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
牧童總是村莊里最鮮活的元素。田埂、山頭、河邊、林間,那些牧童一串串銀鈴般的笑聲,有時候會把湛藍(lán)的天空也吸引得俯下身來,聆聽這滾動在村莊的生機(jī)。
在我的記憶中,以前一到暑假,校園便把喧鬧讓給了田野。田野,敞開她綠色的胸襟,盡情地?fù)肀切┖镁梦匆姷哪镣?。羊兒咩咩,牽引著田野走向更遠(yuǎn)的天邊。
天邊,也總有牧童的吆喝聲,年輕著古老村莊的視野。連村莊的臉龐,仿佛一下子也如天邊的晚霞,紅彤彤的!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古詩中的牧童成為唯美的畫面。
如今的農(nóng)村,再沒有土窯洞,也沒有泥濘不堪的道路。一天天的變化,有時候我都不敢相信,這是我以前生活的村莊嗎?
我更留戀的是,田野中的牧童。可是,廣袤的田野中,充滿童稚的吆喝聲,已隨天邊的云朵,飄逝而去。只成為鑲嵌在心頭中的一幅凝固的畫面。
沒有了牧童的村莊,仿佛也一下子變得沉寂而孤獨(dú)。山頭也孤零零地,廝守著古老而又年輕的村莊。
田野,耷拉著眼皮,無聲地,發(fā)出長長的嘆息。那悠長的牧歌,只能隨風(fēng)而去,飄落,飄落……
有時候,久居喧囂城市的我,忽發(fā)想法:到村里去,放一群羊,當(dāng)一回“牧童”,青山就在身后,綠水就在眼前,草兒的味道散開在心扉;羊兒的叫聲,牽著我,走進(jìn)我思念已久的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