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佳
翻開一冊書卷,一縷馨香裊裊升騰,在筆墨渲染的字里行間,我不由自主地陷入品茗一般的境界。閱讀相伴,滋味綿長。
閱讀,讓我懂得學思結(jié)合的道理。
我常常翻開那承載古圣先賢智慧的典籍,聆聽他們透過書卷的諄諄教誨。打開《論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赫然映入眼簾。這句余味雋永的話教會我只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就會因為不能深刻理解知識的意義而不能合理有效地運用知識,甚至會陷入迷惘;而如果只一味空想而不去進行求真務實的學習和鉆研,則終究是沙上建塔,一無所獲。我們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jié)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從此,我在學習中注重獨立思考,通過獨立思考產(chǎn)生疑問,通過解答疑問提升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閱讀,我懂得學思結(jié)合的道理,我的成長進步更顯著。
閱讀,讓我懂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內(nèi)涵。
讀萬卷書,通過大量的閱讀積累素材;行萬里路,通過辛苦的考察求證客觀。
我喜歡閱讀那蘊含博學之士才情的著作,體驗他們通過文字傳遞的深刻哲思。打開《水經(jīng)注》,我被著作所折射出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與嚴謹有恒的創(chuàng)作精神所打動。酈道元為了“因水以證地,即地以存古”,閱讀了大量文獻資料,引書多達437種,輯錄了漢魏金石碑刻350余種,還采錄了不少民間歌謠、諺語方言、傳說故事等,并對所得資料進行認真分析研究。他通過宦游,北至陰山,南達漢水、淮河,西至華山,東至渤海之濱。所到之處,“脈其枝流之吐納,診其沿路之所躔,訪瀆搜渠,緝而綴之?!薄爸圮囁鶎谩?,“訪其民宰”,證古觀今,研究地理環(huán)境的特征與變遷,創(chuàng)作了這部全面系統(tǒng)的綜合性地理著作。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讓我明白了做學問的崇高境界。
閱讀,讓我懂得歷萬端事的淡定從容。
歷萬端事,在人生的河流中起起伏伏、寵辱不驚,才是走向豁達的最終途徑。
我喜歡閱讀繁華落盡見真淳的文字,享受作者文字背后抒發(fā)的悲歡離合。打開《我們仨》,我被楊絳先生簡潔樸素的語言和知識分子的人文情懷所感動。先生一生經(jīng)歷坎坷,女兒和丈夫相繼離世,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自己煢煢孑立,空守回憶,找尋歸途。盡管遭受如此巨大的打擊,先生也只是輕撫內(nèi)心的波瀾,通過夢的形式含蓄描述了三個人分離的過程,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是樂觀與堅強。楊絳先生在經(jīng)歷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仍然能夠淡定從容地過好自己的生活。我想在我有限的生命之河里,我也應該學會認真體會生命的意義,無愧于心,好好生活。
于謙在《觀書》中寫道:“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睍韺τ谖襾碚f也是如此。在有書卷相伴的日子里,我在筆墨中品味花香,我在文字中擁抱陽光,閱讀相伴滋味長。
點評:
本文主題鮮明,立意深刻,層次清晰,結(jié)構(gòu)嚴謹。首先,開篇通過生動而富有文采的語言引出主題“閱讀相伴滋味長”。其次,通過閱讀《論語》啟發(fā)“學思結(jié)合”的道理、閱讀《水經(jīng)注》闡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內(nèi)涵、閱讀《我們仨》懂得“歷萬端事的淡定從容”三個角度突出中心,讓人讀之韻味無窮。最后結(jié)尾升華主題,一氣呵成。
[作者系湖南省寧鄉(xiāng)市偕樂橋中學學生 ? ?指導老師:周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