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蓉 羅婷婷
摘要:劃定大陸邊外緣是確定沿海國200海里以外大陸架外部界限的權利基礎。除《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第76條所規(guī)定的確定大陸邊外緣的方法外,第三次聯(lián)合國海洋法會議還通過了《關于使用一種特定方法劃定大陸邊外緣的諒解聲明》(簡稱《諒解聲明》)?!墩徑饴暶鳌诽岢隽藙澏ㄌ厥鈪^(qū)域大陸邊外緣的一種特定方法,滿足《諒解聲明》適用條件的沿海國家可采用沉積巖厚度的標準來確定大陸邊外緣。截至目前,已有3個沿海國依據(jù)《諒解聲明》的規(guī)定提交了外大陸架劃界案,但因各自理解不同而對《諒解聲明》有著不同的解釋。通過分析《諒解聲明》的產生背景及主要內容,闡述《諒解聲明》的適用條件和適用該聲明需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諒解聲明》;“愛爾蘭公式”;大陸邊外緣;大陸架外部界限
中圖分類號:D99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28X(2020)02-0074-09
依據(jù)《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簡稱《公約》)規(guī)定,沿海國為勘探大陸架和開發(fā)其自然資源的目的,對大陸架行使專屬性的主權權利。大陸架外部界限(簡稱外部界限)是沿海國享有勘探開發(fā)海底自然資源主權權利的最大界限。因此,大部分沿海國都在《公約》的框架下最大限度地爭取和擴展大陸架范圍,以使本國的海洋權益最大化。
通過技術手段劃定大陸邊外緣是確定外部界限的前提。相關沿海國只有確定其大陸邊外緣超出200海里,才有權擁有200海里以外大陸架?!豆s》第76條確定了劃定大陸邊外緣的方法,除此之外,1980年8月29日第三次聯(lián)合國海洋法會議還通過了《關于使用一種特定方法劃定大陸邊外緣的諒解聲明》(簡稱《諒解聲明》)?!墩徑饴暶鳌穼Τ练e物厚度規(guī)則提出修訂,采用一種特定方法來劃定特殊地理區(qū)域的大陸邊外緣。
一、《諒解聲明》的由來
(一)《諒解聲明》的產生
在第三次聯(lián)合國海洋法會議期間,相關代表團就確定大陸架外部界限的方法和劃定大陸邊外緣的方式提出建議提案,其中1976年第四期會議上的愛爾蘭提案最具代表性,該提案提出了劃定大陸邊外緣的兩種方法,即沉積巖厚度方法(也叫“愛爾蘭模式”)和海登堡方法。這一提案經過討論修改最終演變成第76條第4款(a)項。在1978年第七期會議期間,斯里蘭卡代表提出該國接受“愛爾蘭模式”的理念,但是對于其適用還存在困難。斯里蘭卡的陸架區(qū)域很窄,陸基較寬而且陸基下具有相當多的沉積物堆積,運用“愛爾蘭公式”可能導致斯里蘭卡失去巨大的陸基區(qū)域(見圖1、圖2),因而“愛爾蘭公式”不能公平地用于確定斯里蘭卡的大陸架,應將其作為嚴格適用“愛爾蘭模式”的例外情況。在1979年第八期會議上,斯里蘭卡代表提交了一項新提案來修訂“愛爾蘭公式”,該提議允許沿海國家采用一種考慮沉積巖厚度的標準來確定大陸邊外緣,并得到廣泛共鳴。同時斯里蘭卡以此提案為基礎提交了一份新的非正式議案(NG6/10)。
