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小城二題

      2020-08-10 09:24韓國民
      牡丹 2020年15期
      關鍵詞:巷子小城

      韓國民

      隱進歷史的景色

      小城是古老的,浸淫于歲月深處的年輪,有著深刻的記憶,更多的則是煙消云散,模糊不清了。

      小城有八景古色,蔚為大觀,成于何時,眾說不一。清康熙五十一年《內鄉(xiāng)縣志》有詩曰:湍水逢春漲未消,丹江晚釣樂逍遙。秋林紅葉霜林染,唱徹天池聽歸樵。其實,這詩句說的是小城八大古景:湍水春漲,天池樵唱,釣臺煙雨,秋林紅葉,孤峰積翠,菊潭秋月,丹江晚釣,蕭山霽雪。

      歷史上,小城南矚荊襄,北依秦晉,湍水環(huán)于左,丹水繞于右,霄山峙其后,靈峰拱其前,入關空道,秦楚咽喉?!逗幽贤ㄖ尽吩疲蝴惤鹩裾兆?,據(jù)西北之區(qū);黃水菊潭,回東南之險。境內山水,為名最多,為狀最異。若非登抓峰,沙石金,攀圣垛,歷靈堂,走秋林夏館,泛舟丹江黃水,何能盡其奇觀。

      可見,小城山水俊美,由來已久,八景古色皆出有源,其中不少勝景仍沿襲至今。

      正因于小城如此古老,又如此有風采,以致我常常覺得,小城的歷史就像古代女子盤起發(fā)髻的青絲,讓人一下子理不出根源。但有時又覺得,小城像極了一壺老茶,隨便哪一刻揭開壺蓋兒,都會繚繞出咕咕嘟嘟的被煮熟了的茶香。它若隱若現(xiàn)的歷史,會霧一樣罩住你興奮的神經……

      其實,真正的小城是一部厚厚的古書。它有著黃土高原般凝重的膚色,以及古城墻一樣斑斑駁駁的封面,使每一個試圖走近了解它的人,掀開書頁還沒及閱讀,整個人就從頭到腳地掉進它氤氳發(fā)黃的故事中去了。所以,我對于小城的解說注定是要失敗的,就像每一個土生土長的小城人一樣,一說起它就顯得力不從心。

      不過沒關系,如果你有興致,就在四月里暖風細吹的晴日,到小城的臨河公園去坐坐。別看這公園不大,卻有著耀眼的名分。那簌簌掉渣的老墻上匾懸著“菊潭公園”四字,出自一代文化巨擘郭沫若手筆。只此一點,便可想見小城的尊榮。只是這老墻不經風雨,現(xiàn)已坍塌,換作了青磚壘砌的高墻,獨留下鎏金匾額依舊在時光里散放著榮光。

      來得這里,你一定要循著人們的指引,到八景古色之一的“湍水春漲”舊址上看看,體驗一番古景的妙趣與風情。

      舊址坐落在公園一角臨河的高地,古名“頂水庵”,與河面落差大概十米許樣子。湍河似鋪開的碎銀,在腳下清脆有聲,宛若風鈴。臨河的土崖上有著幾株古柏,老藤虬曲,枝葉葳蕤,生生一幅穿越時空、連綴古今的畫幅。站于此地,水聲繞耳,視野開闊,大有“今日流水,明月前身”的佳境。閉上眼,腦海里滿是“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的畫意,再由此聯(lián)想“湍水春漲”四字,不由你不驚嘆出聲:老祖宗給這名字取得何其有水平!

      湍水春漲季節(jié),但見湍河兩岸,垂柳含煙。夜來風雨,次日初晴,頂水庵前,激流滾滾,千堆雪飛,遠山流霞,平疇凝碧,水光天色,令人癡醉。正如許辰詩云:淅淅雨聲昨夜聽,朝來俄眺萬山青。板橋弱柳公無渡,野寺疏鐘留有星。風蹙濤翻欺麥浪,日搖錦疊亂鷗汀。水花莫帶桃花影,恐有漁人誤遠程。

      這大抵上就是“湍水春漲”的景象了。如果你意興未盡,站于頂水庵前,不妨拿目光順水遠眺,如有景色入簾,那便是小城八景古色之“釣臺煙雨”了。

      釣臺,距城南十五里大橋鄉(xiāng)富春山。下臨湍河,山麓有子陵洞,明萬歷年間重建嚴子陵洞,今已廢。暮春、仲秋時節(jié),釣臺毛雨蒙蒙,遠山蒼茫,近柳朦朧,孤舟蓑翁,獨釣寒江,頗具詩情畫意,故此得名。

      對于“釣臺煙雨”,許辰亦有洋洋詩頌:無數(shù)閑人說子陵,一竿湍水釣魚曾。富春近峙名山在,短碣猶存太史稱。漠漠鴻翔天外路,蕭蕭林隱雨中僧。高風到處爭留跡,滿眼何人避邀贈。

      好一處釣臺煙雨,意興闌珊,醉煞了詩人!

