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泰元
新冠肺炎自暴發(fā)以來,主戰(zhàn)場由中國轉(zhuǎn)向歐美。這場特大流行病(pandemic)改變了世界,英文也記錄了各地的社會脈動。為了反映語言的巨變,《韋氏詞典》(Merriam-Websters Dictionary)、《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柯林斯英語詞典》(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先后發(fā)布了增訂的疫情新詞。
關(guān)于疾病名稱,《韋氏詞典》遵從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的決定,收錄了COVID-19,并以此為主,條目內(nèi)容豐富。全稱的coronavirus disease 2019(2019冠狀病毒?。┮脖皇杖?,但居次,詞典指引讀者自行參見COVID-19,以獲取更多相關(guān)信息。
韋氏把“19冠毒病”定義為“由一種冠狀病毒(乙型冠狀病毒屬的嚴(yán)重急性呼吸系統(tǒng)綜合征冠狀病毒2型)引起的輕度到重度呼吸道疾病,主要是通過接觸傳染物(譬如飛沫)而傳播,常見的特征有發(fā)燒、咳嗽、氣短,可能會發(fā)展成肺炎和呼吸衰竭”[a mild to severe respiratory illness that is caused by a coronaviru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of the genus Betacoronavirus), is transmitted chiefly by contact with infectious material (such as respiratory droplets), and is characterized especially by fever, cough, and shortness of breath and may progress to pneumonia and respiratory failure]。韋氏是語文詞典,不是百科全書,更不是醫(yī)學(xué)著作,這樣的解釋已屬詳盡到位,對一般大學(xué)程度的英語人士而言,堪稱專業(yè)。
除此之外,韋氏還修訂擴大了既有的coronavirus(冠狀病毒)詞條內(nèi)容,現(xiàn)在既可指肆虐全球的“19冠毒病”,又可指誘發(fā)此病的病毒。novel(新型的)的條目內(nèi)容也與時俱進,例句增收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transmission of a novel coronavirus],反映了大時代的疫情。
除了本體的病毒和疾病,韋氏更同步增收了10個左右的相關(guān)新詞。在疾病診斷方面,有index case(指示病例)、index patient(指示病人)、patient zero(零號病人)、contact tracing(接觸者追蹤)、community spread(社區(qū)傳播)、super-spreader(超級傳播者)、super-spreading(超級傳播)等。在疾病預(yù)防方面,有social distancing(保持社交距離,動名詞)、socially distance(保持社交距離,動詞)、social distance(社交距離,名詞)、self-quarantine(自我檢疫)等。這些新詞新義都附有許多例句和按語,內(nèi)容充分體現(xiàn)出這次疫情所造成的影響。
《牛津英語詞典》因應(yīng)新冠疫情發(fā)展做了“額外更新”(additional update),一共增錄了21個新詞新義。在這個不尋常的時代,權(quán)威詞典出了一期新詞號外,用以追蹤記錄英文詞語的發(fā)展,此舉前所未有。
這21個新詞新義里,真正意義上的“全新詞”(actual neologism)只有Covid-19(19冠毒?。┮粋€,2020年2月11日WHO正式定名。其他的都是舊詞新用,專指新冠疫情的不同面向,在年初的3個月使用頻率暴增,包含了不同詞性的相關(guān)字眼,一共有20個。
infodemic(信息疫情),各種關(guān)于危機或爭議的信息暴增,多未經(jīng)證實,快速傳播。
R0(R零;基本傳染數(shù)),一個感染上某種傳染病的人,會把疾病傳染給其他多少個人的平均數(shù)。
self-isolate(自我隔離,動詞);self-isolation(自我隔離,名詞);self-isolated(被自我隔離的,形容詞);self-isolating(進行自我隔離的,形容詞)。
self-quarantine(檢疫隔離,動詞);self-quarantine(檢疫隔離,名詞);self-quarantined(被檢疫隔離的,形容詞)。
shelter in place(就地庇護,動詞),盡量待在家里,以免外出被感染。shelter in place也可作名詞,是就地庇護的命令或指示。
social distancing(保持社交距離),人與人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以避免傳染病傳播。social isolation(社交孤立),與家人朋友沒有或幾乎沒有社交接觸。
flatten the curve(壓平曲線),采取措施降低峰值,避免疫情猛暴。
PPE(個人防護裝備,簡稱),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個人防護裝備,全稱),護目鏡、口罩、手套、防護服等整套的個人防護裝備。
social recession(社交衰退),因社交關(guān)系弱化,互動減少,生活質(zhì)量全面惡化。
elbow bump(碰肘),是用手肘互碰代替握手的打招呼方式,用以保持社交距離,以免傳播或感染傳染病。
WFH(在家工作,名詞),是work from home或working from home的縮寫;WFH(在家工作,動詞),拼法一樣。