在1980年第九期會議上,第六磋商小組深入討論了斯里蘭卡代表建議的有關界定方法的例外情況。第二小組委員會的主席報告了斯里蘭卡代表提案的進展情況,指出《諒解聲明》“沒有遇到任何反對,將作為整體解決方案的一部分并人大會最后文件的附件”。在1982年第十一期會議期間,大會《最后文件》的非正式草案中的附件三包含《諒解聲明》。在審查大會《最終草案》之后,《諒解聲明》歸人大會《最后文件》的附件二中。
綜上,《諒解聲明》源于《公約》第76條制定過程中出現(xiàn)的“斯里蘭卡提案”?!八估锾m卡提案”經第三次聯(lián)合國海洋法大會審議后最終演變成《諒解聲明》,解決了類似斯里蘭卡這種特殊地理區(qū)域大陸邊外緣的確定問題。
(二)大陸邊外緣與大陸架外部界限
《諒解聲明》是確定特殊地理區(qū)域大陸邊外緣的一種特定方法,依此方法確定的是相關沿海國的大陸邊外緣,而《公約》第76條最終劃定的是一國的大陸架外部界限,二者存在一定差異。
依據(jù)《公約》第76條所確定的劃定200海里以外大陸架外部界限程序,沿海國首先通過第76條第4款規(guī)定的兩條公式線(“愛爾蘭公式線”和“海登堡公式線”)來確定大陸邊外緣。之后,兩條公式線所劃定的大陸邊外緣要受到《公約》第76條第5款規(guī)定的兩條限制線(“距離限制線”和“深度限制線”)的限制,不得超出限制線所限定的范圍。因此,大陸架外部界限實際上是綜合形成的公式線和限制線的內部包絡線。
由此來看,大陸邊外緣與大陸架外部界限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二者存在一定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主要分為以下幾種情形。
第一,大陸架外部界限大于大陸邊外緣。從第76條第1款的規(guī)定來看,確定大陸架的主要原則是自然延伸,如一國的大陸邊外緣在其200海里以內,按《公約》規(guī)定,其大陸架可擴展至200海里,也就是200海里線就是其大陸架的外部界限,而其大陸邊外緣很明顯小于200海里,即大陸架外部界限是大于其大陸邊外緣的。
第二,大陸架外部界限小于或等于大陸邊外緣。如果沿海國存在200海里以外的大陸架,則其外部界限是由兩條公式線和兩條限制線共同決定的。依據(jù)第76條第4款(a)項規(guī)定的兩條公式線來劃定大陸邊外緣:如公式線的外部包絡線小于兩條限制線的外部包絡線,則該沿海國的大陸架最遠可延伸至依據(jù)公式線所劃定的界限內,此時大陸架外部界限也就是公式線的界限,即大陸架外部界限等同于大陸邊外緣;如依據(jù)公式線確定的大陸邊外緣超出限制線范圍,則該沿海國的大陸架最遠不得超過限制線的范圍,此時大陸架外部界限是小于公式線的界限,即大陸架外部界限小于大陸邊外緣。
二、《諒解聲明》的主要內容
(一)產生原因及適用條件
《諒解聲明》第二段內容如下:“考慮到公約第76條適用于該國大陸邊對該國所將造成的不公平后果,因為沿著按照該條第4款(a)項(1)(2)目所許可的最大距離劃定的作為大陸邊整個外緣的線上的沉積巖,其厚度的算術平均數(shù)將不少于3.5公里,而且將有一半以上的大陸邊被其排除在外;……”該段主要表明《諒解聲明》案文產生的原因,即依據(jù)《公約》第76條第4款(a)項規(guī)定來確定大陸邊會對某些特殊地理區(qū)域產生不公平后果,突出了《公約》秉持的公平原則,而公平原則是大陸架劃界的目的。如果依據(jù)“愛爾蘭公式”(1%沉積物厚度)和“海登堡公式”(FOS+60M)來劃定特殊地理區(qū)域的可允許最大距離的大陸邊,由這兩條公式線所劃定大陸邊外緣線上的沉積巖平均厚度將不少于3.5公里,同時會造成可被提出主權要求的一半以上的地質大陸邊被排除在外,可能造成對該地區(qū)內國家的不公正性。
