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指向言語智慧的語文深度學習是指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者積極主動地進行言語知識的聯(lián)系,建構個體言語系統(tǒng),并將已有的言語知識遷移運用到新的情境中,表現(xiàn)言語的個性與藝術,發(fā)展并提升個體言語思維能力,理解、傳承文化,并且樹立正確價值觀的過程。語文深度學習應當從生活走向“深活”,從內(nèi)心走向內(nèi)發(fā),從思考走向思辨,最終達成培養(yǎng)學生言語智慧的長遠目的。
關鍵詞:深度學習;言語智慧;小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0)12A-0065-04
“深度學習”一詞起源于機器學習,是對人的信息加工方式的模擬。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深度學習”的理念被引入教育領域。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最早提出了教育領域中“深度學習”的概念,認為深度學習是一個有助于提高學習者解決問題并做出決策能力的知識遷移的過程。本文從言語智慧的角度出發(fā),探究指向言語智慧的語文深度學習的內(nèi)涵,并提煉出相關策略,為一線教師提供操作性建議。
一、深度學習與言語智慧的定義與內(nèi)涵
1.深度學習
黎加厚教授認為深度學習是指在理解學習的基礎上,學習者能夠批判性地學習新的思想和事實,并將它們?nèi)谌朐械恼J知結(jié)構中,能夠?qū)⒈姸嗨枷脒M行聯(lián)系,并能夠?qū)⒁延械闹R遷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決策和解決問題的學習[1]。郭華教授和吳永軍教授則認為,“深度學習”之“深”,除了“深”在系統(tǒng)結(jié)構和教學規(guī)律,更“深”在心靈,是學生投入全部意志、情感、思想的活動,它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和人的全面發(fā)展。本文將“深度學習”定義為“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者積極主動進行知識的聯(lián)系與建構,并將已有的知識遷移到新的情境中,最終做到解決實際問題和提高個人素養(yǎng)的過程?!?/p>
2.言語智慧
著名特級教師薛法根指出:“‘言語智慧就是指在生活現(xiàn)場中表現(xiàn)出來的言語應對能力和機智?!盵2]李海林則從心理學的角度進行分析,指出言語智慧是一種綜合的心理品質(zhì),包括言語知覺、言語記憶、言語思維、言語情感、言語個性等方面。如此看來,“言語智慧”即“人在生活中的言語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言語表達的個性與藝術,言語思維能力和機智,言語背后所隱藏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以及人文底蘊。
3.指向言語智慧的語文深度學習
根據(jù)以上論述,本文將“指向言語智慧的語文深度學習”定義為“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者積極主動進行言語知識的聯(lián)系,建構個體言語系統(tǒng),并將已有的言語知識遷移運用到新的情境中,表現(xiàn)言語的個性與藝術,發(fā)展并提升個體言語思維能力,理解、傳承文化,并且樹立正確價值觀的過程?!?/p>
二、語文深度學習指向言語智慧的原因分析
培養(yǎng)學生的言語智慧除了要培養(yǎng)表達的個性與藝術,更要培養(yǎng)其言語思維能力和機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積累文化底蘊。而語文深度學習的目的也不僅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能力,還在于提高個人素養(yǎng)。語文深度學習與培養(yǎng)言語智慧二者的最終目標是一致的。
語文學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其目的是使學生學會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而學會語言的運用是言語智慧的基本內(nèi)涵之一。薛法根老師也指出,語文教育,就其哲學實質(zhì)來說,就是言語智慧教育。因此,語文深度學習應以培養(yǎng)學習的言語智慧為長遠目的。
三、指向言語智慧的語文深度學習的策略
1.從生活出發(fā),走向“深活”
實際生活是深度學習的指南針,指向言語智慧的語文深度學習應當從生活中汲取養(yǎng)分,更應該在生活中運用言語智慧,學得“深”,才能用得“活”。
(1)基于生活,研究學生的天性與需求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研究學生的天性與需求,是進行語文深度學習的準備工作和重要前提。
