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晗 宋寧
去年電視劇《延禧攻略》的走紅帶來了收視狂潮,劇中考究的服飾和布景也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目光,各人物角色一改往日宮廷劇里鮮艷明麗的造型,低飽和度暈染的朦朧反而凸顯出大氣雅致的平和之美。追根溯源,這種色調最早出自意大利畫家喬治·莫蘭迪 (Giorgio Morandi)之手,在影視劇里借用西方藝術的元素卻產生了出其不意的效果。事實上,莫蘭迪的紅遍網(wǎng)絡絕非一時,時尚圈、設計界早已將其冠以一種風格,也就是風靡至今的“莫蘭迪風”。
貫穿他一生的盡是花朵、風景以及瓶罐,他是如何幾十年如一日保持著這種單調的畫風并且自成一家的?在普通人看來,莫蘭迪的作品無外乎一些微不足道的日常之物,乍看不免讓人感到枯燥,甚至費解。然而批評家那里,莫蘭迪不經(jīng)意營造出的神秘感卻別有意蘊在其中。法國當代偉大詩人、藝術批評散文作者菲利普·雅各泰在《朝圣者的碗缽——莫蘭迪畫作詩思錄》里推敲到了那些暗啞格調背后隱藏的玄機,“莫蘭迪深深意識到人類的悲哀,同樣深深意識到萬物可能的湮滅。便可以想象他畫作驚人的平靜,這驚人平靜背后同等的激越——無此,他便不會背負著走這么遠?!?/p>
在張揚個性的藝術界,無數(shù)創(chuàng)作者使出渾身解數(shù)在畫布上描繪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象,在顏色、線條、光線、布局上各出奇招。欣賞過那些新奇別致的再回顧莫蘭迪的作品,對比鮮明反差極強。那些排列整齊的日常物件像極了肅穆的紀念碑,以超然的姿態(tài)、無言的緘默抵御生活的荒謬,塵沙與灰燼融合的色澤直指生活的碌碌無為、卑微隱忍,甚至是悲觀失望,如同一個被世俗掩埋的平凡人的一生……若是仔細推敲莫蘭迪創(chuàng)作背后的諸多情感淵源,就不難看出其作品傳達出來的那份寂靜、孤獨絕非空穴來風。
18世紀法國作家布封曾提出過“風格即人”的觀點,也就是藝術家的氣質與性格性情塑造了作品的風格,也就是“畫如其人”,這點從莫蘭迪的經(jīng)歷中就得到了顯而易見的印證。生活的起承轉合如齒輪般嚙合著他敏感的神經(jīng)。兄弟姊妹的夭折、雙親的去世改變了一家人原本的生活軌跡,只有拿起畫筆才能忘記現(xiàn)實中的創(chuàng)傷。在大學教授版畫的日子,他保持著兩點一線的生活,有空就把自己關在畫室,正是在那個局促黯淡的空間里創(chuàng)造出了無法取代、高度個人化的藝術風格。
莫蘭迪的畫作中始終貫穿著花朵、風景以及瓶罐,畫作驚人的平靜,在不經(jīng)意間營造出的神秘感別有意蘊。
莫蘭迪的一生就像他筆下的那些場景,平淡至極毫無波瀾。他一生都沒離開過故鄉(xiāng)博洛尼亞,只有少數(shù)幾次旅行;一生沒有過愛情,唯有在藝術上傾其所有。在變幻莫測的20世紀畫壇,越來越多有著視覺沖擊力的作品受到大眾和業(yè)界的青睞。當同時代的畫家奔向大都市,游走于酒吧、沙龍等名利場、交際圈,莫蘭迪則與世隔絕,隱居在畫室,過著低調簡樸、清心寡欲的生活。戲謔的是,這位半個世紀前足不出戶的資深宅男開創(chuàng)出的色系,卻在今天成了時尚界的寵兒,無論是彩妝、服飾,還是室內設計、秀場,“莫蘭迪風”業(yè)已成為潮流中有著高度識別力的符號。
那么,如此冰冷的色系為何會闖入到如今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這似乎是莫蘭迪給都市人奉上的一劑解藥——還原生活的本色,撫慰勞碌的疲乏,為浮躁的性情降溫。在他一生廝守的博洛尼亞,緩慢悠閑的生活節(jié)奏能讓他有機會細細品味城市的韻味,體會空間之美。看遍了街道與建筑里溫柔優(yōu)雅的色調,他就將目之所及鋪到了畫布的底色上,長期養(yǎng)成的城市印記也就此塑造了他的創(chuàng)作模式。撇去世間的紛繁復雜和花哨怪異的主題、技法,回歸到最樸素的日常之用,在色調、光線的反復試驗中探索出一種極簡主義美學。
藝術創(chuàng)作難免跟風,然而在無人之境另辟蹊徑可謂困難重重,不僅在接受度上多少受到質疑,也會引發(fā)業(yè)界同行的嘩然。幾乎所有創(chuàng)作者入門皆從經(jīng)典入手,莫蘭迪也不例外,從保羅·塞尚、安德烈·德蘭到畢加索,從古典派、印象主義再到后印象主義派和立體主義。對他影響最深遠的莫過于塞尚,從人生態(tài)度到觀察方式,從狂歡的虛妄之中脫身,享受孤獨,但從不寂寞;反思外物并將其融入思考,提煉出秩序和規(guī)律。
比起那些一味追求“新奇特”的藝術家,莫蘭迪的視角完全是大眾化的,刪繁就簡的空間層次布局,從普通的場景中營造出了不平凡的審美效果,如美學家克萊夫·貝爾所說的,以某種獨特的方式組合起來的線條和色彩、特定的形式和形式關系激發(fā)了我們的審美情感。他把線條和顏色的這些組合和關系,以及這些在審美上打動人的形式稱作“有意味的形式”,就是所有視覺藝術作品所具有的那種共性。這種“有意味的形式”即是莫蘭迪終其一生所探尋的,一種能讓大多數(shù)人產生共鳴的、無跡可尋、接近宗教的神秘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