《諒解聲明》第一段內容如下:“考慮到在下列情形下,一國大陸邊的特殊特征為:一是200公尺(米)等深線所在處的平均距離不超過20海里;二是大陸邊沉積巖的大部分位于大陸基之下;……”該段設定了《諒解聲明》的適用條件,應用于滿足特殊地質和地形條件特征的大陸邊。即一國的大陸邊需滿足以下兩個條件:一是200米等深線平均位于不超過20海里的區(qū)域;二是大陸邊下方沉積巖大部分位于大陸基之下的區(qū)域。
(二)大陸邊外緣新的劃定方法
《諒解聲明》第三段內容如下:“認識到雖有第76條的規(guī)定,這種國家可以連接各定點劃出長度不超過60海里的直線的方法,劃定其大陸邊外緣,各定點以經緯度標明,而且各點上的沉積巖厚度不少于1公里?!痹摱翁岢隽艘环N新方法來劃定大陸邊外緣。為避免適用第76條第4款(a)項所規(guī)定的方法劃定大陸邊外緣所產生的不公平性,可采取一種新方法,即大陸邊外緣可以擴展至“沉積巖厚度不少于1公里”的區(qū)域,并通過連接各定點劃出長度不超過60海里的直線的方法來劃定其大陸邊外緣。這允許擁有特殊地質條件的國家依據(jù)新方法而不是第76條第4款(a)項來擴展其大陸邊外緣。
(三)適用范圍
《諒解聲明》第四段內容如下:“一國如應用本聲明上一段所述方法劃定其大陸邊外緣,則一個鄰國也可以利用這個方法劃定其地質特征相同的大陸邊外緣,如果該鄰國具有這種特征的大陸邊外緣是沿著按照第76條第4款(a)項(1)(2)目所許可的最大距離劃定的線,而在該線上的沉積巖厚度的算術平均數(shù)不少于3.5公里?!薄墩徑饴暶鳌返谖宥蝺热萑缦拢骸皶h請依據(jù)本公約附件二設立的大陸架界限委員會在其就有關孟加拉灣南部國家大陸邊外緣的劃定問題提出建議時以本聲明的規(guī)定為依據(jù)?!边@兩段寫明了《諒解聲明》適用的地理范圍。案文中突出提及孟加拉灣南部國家,但又提出具有“相同地質特征”的鄰國也可以利用該方法劃定其大陸邊外緣,又為《諒解聲明》的適用留下伏筆,不僅限于孟加拉灣南部??梢?,《諒解聲明》產生時,旨在針對斯里蘭卡外洋底的地質條件。文件第四段提出鄰國可以利用這個方法劃定其“地質特征相同”的大陸邊外緣,這將《諒解聲明》的適用范圍擴大至印度東南海域。第五段表明要求大陸架界限委員會在其就有關“孟加拉灣南部國家”大陸邊外緣的劃定問題提出建議時以《諒解聲明》的規(guī)定為依據(jù),其適用范圍已經擴大至孟加拉灣南部國家,而不僅僅局限于斯里蘭卡。
三、《諒解聲明》的作用
(一)是確定特殊地理區(qū)域大陸邊外緣的一種特定方法
依據(jù)《公約》第76條第4款(a)項,沿海國確定大陸邊外緣時,既可使用“愛爾蘭公式”,也可使用“海登堡公式”,或二者同時使用。通常情況下,沿海國在其劃界案中同時使用兩條公式線,然后生成上述兩條公式線的外部包絡,其外部包絡線就決定了可主張大陸架權利的最大范圍,這樣可以使沿海國獲得最大面積或最大寬度的大陸架。
