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煥新
明末清初兵荒馬亂,劫匪橫行,他們不僅燒殺搶奪,還擄掠中原兒童。十幾歲的隋誠被賣到一個牧民家放牧。一晃三年過去了,他是多么地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然而,要想逃回家去,只怕比登天還難。茫茫大草原幾百里,況且賣他時是用麻袋裝來的,連回家的路怎么走他也不知道呢!
有一天,羊群驚慌地發(fā)出“咩咩咩”的叫聲,一只只綿羊東逃西竄,四散逃命。隋誠感到奇怪,抬眼四處一看,只見一匹棗紅色的高頭大馬上騎著一個穿錦緞馬褂的人,拼命地抽著馬鞭子,向這邊倉皇逃來。再往后一看,原來是一只斑斕大虎正緊追不舍。情況危急,隋誠來不及細想,彎弓搭箭,向猛虎射將過去。那箭“嗖”的一聲射中了老虎的腦門,但那虎忍痛不退,仍向這邊死死追來。隋誠見虎更近,忙又射出一箭又中老虎額處。老虎連中兩箭要害處,忍痛轉(zhuǎn)身逃跑,一瞬間就沒了蹤影。
那穿錦緞馬褂的人驚魂未定地來到隋誠面前說:“謝謝你救了我一命,不知你是什么人?!?/p>
隋誠說:“稟報將軍,我是這兒放羊的奴仆,名叫隋誠?!?/p>
穿錦緞馬褂的人說:“雖然你是奴仆,但你救了我一命,我還是要嘉獎你。說吧,你需要什么東西?”
隋誠最需要的是早早回家,但在生人面前不敢說,他想了想說:“我放羊時羊群常常跑散,吆喝起來不方便,要是將軍能賞賜我一匹馬,我還可以把羊養(yǎng)得更好呢!”
那人覺得這孩子的話有理,就令隨從挑了一匹高大的蒙古馬賞給了他。
隋誠覺得這馬高大彪悍不好使,就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說:“我怕駕馭不了它,只需一匹矮小能牧羊的馬就行了。”
那將軍讓隨從帶著隋誠來挑馬,隋誠在馬廄里找了半天,挑了一匹身材適中而又健壯的南方老馬。
于是,隋誠每天騎馬牧羊,并有意騎馬南行,到那水草茂盛的草地放牧,借此熟悉環(huán)境,觀察動靜。
一天清晨,他趕著羊群在南邊一塊草地放牧,舉目一看四下無人,他猛揮馬鞭,那馬像離弦的箭一般,循路飛奔而去。幾天之后,隋誠終于回到了闊別多年的家鄉(xiāng)。父母見失散多年的兒子歸來,喜得掉下了一串串熱淚。
父親興奮之余驚訝地問:“蒙古草原離這兒千里之遙,你是怎么循路回家的?”
隋誠說:“我全靠這匹老馬引路,如果早兩年有這匹馬,我會回來得更早呢!”
父親不解道:“馬可以代步,但怎可引路呢?難道是神明暗中保護我兒?”
隋誠解釋說:“您曾給我講過《韓非子》的故事,說齊桓公攻打孤竹,戰(zhàn)勝返回時竟迷了路。后聽從管仲的建議,用老馬在前面引路,才返回了本國。這就是老馬識途嘛!因此,我當(dāng)時特意選了匹家鄉(xiāng)的老馬,讓它帶路。再說,我選匹老馬,他們也會放松對我的警戒呢!”
父親聽了連連夸道:“我兒小小年紀就能學(xué)以致用,將來準(zhǔn)有大出息?。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