4月29日,《韋氏詞典》又發(fā)布了一批新詞,其中還有部分疫情新詞,茲舉若干。有些比較生活化,如:contactless(零接觸的)、physical distancing(保持人身距離)、forehead thermometer(額溫槍)、intensivist(重癥監(jiān)護室醫(yī)師)。有些比較專業(yè),如:epidemic curve(流行曲線)、remdesivir(瑞德西韋)、hydroxychloroquine(羥氯喹)、favipiravir(法匹拉韋)。有些反映了疾病期間的特殊恐懼,如:iatrophobia(醫(yī)師恐懼癥)、nosocomephobia(醫(yī)院恐懼癥)、tomophobia(手術(shù)恐懼癥)。
《柯林斯英語詞典》出現(xiàn)了許多網(wǎng)民投稿的新詞建議(new word suggestions),雖有憑有據(jù),但仍有待編輯部核實,才能確定是否正式收錄。
疾病的學(xué)名為COVID-19(19冠毒病),3部詞典均收,不過由此誕生的熱詞covidiot(新冠蠢貨,covid + idiot)僅見于柯林斯的新詞建議2。這個covidiot指的是新冠疫情期間做蠢事的人,包括無視防疫規(guī)定的自私鬼,以及恐慌性囤貨的行為者。
“新型冠狀病毒”的novel coronavirus最早見于SARS(非典),在經(jīng)歷了MERS(中東呼吸綜合征)之后,這次再度浮上臺面,知名度暴增,還出現(xiàn)了nCoV的專業(yè)縮寫,以及俗稱的coronavirus(冠狀病毒)。需要留意的是,coronavirus這個詞由來已久,作為病毒的原義還在,不過又轉(zhuǎn)指當(dāng)下的“新冠肺炎”。英語世界用coronavirus來指稱新冠肺炎,雖然不精確,卻是非常普遍的做法。
有人把核心詞coronavirus翻成“科羅娜病毒”,反映的是啤酒品牌跟病毒同名的巧合。這起撞名事件導(dǎo)致啤酒的銷量下挫,甚至在疫情期間宣布停產(chǎn)。
作為新冠肺炎的俗稱,coronavirus已經(jīng)簡化了,可是常用的詞語經(jīng)常是能短就短。coronavirus的后一半可以再省,剩下的corona(科羅娜)也被拿來代稱新冠肺炎。甚至,corona的首音節(jié)還可以進一步省略,極簡的rona(羅娜)便成為新冠肺炎的另一個俗稱。
英文涌現(xiàn)的疫情新詞,corona貢獻了重要的一塊。BC本是before Christ(公元前)的縮寫,新冠期間代表了Before Corona(新冠前),因此又產(chǎn)生了After Corona(新冠后)的AC。新冠前、新冠后,整個世界都不一樣了。
內(nèi)含corona的疫情新詞還有:coronanomics(新冠經(jīng)濟),疫情導(dǎo)致的經(jīng)濟波動;coronaphobia(新冠恐懼),害怕感染新冠肺炎的心理;coronoia(新冠偏執(zhí)),覺得自己染上新冠肺炎的持續(xù)性焦慮。除此之外,疫情之初歐美還出現(xiàn)了maskaphobia(口罩恐懼),指對戴口罩華人的厭惡與仇視。
疫情防控領(lǐng)域也出現(xiàn)了許多新詞:congregate setting(群聚環(huán)境),容易導(dǎo)致傳染病傳播的人多之地;elbow bump(碰肘),是用碰肘代替握手的打招呼方式;respiratory hygiene(呼吸衛(wèi)生)和cough etiquette(咳嗽禮節(jié)),是咳嗽時要科學(xué)捂嘴、減少病菌傳播的做法; quarantine shaming(檢疫羞辱),對于不甩檢疫規(guī)范的人,曝光其身份以儆效尤;Nightingale hospital(南丁格爾醫(yī)院),英國的“火神山醫(yī)院”,用來收治大量新冠病人的臨時醫(yī)院。
當(dāng)宅在家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之時,一些新詞也應(yīng)運而生。isolation art(隔離藝術(shù)),置于窗前或陽臺,給人加油鼓勵的圖畫或字句。quarantini(檢疫提尼),酒吧、酒館因疫情關(guān)閉,自己在家調(diào)制的雞尾酒。quarantine and chill(隔離自在),因疫情無法外出時,想辦法讓自己放松、日子過得舒服一點。zoombombing(zoom轟炸),就是用zoom遠距上課或開會時,網(wǎng)絡(luò)“小白”胡亂分享圖片或影像的討厭行徑。
疫情期間對弱勢、老人等易感人群的照顧,催生了shielding(庇護)和caremongering(關(guān)懷運動)。
除上述三大詞典,在線的英文俚語詞典《市井詞典》(Urban Dictionary)也搭上了新冠肺炎的順風(fēng)車,帶領(lǐng)潮流,引人矚目。該詞典收錄了網(wǎng)友新創(chuàng)的不少相關(guān)詞語,其中包括爆紅的covidiot。事實上,柯林斯新詞建議里的covidiot最早就出自《市井詞典》,因為《市井詞典》的收錄,該詞還登上不少傳統(tǒng)的新聞媒體。譬如3月23日,英國《電訊報》(The Telegraph)一則報道的標(biāo)題是這樣的:公園和景點人滿為患,鄉(xiāng)村居民叫“新冠蠢貨”游客回家(Rural residents tell “Covidiot” visitors to go home as parks and beauty spots are packed)。
詞典的使命,就是忠實記錄語言里的詞匯,并給予準(zhǔn)確的描述。這次造成全球危機的新冠肺炎,給英文貢獻了一些新詞新義,各大詞典能夠?qū)崟r反映,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1東吳大學(xué)英文系副教授、原系主任,國家語委漢語辭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本刊編委。
2根據(jù)最新消息,在線《牛津高階學(xué)習(xí)詞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發(fā)布的5月增收的31個疫情新詞新義中,covidiot正式入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