但是如果某一地區(qū)大陸邊范圍廣、厚度大,有可能不存在滿足1%沉積物厚度公式線的點,即存在與《公約》第76條第4款(a)項(1)目未提及的、與該標準例外的情況,此時如適用《公約》第76條規(guī)定的兩條公式線有可能所劃定的大陸邊外緣位于200海里以內,在這種情況下,該沿海國將無法主張200海里以外大陸架,這將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會產生不公平的后果。針對這一例外,即某一特殊地理區(qū)域在適用“愛爾蘭公式”存在困難的情況下,《諒解聲明》提出一種特定方法來劃定該特殊地理區(qū)域的大陸邊外緣。這表明第76條第4款(a)項(1)目規(guī)定對某些沿海國是無效的,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采取《諒解聲明》來劃定一國水下陸塊自然延伸的界限也就是其大陸邊外緣,即根據(jù)大陸邊外緣上所在點的沉積巖厚度不少于1公里來確定。因而一國如適用《諒解聲明》,最終確定的是該國的大陸邊外緣,是該國可擴展大陸架的最遠距離,也是確定該國是否擁有200海里以外大陸架的權利基礎。
因此《諒解聲明》實質上就是一種特殊的“愛爾蘭公式”,是劃定某一特殊地理區(qū)域大陸邊外緣的特定方法。也就是說,《諒解聲明》與《公約》第76條第4款(a)項(1)目一樣,都是確定大陸邊外緣的一種方法,二者是二選一的關系,也是特殊與普遍的關系。與《公約》第76條第4款(a)項具有普遍適用性不同,《諒解聲明》是特殊地理區(qū)域確定大陸邊外緣的特定方法,避免因適用《公約》第76條第4款(a)項的規(guī)定造成不公平后果。
(二)是大陸架界限委員會審議外大陸架劃界案的法律依據(jù)之一
《公約》附件二《大陸架界限委員會》第3條第1款(a)項規(guī)定:“1.委員會的職務應為:(a)審議沿海國提出的關于擴展到二百海里以外的大陸架外部界限的資料和其他材料,并按照第76條和1980年8月29日第三次聯(lián)合國海洋法會議通過的諒解聲明提出建議?!边@說明《諒解聲明》是大陸架界限委員會審議劃界案的法律依據(jù)之一。
此外,《大陸架界限委員會科學和技術準則》(簡稱《科技準則》)第8.1.12條規(guī)定:“委員會認識到,第三次聯(lián)合國海洋法會議的《最后文件》附件二所載諒解聲明規(guī)定孟加拉灣南部的沿海國家可不適用第4款。委員會要求有權并選擇適用這項規(guī)定的國家提供在其提交的大陸架界限線上間距不超過60海里的定點的數(shù)據(jù),證明每一定點的沉積厚度不少于1公里?!薄犊萍紲蕜t》第9.1.2條規(guī)定:“委員會認識到附件二所述其兩項職務之一是審議沿海國提出的資料和其他材料,并按照第76條和1980年的《諒解聲明》提出建議。附件二第3條第1款(a)項敘述的職務如下:……”這些涉及《諒解聲明》的條款均表明,《諒解聲明》作為《公約》附件,和《公約》第76條一并成為大陸架界限委員會審議外大陸架劃界案的法律依據(jù)。同時《科技準則》還表明孟加拉灣南部的沿海國家可不適用第76條第4款,但沒有明確說明第76條其他條款是否也不適用。
四、《諒解聲明》的適用
(一)法律地位
《公約》附件二中提及的《諒解聲明》本身也是《公約》的一部分,是具有法律拘束力的。首先,《諒解聲明》包含在大會《最后文件》附件二中,根據(jù)大會文件的備注,該文件是在全體會議上獲得一致通過的,《公約》第161條第8款(e)項也明確說明,“一致通過”就是沒有任何正式的反對意見;相關的會議記錄也顯示在第141屆全體會議及以后期間,關于《諒解聲明》沒有任何國家提出正式異議。其次,在《公約》附件二《大陸架界限委員會》中有所提及,“按照第76條和1980年8月29日第三次聯(lián)合國海洋法會議通過的諒解聲明提出建議”,是大陸架界限委員會作出建議的依據(jù)之一。這表明《諒解聲明》也是《公約》的一部分,因為《公約》第318條規(guī)定,“附件為公約的組成部分,除另有明文規(guī)定外,凡提到本公約或其一個部分也就包括提到與其有關的附件”。再次,《諒解聲明》本身也包含對大陸架界限委員會的要求,“大陸架界限委員會在其就有關孟加拉灣南部國家大陸邊外緣的劃定問題提出建議時以本聲明的規(guī)定為依據(jù)”。
