不全面,很多大光圈頭往往只有FE卡口。

      A4:我個人認為,目前大多數(shù)愛好者選擇國產鏡頭主要還是作為非常用鏡頭的高性價比解決方案。比如超大光圈鏡頭、超廣角鏡頭或是超級微距鏡頭等等,這些鏡頭對于大多數(shù)通用題材拍攝來說,使用的幾率并不高。如果花原廠鏡頭幾分之一的價格就能夠基本解決“從無到有”的需求,對于大多數(shù)需要量入為出的影友來說是很劃算的。

      結果分析:有三分之一的人認為應該避開正面比拼,打造差異化鏡頭,而另外三分之一的人則認為研發(fā)自動化鏡頭才是未來,當然也不乏有極少部分人認為國產鏡頭前途渺茫。

      以上數(shù)據(jù)均來自各品牌天貓旗艦店

      Q:5.印象最深的一支國產鏡頭?6.國產鏡頭的未來在哪里?

      隋曉龍

      職業(yè)攝影師

      北京電影學院

      客座講師

      A5:目前還沒有。

      A6:個性化可能是方向,主流焦段原廠已經很強,短期難以取代,還是有個性的設計和焦段,或者定制等都會有人喜歡。

      張悅時

      自由攝影師

      Getty Images

      合作攝影師

      A5:印象最深的應該是老蛙FF 24mmF14 2X Macro Probe微距鏡頭,因為這是我知道的第一支廣角、防水且自帶LED補光的微距鏡頭。

      A6:國產品牌能夠在這幾年時間內推出很多不同的產品,說明他們有很多的動力,而且真正熱愛光學產品的研發(fā)和生產。如果能夠打入更多的用戶群,相信國產鏡頭是能夠在市場里面站穩(wěn)腳跟,推出更多更專業(yè)產品的。

      加工中心

      文太大叔

      (王勝)

      知名攝影師

      二十多個品牌

      合作攝影師

      毒鏡DULENS鏡頭

      A5:要說印象最深刻,或許就是我最常用的銘匠光學 M35mm F1.4鏡頭。我平時經常用徠卡相機,而且無反機身也轉接徠卡鏡頭使用,所以使用七工匠和銘匠會比較多。銘匠光學M35mm F1.4可以滿足日常很多題材的拍攝。大光圈F1.4在虛化方面表現(xiàn)很好,很適合表達環(huán)境和氛圍。這款鏡頭的顏值也很好看,復古的造型我非常喜歡。外形方面和徠卡35mm F1.4有九分的相似,基本上拿出去掃街,遠看過來很難分辨。

      鏡頭的畫質很不錯,畸變控制很好,全開銳度滿意,色彩也非常濃郁,焦外很柔和。使用天工自動轉接環(huán)在索尼機身上面,還可以自動對焦,干活也沒問題。所以說,這枚鏡頭給我的印象最深。

      A6:我覺得還是循序漸進,目前國產鏡頭可以說是百花齊放,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特點,也有的品牌之間有相互類似的產品,當然這些我們都沒辦法控制,畢竟產品如何研發(fā)都由品牌自己去決定,當然這個也是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和市場的需求來決定。

      我認為國產鏡頭的未來還是非常光明的,最早國產鏡頭剛出來的時候,吐槽的聲音很多,現(xiàn)在大多數(shù)還是支持的態(tài)度。畢竟用的人很多了,就算知道鏡頭有些缺陷和不足,但是看到售價后還是可以接受的。而且在同價位下,這些鏡頭產品也沒有可來競爭的原廠鏡頭。

      太遙遠的未來,我們都不知道。但是這些廠家都沒有閑著,都在努力研發(fā)新品。

      中性灰

      (吳迎輝)

      職業(yè)攝影師

      攝影器材專家

      A5:老蛙FFⅡ 9mm F5.6 W-Dreamer是令我印象最深的國產鏡頭,當時我拿到的是還沒有M卡口聯(lián)動測距的工程版本。用下來之后,我發(fā)現(xiàn)它的畫質絕對優(yōu)于日產福倫達VM12mm F5.6和VM15mm F4.5的一代和二代,就算與福倫達VM10mm F5.6相比,無論是體積、畫質、還有價格,都是老蛙FFⅡ9mm F5.6 W-Dreamer完勝。