首先,理論與現(xiàn)實結(jié)合,研究學生天性。教師應當學習兒童發(fā)展心理學等相關理論知識,研究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再組織教學內(nèi)容。此外,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在掌握了相關理論后,還要觀察學生的言語實際發(fā)展水平,畢竟學生實際的言語發(fā)展還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教師要深入學生的生活,了解他們的實際發(fā)展水平,之后才能設計出符合學生認知和心理的語文教學內(nèi)容。
其次,點面結(jié)合,研究學生現(xiàn)實需求。一方面,教師要從班級整體出發(fā),滿足學生高層次需求。言語智慧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得以體現(xiàn),在課堂中,可以適時采取同桌討論、小組合作等形式進行深度對話,課后也可以讓學生組成小組進行探究性語文學習,使學生的社交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得以滿足。另一方面,每個學生的需求又是不同的,有的學生需要的是語文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有的學生需要的是語文學習方法的指導,教師應當研究學生個體的現(xiàn)實需要,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2)基于生活,挖掘教材的準度與深度
孫雙金老師指出:“語文深度學習的原點,追本溯源在于深度備課?!盵3]如何進行深度備課,歸根究底,是要把握教材的準度,挖掘教材的深度。例如《美麗的丹頂鶴》這篇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它的頭頂就像嵌著一顆紅寶石,鮮紅鮮紅的,怪不得人們都叫它丹頂鶴?!痹谶@句話中,“嵌”字用得十分巧妙。“嵌”字在字典上解釋為“把較小的東西卡進較大東西上面的凹處”。要理解“嵌”字本身的意思并不難,難的是體會“嵌”字的妙用。教師可以將“嵌”字與其他的字例如“放”“安”“卡”作對比,從而讓學生發(fā)現(xiàn)“嵌”字的巧妙之處,理解作者用詞的精準。這是把握教材的準備,教師還應挖掘教材的深度。這句話中用了“怪不得”來引出了丹頂鶴名字的來歷,一讀就懂,但是教師可以解讀得更深,例如可以出示珍珠鳥的圖片,并出示“它紅嘴紅腳,灰藍色的毛,后背上有珍珠似的圓圓的白點,怪不得_________??!被蛘叱鍪景最^翁的圖片,并且出示__________“ ,怪不得人們叫它白頭翁?!弊寣W生在比較中發(fā)現(xiàn)作者的寫作手法和表達方式,從而學會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
(3)基于生活,實現(xiàn)方法的實踐與運用
布魯姆將認知領域的教育目標從低到高分為知道、領會、應用、分析、綜合、評價。指向言語智慧的語文深度學習應聚焦在高層次的目標上,應指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所學知識與方法。例如《動物王國開大會》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講了動物王國要開大會,老虎讓狗熊通知,狗熊在狐貍、大灰狼、梅花鹿的提醒下,終于把時間、地點、參加人、事情等等要素說清楚了。課堂中,學生僅僅理解了課文就行了嗎?不,遠遠不夠,指向言語智慧的語文深度學習必然是指向生活中的實際運用的。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可以聯(lián)系學生生活,比如最近要開家長會了,那就讓學生給家長寫一個開家長會的通知;最近要舉辦校級運動會了,那就給全校學生寫一個舉辦運動會的通知。換句話說,教師要想盡一切辦法,為學生運用所學創(chuàng)設條件,在學生動手實踐的過程中進一步檢驗深度學習的有效性,實現(xiàn)方法和技能的遷移運用。
2.從內(nèi)心出發(fā),走向內(nèi)發(fā)
指向言語智慧的語文深度學習,是需要學生高度投入情感、意志的活動,教師應當關注學生內(nèi)心,切不可讓學生對老師和課堂產(chǎn)生恐懼心理,應當營造和諧友善的學習氛圍,在創(chuàng)造學生學習興奮點的同時要創(chuàng)造條件給予學生成功的體驗,以此喚醒學生的內(nèi)在學習動機,讓學生自發(fā)地參與語文學習。
(1)積極語言,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積極語言是引發(fā)個體積極情緒,發(fā)現(xiàn)個體優(yōu)點及潛能,關注使人生美好的有利條件,促進個體美德及積極品質(zhì)形成,有利于建構積極人際關系的語言[4]。在語文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積極語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強化信心。
教師可以通過積極語言,例如“老師一直覺得你的聲音非常好聽,你能大聲地為大家朗讀一遍,讓大家欣賞你動聽的聲音嗎?”“其實你只要大聲一點,也能向剛才的同學那樣獲得大家的掌聲,你想再試一次嗎?”“答不出來沒關系,老師給你點提示,假如你看到別人幫你打掃干凈了臥室,你會對那人說些什么呢?”以此向?qū)W生傳遞正面期望,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