通過《公約》兩條公式線(“愛爾蘭公式線”以及“海登堡公式線”)確定的是大陸邊外緣,而運用《公約》第76條的方法最終劃定的是大陸架外部界限,二者并不等同。如一國適用《公約》第76條第4款(a)項規(guī)定劃定大陸邊外緣后,還需滿足第76條第5款,不得超出規(guī)定的兩條限制線所限定的范圍,才能最終確定該國的大陸架外部界限。而通過《諒解聲明》確定的是特殊地理區(qū)域相關沿海國的大陸邊外緣,也就是該國大陸架可擴展的最遠距離,確定該國的大陸架外部界限時是否還需滿足第76條第5款限制線的規(guī)定,《諒解聲明》沒有作出明確規(guī)定。也就是說如一國適用《諒解聲明》來確定其大陸架,是否還需遵循第76條的其他相關規(guī)定,目前尚不明確。
因此雖然《諒解聲明》是具有法律拘束力的文件,文件本身也對其適用條件和范圍作了說明,但《諒解聲明》內容較為簡短,在具體適用中還存在許多疑問需要進一步解釋說明,其適用的條件和范圍還需要依據(jù)文件的內容進一步進行詳細闡述。
(二)適用應滿足的條件
1.200米等深線所處的平均距離不超過20海里
孟加拉外交部官員Md.Abul Hasan Mfidha等人曾就該條件提出疑問:200米等深線的平均距離的定義是什么?平均距離如何計算?從何開始量起?等深線位置和平均距離間的何種變化是被允許的?并得出結論:認為領?;€是量算的起點。也就是只要200米等深線大部分位于從領?;€量起20海里以內,就被認為該條件得到滿足,具體如圖3所示。
2.大陸邊沉積巖的大部分位于大陸基之下
該條件說明:大陸邊緣陸基下沉積物所占比例大于陸架和陸坡下沉積物。也就是通過《諒解聲明》確定大陸邊外緣位置,以陸坡腳為分界點,陸架與陸坡下的沉積物范圍小于陸坡腳至大陸邊外緣下的沉積物范圍,具體如圖4所示。
3.依據(jù)《公約》第76條第4款(a)項規(guī)定來劃定具有特殊特征的大陸邊,會造成該國的大陸邊外緣線上沉積巖厚度的算術平均數(shù)不少于3.5公里
對于該條件,Md.Abul Hasan Mridha等人提出:“愛爾蘭公式線”上的平均沉積物厚度,是否需要整條線都滿足?如果是部分滿足,那么少于3.5公里的地方會帶來什么影響?
從該段內容本身來講,是要求大陸邊外緣上沉積巖厚度的算術平均數(shù)不少于3.5公里,并沒有要求“愛爾蘭公式線”上的平均沉積物厚度都滿足。因為依據(jù)第76條第4款(a)項所劃定的大陸邊外緣是“愛爾蘭公式線”和“海登堡公式線”的外部包絡線,但如果“海登堡公式”對外大陸架沒有任何貢獻,坡腳點外推60海里線都在沿海國的200米等深線內,那么該區(qū)域依據(jù)第76條確定的大陸邊外緣就是“愛爾蘭公式線”,本著從嚴解釋的態(tài)度,應該要求“愛爾蘭公式線”整條線上的平均沉積物厚度都不少于3.5公里。如果部分滿足,少于3.5公里的地方會帶來何種影響,目前還有待具體案例的支撐研究,暫不明確。
4.依據(jù)《公約》第76條第4款(a)項規(guī)定的方法來劃定特殊區(qū)域的大陸邊,將導致實際上有一半以上的地質學上的大陸邊被排除在外