      銘匠光學 M50mm F0.95也必須提及,這是一支不僅僅在指標上達到0.95的“國產夜神”,在畫質上的差距遠遠要比與徠卡50mm F0.95 ASPH的價格差距要小。

      A6:正如我前面講的,國產鏡頭走的是揚長避短,結合自己的能力,走的是人無我有、人有我精,有自己特色,有性價比的路線。相信中國的攝影愛好者也會越來越接受國產鏡頭。

      張海佩

      中國攝影家協(xié)

      會會員

      中央美院攝影

      工作室碩士

      A5:我個人對中一光學SpeedMaster50mm F0.95 II印象很深刻。這是我使用過的國產鏡頭中,綜合體驗非常好的一支。這支鏡頭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徠卡的著名“夜神”鏡頭,Noct 50mm F0.95。結合對實拍照片的觀察,我認為此頭在銳度方面和徠卡同規(guī)格鏡頭幾無差距,甚至由于相對更新的光學設計,在全開光圈時銳度會更鋒利一些。難得的是,這支中一光學SpeedMaster 50mmF0.95 II的焦外成像,在感性的視覺體驗上,個人認為也非常接近徠卡鏡頭。誠然,徠卡的同規(guī)格鏡頭采用了大量珍貴的螢石材質,因此色彩表現(xiàn)更好。不過對于這樣一支能夠達成同規(guī)格徠卡七八成效果,但價格只有徠卡十分之一的國產鏡頭,我認為已經不必苛求更多了。對于50mm標頭的愛用者來說,不論是數(shù)據(jù)指標,還是所謂感性的“味道”,中一光學SpeedMaster 50mm F0.95 II都值得點贊。

      A6:我覺得國產鏡頭廠牌,未來的發(fā)展方向,主要應該注意三點:首先,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要堅持高性價比路線不動搖。微單相機、機身防抖以及峰值對焦等技術的發(fā)展,讓手動頭的使用門檻大大降低。數(shù)量巨大的微單相機用戶,得以無縫對接成為高性價比國產手動頭的潛在客群。國產廠牌應該抓住這個難得的歷史機遇,把“頂配手動高性價比”這條差異化路線走穩(wěn)走實,這是國產廠牌的立足之本。其次,要盡快加大對于自動對焦技術研發(fā)的投入,追趕和國外廠牌主流產品在這一關鍵技術指標上的差距。歸根結底,自動對焦玩家才是這個市場的絕對多數(shù)客群。一旦國產廠牌在這一領域建立了競爭力,就能夠享受到市場主要份額貢獻的穩(wěn)定現(xiàn)金流,企業(yè)進而就能借助資金投入的提升,加大研發(fā)力度,從而走上“單品迅速迭代升級,鏡頭群穩(wěn)步完善”的良性產品線構建軌道。第三,要大力提升品牌的運營水平,完善包括官網、服務號等在內的應用平臺的服務與傳播能力,提升國產鏡頭品牌的附加價值,逐步加強客群的粘性與品牌歸屬感。如果能夠在以上三個方面堅持不懈地努力,國產鏡頭,未來可期!

      中一光學SpeedMaster 50mm F0.95 III

      猜你喜歡
      廠牌光學對焦
      滑輪組的裝配
      自動對焦相機何時使用手動對焦
      B站《說唱新世代》收官 總播放量3.5億
      大氣光學現(xiàn)象
      太合音樂發(fā)起“獨立音樂聯(lián)合體”
      多重對焦有必要嗎?
      第2講 光學知識專題復習
      幾何光學考題的三突出
      喀嚓前一秒的技術DC對焦方式
      惠安县| 大姚县| 公安县| 类乌齐县| 邯郸县| 新郑市| 余庆县| 封丘县| 鄱阳县| 牙克石市| 辽宁省| 北碚区| 房产| 肇源县| 水富县| 望都县| 监利县| 自贡市| 东乡族自治县| 天门市| 府谷县| 客服| 新平| 肇东市| 鱼台县| 龙岩市| 台东市| 合川市| 贵港市| 建阳市| 肇东市| 内黄县| 龙川县| 贵阳市| 固阳县| 绍兴市| 田东县| 台北县| 香河县| 怀远县| 昌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