這些積極語言看似平常,對學生的要求也不高,但是卻能給學生營造一個安全的心理環(huán)境。在這個環(huán)境里,學生可以犯錯,可以膽怯,可以和老師有不同意見,老師和其他學生不會因此批評他、嘲笑他。在輕松、自由、和諧的氛圍中學習,這是語文深度學習的心理基礎。
(2)成功體驗,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
一線教師面對的學生很多,有的學生能自發(fā)具備百折不饒的意志和精神,但更多的學生,特別是小學生,是做不到僅靠興趣就能持續(xù)進行深度學習的。在學生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給他們一些物質(zhì)獎勵外的成功體驗。
特級教師管建剛老師在上作文課時,就特別注重給予學生成功的體驗。在一次作文指導課上,管建剛老師首先出示了一個作文片段,大家都不知道是誰寫的。管老師讓大家品讀這個片段,學生你一言我一語地說出了很多優(yōu)點。最后,管老師揭示了作者,教室里自發(fā)地響起了一片掌聲。這種成功體驗比任何方法指導更有利于學生寫作。接著,管老師又用相同的方式“表揚”了很多人。直到出示了一個片段,語言平淡無奇,學生都找不出其中的亮點。只見管老師指著那小小的“!”,說:“難道這個感嘆號用得不好嗎?”頓時,教室里響起了掌聲?;蛘撸@位學生與寫作的故事會從這一個小小的感嘆號開始。
(3)把握難度,創(chuàng)造學習的興奮點
指向言語智慧的語文深度學習內(nèi)容應當在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nèi),即不會太難,讓學生望而生畏,又不會太簡單,讓學生一看就沒了繼續(xù)學習的興趣。教師應當把握學習難度,使學生都獲得“跳一跳,摘桃子”的機會。
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習作6的主題是“神奇的探險之旅”,要求學生寫一個驚險刺激的探險故事,這對于學生來說難度很高。教師可以提前幾周就布置課外閱讀的任務,提供一些冒險類的短篇故事,提前讓學生受到冒險故事的熏染,積累一些詞句和寫作的方法。在上習作課時,教師讓學生先思考以下問題:你希望和誰一同去冒險?你想去哪兒冒險?你打算帶哪些裝備?你可能會遇到什么危險?你會怎么解決遇到的危險?指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然后再進行創(chuàng)造。經(jīng)過前期鋪墊和老師的指導,雖然學生創(chuàng)作一個探險故事仍舊有難度,但難度已被降低了許多,學生有了寫作的支架。當學習內(nèi)容看起來不那么簡單,但又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的,學生就會摩拳擦掌,興奮起來。學習中的這種興奮難能可貴,它將使學生拋卻外在雜念,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去,深度學習自然而然地發(fā)生了。
3.從思考出發(fā),走向思辨
(1)在思考中構建言語認知網(wǎng)絡
指向言語智慧的語文深度學習的核心,就是要建立起言語知識的網(wǎng)絡,而不僅僅是將新知識與舊知識產(chǎn)生單一的聯(lián)系,而是構造一個豐富的、整合的知識結(jié)構。以最基礎的識字教學為例,當教到“日”字時,教師可以問學生:“‘日字非常調(diào)皮,它跑著跑著,丟了一筆,想一想,它變成什么字了呢?”學生會聯(lián)想到“口”字。這便是將“日”與“口”聯(lián)系起來了。教師可以接著問:“如果讓你為‘日字添上一筆,它會變成什么字呢?”學生會聯(lián)想到“白”“田”“目”“旦”“舊”等字。于是,一個以“日”字為核心的生字網(wǎng)絡便初步建構起來了。對于思維敏捷的學生來說,他們還能想到“日”字加兩筆或者三筆后變成什么字,從而建立起更加龐大的識字網(wǎng)絡。
(2)在反思中提高元認知能力
語文深度學習不僅要求學生對言語知識有建構性的認識,更要求學生能學會語文學習,因此,少不了對學習方法和過程的監(jiān)控,這便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元認知能力。
以《自相矛盾》這一課為例,在學完課文后,教師問學生:“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大部分學生從學習內(nèi)容方面回答“我學到了什么”。這樣的回答只是總結(jié),并不是反思。教師追問道:“這篇古文中有很多難懂的字,比如‘譽‘弗,你是怎么知道這些字的意思的?”學生紛紛回答“我是查古漢語字典的?!薄白蛱鞁寢尭嬖V我的。”“我給它們組了個詞?!薄拔沂窍共碌?!”教師再進行總結(jié):“原來我們在學習古文和古詩時,有那么多方法來理解關鍵字的含義。”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回顧自己學習時所用的方法,對自己的學習過程有了反思和新的認識,提高了元認知能力。這種元認知能力將會伴隨著語文深度學習遷移到別的知識的學習中去。