依據(jù)“愛爾蘭公式”(1%沉積物厚度)和“海登堡公式”(FOS+60M)來劃定特殊地理區(qū)域的可允許最大距離的大陸邊,會造成可被提出主權要求的一半以上的地質大陸邊被排除在外,具體如圖5所示。
5.滿足200米等深線所處的平均距離不超過20海里、大陸邊沉積巖的大部分位于大陸基之下這兩項規(guī)定的國家,可采用一種新方法來劃定大陸邊外緣
在第三次聯(lián)合國海洋法大會第八期會議(1979年)上,斯里蘭卡最初的提案內容是:在某國沿著按照該條款規(guī)定所許可的最大距離劃定的作為大陸邊整個外緣的線上的沉積巖,其厚度的數(shù)學平均值不少于3.5公里;而且將有一半以上的大陸邊被其排除在外的情況下,按照第6款規(guī)定并用每一點的沉積巖厚度不少于0.8公里的最外部固定連線劃定界限。也就是最初要求的定點的沉積巖厚度是不少于O.8公里,經與其他代表團磋商以及大會審議后演變?yōu)槎c的沉積巖厚度不少于1公里。
也就是說,為避免適用第76條第4款(a)項所規(guī)定的方法劃定大陸邊外緣所產生的不公平性,對于特殊特征區(qū)域,可采取這種新方法,即大陸邊外緣可以擴展至“沉積巖厚度不少于1公里”的區(qū)域,并通過連接各定點劃出長度不超過60海里的直線的方法來劃定其大陸邊外緣。這允許擁有特殊地質條件的國家依據(jù)新方法而不是第76條第4款(a)項來擴展其大陸邊外緣。
6.具有這種特殊特征的國家都可用上述新方法來劃定其大陸邊外緣,即如一國可依此方法劃定其大陸邊外緣,則其鄰國也可用此方法劃定具有相同地質特征的大陸邊外緣
對該段,Md.Abul Hasan Mridha等人曾提出疑問:第一,具有共同地質特征的鄰國適用《諒解聲明》來確定擴展大陸架的范圍,是需要鄰國也滿足《諒解聲明》的條件,還是如一國已符合《諒解聲明》的條件暗示了其鄰國也滿足這些條件?第二,《諒解聲明》的適用范圍是否可擴展至其他具有同樣邊緣特征或相似地理環(huán)境的地區(qū),如該地區(qū)被證明應用第76條也會產生不公平的后果,例如阿拉伯海和阿拉斯加灣?
在鄰國這一條件上,該項明確了具有相同地質特征的鄰國可以應用新方法,也就是《諒解聲明》方法來劃定大陸邊外緣。但鄰國滿足《諒解聲明》的條件是否是沿海國適用《諒解聲明》的必要條件之一?是否需要適用《諒解聲明》的沿海國來證明?還是如一國已符合《諒解聲明》的條件暗示了其鄰國也滿足這些條件?文件本身并沒有明確說明。在筆者看來,這一條件突出需要滿足的是鄰國與適用《諒解聲明》的沿海國具有相同地質特征,也就是還需證明其鄰國也滿足以下幾個條件:一是200米等深線所處的平均距離不超過20海里;二是大陸邊沉積巖的大部分位于大陸基之下;三是沿著按照第76條第4款(a)項(1)(2)目所許可的最大距離劃定的作為大陸邊整個外緣的線上的沉積巖,其厚度的算術平均數(shù)不少于3.5公里;四是有一半以上的大陸邊被其排除在外。
五、適用《諒解聲明》需關注的問題
(一)《諒解聲明》與《公約》第76條的關系
《公約》第76條最終確定的是大陸架外部界限,而《諒解聲明》是一種劃定大陸邊外緣的方法,二者之間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這里涉及的問題是一國適用《諒解聲明》方法確定大陸邊外緣后,第76條其他條款是否仍然有效,是否還需滿足第76條第5款限制線的規(guī)定。
