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原名舒慶春,現(xiàn)代小說家,是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然而,老舍與郵票的諸多故事則鮮為人知。
1959年1月號的《集郵》雜志首頁上,發(fā)表了老舍先生特為雜志題詞的集郵詩:“集郵長知識,嗜愛頗高尚。切莫去居奇,賺錢代欣賞?!边@首詩的意思是:集郵是能使人增長知識的,這種“嗜好”非常高尚。但是,千萬不要懷著囤積居奇和炒郵賺錢的心態(tài),應該代之以欣賞的目的而陶冶心靈。這首集郵題詞非常接地氣,而且通俗易懂。
《集郵》雜志(1958年11期)發(fā)表了老舍《我們的郵票》一文,雖只有短短200余字,卻將老舍對郵票的喜愛表達得淋漓盡致。他寫道,應該把新中國的郵票“看作我們社會主義建設史的輔助說明與插圖”,并指出“我們的郵票美麗,而且有內容,有教育性”。此外,老舍的一句關于集郵的名言,已經成為了集郵愛好者的座右銘,“玩物非喪志,集郵亦成家”。
老舍還間接參與過一套郵票的設計工作。1960年,老舍的夫人、著名畫家胡絜青應邀參與了郵電部(特44)《菊花》特種郵票的設計工作。其間,老舍積極為夫人精心繪制《菊花》郵票圖稿獻計獻策。在1980年舉辦的“新中國三十年最佳郵票評選”活動中,《菊花》郵票被評為“最佳特種郵票”。胡絜青說,這套郵票能獲此殊榮,也有老舍的一份功勞。(摘自《團結報》,江志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