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16日晚間,歐洲空間局(ESA)發(fā)布人類歷史上從最近距離拍攝的太陽圖像,攝影師是今年2月發(fā)射的太陽軌道飛行器(Solar Orbiter),拍攝時位于金星和水星軌道之間,與太陽距離大約是日地距離的一半。
在圖像上,我們可以看到類似于篝火的微型太陽耀斑無處不在。它們或許與神秘的“日冕加熱”有關(guān),也有助于科學(xué)家理解太陽大氣層到底是怎么拼合在一起的,從而深入了解太陽活動如何影響到地球上的飛行、導(dǎo)航和電網(wǎng)。
不得不說,這只是太陽軌道飛行器在6月中旬首次靠近太陽時的小試牛刀。在這趟逐日之旅中,它還會21次飛近太陽,不斷刷新距離紀(jì)錄。
計劃中的“極限挑戰(zhàn)”為4200萬公里,在水星軌道以內(nèi)。屆時,飛行器溫度會超過500攝氏度。
為了在2022年達(dá)到這個目標(biāo)軌道,航天器需要發(fā)動3次“引力彈弓”:分別是2020年12月和2021年8月借助金星引力,2021年11月借助地球引力。
這樣不僅把太陽軌道飛行器彈向太陽,也會把它彈離原本與太陽赤道大致平齊的黃道面。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在這個平面上圍繞太陽旋轉(zhuǎn),也就很難觀測到太陽的南北極。太陽軌道飛行器有望率先一睹真容,在人類歷史上首次拍攝到太陽極地照片。
◎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