斯里蘭卡籍學者M.c.w.Pinto認為:斯里蘭卡是適用《諒解聲明》的國家,是第76條相關規(guī)定的例外情形,第76條第5款限制性的規(guī)定不適用于斯里蘭卡,原因如下:第一,《諒解聲明》是在第76條通過之后形成的,沒有明確證據(jù)表明《諒解聲明》與第76條第5款之間存在聯(lián)系;第二,《諒解聲明》與第76條中任何有可能影響其執(zhí)行的規(guī)定是分離開的,《諒解聲明》的案文也表明“雖有第76條的規(guī)定”,針對斯里蘭卡特殊地理特征而應用《諒解聲明》的單一劃界方法代替了第4款的公式線和第5款的限制線;第三,第76條第5款的應用依賴于第4款的規(guī)定,而《科技準則》第8.1.12條說明了《諒解聲明》是第76條第4款應用的例外;第四,假定斯里蘭卡已經受《諒解聲明》條款的支配,那么它是否受第76條第5款限制線的制約還存在爭議,因為應用《諒解聲明》的目的就是使得1980年全體會議一致認可的斯里蘭卡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得到糾正;第五,將第76條第5款限制性規(guī)定應用于斯里蘭卡大陸架的確定所產生的后果也不明朗,可能使斯里蘭卡的大陸架減少或擴大。
M.c.w.Pinto認為,《諒解聲明》與第76條第5款一樣,本身都是《公約》的一部分,具有同樣的法律影響力,因而這兩條規(guī)定有可能是相互抵觸的。如果應用350海里限制線使得斯里蘭卡大陸架范圍有所減少,斯里蘭卡可以宣稱——根據(jù)《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第31條第3款(a)項和第31條和第2款(a)項,《諒解聲明》屬于“當事國嗣后所訂關于公約之解釋或規(guī)定之適用之任何協(xié)定”,或者“全體當事國間因締結條約所訂與條約有關之任何協(xié)定”,故《公約》第76條第5款已經被《諒解聲明》所改變。另一方面,假如350海里限制線的應用導致斯里蘭卡大陸架擴大超出《諒解聲明》的確定范圍,因斯里蘭卡是應用《諒解聲明》第3段中所規(guī)定的沉積巖厚度不超過1公里的方法來具體界定其大陸架,故而二者并不相關。
就筆者看來,《諒解聲明》僅僅是一種針對特殊地理區(qū)域確定大陸邊外緣的特定方法,是一種特殊的“愛爾蘭公式”,確定了沿海國可擴展的大陸架的最遠距離,是決定該國是否具有200海里以外大陸架的權利基礎。具體而言,如果沿海國的大陸邊外緣自然延伸到從測算領海寬度的基線量起200海里以外,則大陸架的外部界限可以擴展到劃在1%沉積厚度之處的線(或者擴展到沉積物厚度為1公里點所連線之處),或者擴展到距離坡腳60海里之處劃的線,或者二者兼用,但不得超過從測算領海寬度的基線量起距離為350海里之處劃的線,或不超過在距離2 500米等深線100海里之處劃的線。也就是在任何情況下,至少有一條公式線和一條限制線得到滿足。決定大陸架外部界限的,是兩條線的內部包絡,這兩條線分別是兩條公式線的外部包絡和兩條限制線的外部包絡。兼用兩條公式線,它們的外部包絡線決定了沿海國對大陸架的權利的最大可能范圍,外部包絡構成權利主張的基礎。限制線的外部包絡則限定了沿海國的大陸架外部界限不能超過的寬度,是對劃定大陸架外部界限時根據(jù)公式線得到的包絡線的一種制約。
(二)《諒解聲明》的適用范圍問題
