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底洞一般指無法探測到底部的洞或深淵,進入的水或其他物質(zhì)可能無法找回,科學家猜測為“黑洞”。
據(jù)探索研究發(fā)現(xiàn),地球上確實有“無底洞”。
據(jù)說其中1個無底洞位于希臘亞各斯古城的海濱,由于瀕臨大海,在漲潮時,洶涌的海水便會排山倒海般地涌入洞中,形成一股湍湍的急流。據(jù)測,每天流入洞內(nèi)的海水量達30000多噸,奇怪的是,如此大量的海水灌入洞中,卻從來沒有把洞灌滿。從20世紀30年代以來,人們就作了多種努力,企圖尋找它的出口,卻都是枉費心機。
我國四川省興文縣的石海洞鄉(xiāng),也有這樣的一個大漏斗,它的長徑650米,短徑490米,深208米。無論是暴雨傾盆,還是山水驟至,其底部始終不積水。通常采用各種檢測手段,總是能夠重新找到消失于漏斗里的水流的遺跡,它們或近或遠總會在地面上重新出現(xiàn)。
可是,克法利尼亞島附近的海底無底洞卻與此不同,在那里消失的海水怎么也找不到。
1992年8月,澳大利亞哥倫布號進行科學考察,科學家認為“無底洞”可能是個尚未認識的“黑洞”,“黑洞”可能存在一個由中心向外輻射的巨大的引力場,但這個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科學考察。
我國一些古籍,多次提到海外有個深奧莫測的無底洞?!读凶印珕枴酚涊d:
“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八九野之水,天漢之流,莫不注之,而無增無減焉。”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是這個希臘海域的無底洞,它被稱為最神秘的無底洞。據(jù)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這里可能是連接地心的入口所在,甚至有科學家猜想這里是地心文明的出入口。
它的真正作用是什么?
這里又存在什么秘密呢?
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這個無底洞因為接近大海的緣故,每逢漲潮時就會有大量的海水灌入洞里,粗略計算,大約每天能灌進三萬噸的海水。然而,長年累月的這般灌溉之下,卻始終不見有飽滿的樣子,因此才被稱為無底洞。
希臘的無底洞曾經(jīng)也引起過諸多考察隊的關(guān)注,曾有人推測無底洞為漏斗、豎井、落水洞等地形,可是曾經(jīng)就有過不止一支考察隊進行過實驗否定了這一點。
為了揭開秘密,1958年美國地理學會派出一支考察隊,他們把一種經(jīng)久不變的深色染料溶解在海水中,觀察染料是如何隨著海水一起沉下去。接著又察看了附近海面以及島嶼上的各條河流與湖泊,結(jié)果令人失望,人們沒有找到帶顏色的海水。
而幾年后他們又進行了新的試驗,他們制造了一種淺玫瑰色的塑料小粒子。這是一種比水略輕、能浮在水中不沉底,又不會被水溶解的塑料粒子。他們把1300公斤重的這種肩負特殊使命的物質(zhì),統(tǒng)統(tǒng)擲入到打旋的海水中。片刻工夫,所有的塑料小粒子就像一個整體,全部被無底洞吞沒。
他們設(shè)想,只要有一粒在另外的地方冒出來,就可以找到“無底洞”的出口了。然而發(fā)動了數(shù)以百計的人,在各地水域整整搜尋了一年多以后,他們?nèi)砸粺o所獲。
據(jù)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這個無底洞有數(shù)萬米之深。大陸平原上,地殼平均厚度也才三萬三千米左右。這個深度早已經(jīng)穿越地幔了,地幔溫度很高很高,能夠深入到這個深度,這是極為不正常的。
按理說地球直徑本就有限,正常情況下是不可能存在無底洞的。如果非要說有,那也只能是洞內(nèi)空間有問題,以至永遠也無法到達底部。這在科學上被稱為循環(huán)空間,而這里的場景很符合循環(huán)空間的特征。
如果希臘海域的這個神秘的無底洞內(nèi)部真的是一個循環(huán)空間,這將解開我們的很多謎底,也將會給我們未來的科學研究提供一個很好的方向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