(3)在思辨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語文是一門主觀的學科,文字能傳遞信息,還能代表文化,同時還隱藏著價值觀。而對文字背后文化與價值觀的解讀,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指向言語智慧的語文深度學習就是要發(fā)現(xiàn)文字背后的內(nèi)涵,在思考、討論、爭辯中辨別價值,從而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在執(zhí)教《田忌賽馬》一課時,我讓學生來談談對孫臏的看法。絕大部分學生如同我的預期,談到了孫臏的聰明、機智。但有一位學生發(fā)出了反對的聲音:“孫臏很狡詐,他破壞了比賽的公平性?!睂W生馬上開始議論紛紛,很多學生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接著,我問學生:“孫臏為什么會知道齊威王第一場會用上等馬?”學生再次發(fā)表了自己的想法,有人說這是比賽前齊威王自己公布的,有人說這是孫臏偷偷叫人去查的。“如果孫臏是用了不光彩的方法得知齊威王出馬的順序,那他的確有投機取巧的嫌疑,但是,如果齊威王的出馬順序是公開的,那孫臏取勝也完全是依靠他的機智呀!”學生聽了,若有所悟。在這里,我并沒有給孫臏貼上“機智”或者“狡詐”的標簽,而是引導學生思考,不同情境下“機智”和“狡詐”有著本質(zhì)區(qū)別,從而引導學生做“機智”的人,而不是“狡詐”的人——我們可以想辦法獲得比賽的勝利,但不能通過卑劣的手段破壞比賽的公正性。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睆谋举|(zhì)上來說,“學”不等于“思”,“思”是深度學習的核心,再怎么強調(diào)“思”的重要性都不為過。在課堂中,教師不妨多多留白,讓學生去思考,去反思,去思辨。
深度學習并不是指一般的學習者自學,而是在教學中發(fā)生的學生學習,這需要教師的引導與幫助。指向言語智慧的語文深度學習“深”在思維,“深”在情感。教師應在研究學生和教材的基礎上,精心組織教學內(nèi)容,營造平和友善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學習動機,讓學生在不斷的思考中發(fā)展思維能力,逐漸培養(yǎng)其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何玲,黎加厚.促進學生深度學習[J].計算機教與學, 2005(5):29-30.
[2]薛法根.言語智慧教學——基于組塊的閱讀教學策略[J].江蘇教育(小學教學版),2009(12):24-28.
[3]孫雙金.為素養(yǎng)而教深度學習的實施策略[M].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19(9):69.
[4]陳虹.給教師的101條積極心理學建議:積極語言HAPPY[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7.
責任編輯:趙赟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hinese Deep Learning Pointing to Verbal Wisdom
WANG Beilun
(Wujiang Sixian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Suzhou 215200, China)
Abstract: In-depth language learning for verbal wisdom means the art and character that in real situations, learners actively connect verbal knowledge, construct individual verbal systems, and transfer existing verbal knowledge to new situations to express speech. Also it is a process of developing and enhancing the individuals verbal thinking ability, understanding and inheriting culture, and establishing correct values. Chinese in-depth learning should move from life to “deep living”, from the heart to the inward development, from thinking to speculation, and finally achieve the long-term goal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verbal wisdom.
Key words: deep learning; verbal wisdom;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收稿日期:2020-09-12
作者簡介:王蓓倫,蘇州市吳江區(qū)思賢實驗小學(江蘇蘇州,21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