截止目前,援引《諒解聲明》來確定一國大陸架外部界限的劃界案有3個,分別是緬甸劃界案、肯尼亞劃界案和斯里蘭卡劃界案。其中緬甸劃界案是第一個運用《諒解聲明》的劃界案,將《諒解聲明》的適用范圍從聲明中所表明的孟加拉灣南部國家擴展到整個孟加拉灣。斯里蘭卡、印度、肯尼亞和孟加拉國都就此案提交了反應照會,對緬甸劃界案運用《諒解聲明》表示了關注。斯里蘭卡認為《諒解聲明》中所指的國家是斯里蘭卡;印度認為《諒解聲明》中提及可運用的國家是斯里蘭卡和印度;肯尼亞則指出《諒解聲明》中提及的可考慮劃界案的范圍是孟加拉灣南部的國家,但同時表明如果一國能證明其符合《諒解聲明》特殊條件的規(guī)定都可以運用《諒解聲明》而不局限于該國所處的地理位置。孟加拉國則保留了其提交關于《諒解聲明》評論的權利。
針對肯尼亞劃界案,斯里蘭卡在2009年7月22日的反應照會中指出:斯里蘭卡也謹此重申其立場,即根據(jù)《公約》附件二第3條第1款(a)項適用《諒解聲明》以及執(zhí)行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根據(jù)上述聲明提出建議的任務,僅限于《諒解聲明》第5段提到的孟加拉灣南部國家。針對斯里蘭卡的照會,肯尼亞在回復的外交照會中表明,依據(jù)《維也納國際法條約》在內的國際法的慣例和原則,推重各國待遇的平等和公平。就《諒解聲明》而言,肯尼亞在適用《諒解聲明》方面的立場是一般性質的立場,條件是提交國的大陸邊展現(xiàn)出特殊的特點,并且第76條的適用引起了不公平的問題。而且《公約》和《諒解聲明》中都并沒有提及“主要國家”是斯里蘭卡,《諒解聲明》第5段提及了孟加拉灣南部國家,但并不排除與該區(qū)域擁有同樣地質地貌的其他大陸邊緣的國家對《諒解聲明》的運用??夏醽喺J為,任何時候只要一國能夠證明存在《諒解聲明》所設想的特別情況,就可以適用《諒解聲明》所載的各項原則。
也就是說,斯里蘭卡認為《諒解聲明》的適用范圍是孟加拉灣南部國家,主要國家指的就是斯里蘭卡。而肯尼亞則認為根據(jù)一般國際法慣例和原則,相關條約的適用應具有平等性和公平性,只要相關沿海國的大陸邊緣滿足《諒解聲明》所描述的特殊地質和地形條件,并且適用《公約》第76條第4款(a)項相關方法來劃定大陸邊緣會產生不公平的后果,則均可以運用《諒解聲明》所述方法來確定一國的大陸邊緣。
此外,從緬甸劃界案和肯尼亞劃界案來看,兩國對《諒解聲明》存在以下認識:第一,《諒解聲明》的適用范圍不再局限于孟加拉灣南部地區(qū),緬甸劃界案將其范圍擴展至整個孟加拉灣地區(qū),而肯尼亞劃界案更是將其擴大至其他擁有相似大陸邊緣的區(qū)域;第二,兩國均用《諒解聲明》來確定了其大陸邊外緣,但同時也認為第76條其他條款對其也是有效的,運用了第76條第5款限制線規(guī)定來確定了大陸架外部界限。
相關學者研究也表明,如果一地區(qū)的地理環(huán)境與孟加拉灣南部類似,而且該地區(qū)應用《公約》第76條第4款(a)項的規(guī)定會引起不公平的后果,則同樣可以適用該聲明,即《諒解聲明》不僅限于孟加拉灣南部地區(qū),而是可以擴展至其他擁有相似大陸邊緣的地區(qū),如阿拉伯海和阿拉斯加灣。
六、結語
沿海國大陸邊外緣的確定是決定該國是否具有200海里以外大陸架的權利基礎,因此《諒解聲明》作為一種劃定特殊地理區(qū)域大陸邊外緣的方法有必要引起重視。相關沿海國如要援引《諒解聲明》方法來確定該國的大陸邊外緣,需嚴格滿足適用《諒解聲明》的6個條件。除孟加拉灣南部區(qū)域外,如其他地區(qū)也滿足《諒解聲明》的條件,也可以運用《諒解聲明》方法來確定大陸邊外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