      如今,舊址的黃土里,夏日雨水常會沖刷出石斧、石鏟等遠古遺物。有資料表明,小城土地上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生息。小城周邊的茶庵文化遺址、黃龍廟崗遺址、赤眉小河遺址、馬山口朱崗遺址、大橋香花寨遺址,包含了仰韶文化、屈家?guī)X文化和龍山文化等多種類型的文化因素。由此可見,小城之文明發(fā)祥有多么源遠流長。

      與“釣臺煙雨”相呼應的當屬“丹江晚釣”了,二景有異曲同工之妙。志書記載,古“丹江晚釣”指的是今淅川縣李官橋一代的丹江,但古淅川歸屬內鄉(xiāng),故躋身內鄉(xiāng)八景之列。關于丹江晚釣,除了湖光山色、蓑翁晚釣的詩情畫意外,更多的還有一分神秘在里面?!侗阕印吩疲骸暗に渲杏械~,常先夏至十日夜伺之,丹魚必浮水側,赤光上照,赫然如水。細而取之,可得。雖多勿盡取也。割其血涂足,則可步行水上?!钡~之血可使人步行水上,如此特異功能,不能不說是一大奇觀!

      如今丹水浩淼,滾滾北上,一渠清水送京津,此功德早已超出了“丹江晚釣”的原有境界。不過,南來北往的游客如若知道了丹江魚還有令人健步水上的神功,一定是要趨之若鶩,臨淵觀魚的了。

      對于八景古色,如果你有足夠的興趣,可以借助現(xiàn)代交通工具,在一天之內暢游盡興。如果你心臟里還裝著幾許小資情懷,盡可在郊野農家牽來一頭馬匹,模仿古人,在黃塵輕覆的鄉(xiāng)村小路打馬而去,興許說不定還會與白居易當年打馬走過內鄉(xiāng)的風塵不期而遇!

      白居易在《內鄉(xiāng)村路作》有詩云:日下風高野路涼,緩驅疲馬暗思鄉(xiāng)。渭村秋物應如是,棗赤梨紅稻穗黃。

      此時,小城四月的風微微吹著,空氣中彌漫著槐花的香氣,恍惚間,你走進了歷史的深處。菊潭公園此刻就像一扇通往小城歷史的大門,讓你的神思翩翩飛舞,你不妨遙想“秋林紅葉” “天池樵唱”“孤峰積翠”“菊潭秋月”“丹江晚釣”“蕭山霽雪”一一的美妙來。

      史載,秋林紅葉指的是位于夏館鎮(zhèn)的秋林寺和紅葉山(今青山)。秋林寺始建于北宋,殿宇樓臺掩映于蒼松翠柏之間。青山紅葉,以竹簽句其上,字畫殷虹,清晰可見,故有“紅葉捎書”之佳話。每到金風送爽時節(jié),萬山紅遍,秋林晚鐘,陶人沉醉,流連忘返。這秋林寺在歷史上大有名聲,《水滸傳》里有個章節(jié)講燕青射雕于秋林渡,就是此地。如今,在秋林渡一代,民間百姓多會講起這段佳話,看來絕非虛構。再說那紅葉山上,現(xiàn)在還生長著一種名叫紅葉捎書的灌木,葉子入秋赤紅,艷如紅霞。把一種植物叫作紅葉捎書,在世間也算一個奇跡,細思品味,很是有些與“紅豆生南國”如出一脈。只是不曉得當初取下這個名字的為何人,但有一點可以斷言,其中必有一段感天動地的佳話。

      與“秋林紅葉”的故事性比起來,“天池樵唱”“孤峰積翠”就顯出純粹的天然了。

      小城西南十余里,有孤峰山一座,古時山上有白云寺,鐘鼓香煙,四季不絕,滿山翠柏成林,四時常青。置身其境,“望極飛煙盡,心隨鳴磬閑”,身心清穆,超凡脫俗。所以,“孤峰積翠”之景,特點在于清凈與養(yǎng)心。

      “天池樵唱”有兩種說法。一說指城西十余里之方山,也叫高前山,山頂有天池。《山海經》云:高效上有地,甚寒,乃布臺之漿也。得而飲者,可意心疾;一說指城東南三十里的覆釜山,山上有天池。傳說光武帝劉秀飲馬于此,見樵夫勞頓一日,踏著夕陽,負薪而歸,一路風聲一路歌,歌在山中飛,人如畫中游。如此看來,“天池樵唱”偏重的是一份田園情懷,隱隱透出對民間布衣生活的向往。

      李伯熏有詩句這樣描寫“天池樵唱”:曉踏煙巒結伴行,幽村伐木響丁丁。千里古壁攀藤上,數(shù)曲高歌入籟清。為覓仙漿凌絕頂,遙連收筒有同聲。斜陽荷擔飄然去,一任空山暮鳥鳴。這種置身美妙場景的勞動,著實撩人心動,與《詩經》里的“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有著本質上的意境。

      在景色特點上,“蕭山霽雪”與“孤峰積翠”倒有一比?!肮路宸e翠”因蒼松翠柏而怡心神,“蕭山霽雪”則因銀裝素裹而顯妖嬈。蕭山,亦名霄山,位于今西峽縣城東南部,但古屬內鄉(xiāng)。其山巍然屹立,勢凌霄漢,故名霄山;又因山頂有蕭王廟,亦叫蕭山。該山山尖峰巔,積雪難化,時值隆冬,須晴日,看銀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博有詩曰:饒寒猶在凍云輕,依杖郊原眺遠晴。霞映玉峰如畫好,粉殘黛仙寫眉清。風前澗樹香初動,月下巖泉響暗生。我欲振衣凌絕獻,蕭王祠廟看霓旌。由此可見,蕭山雪景絕非一般景象。

      在八景古色中,如就人文底蘊而論,“菊潭秋月”堪稱八景之首。這皆因菊花與菊潭,與內鄉(xiāng)有著至深的淵源。內鄉(xiāng)春秋為酈邑,秦漢設酈縣,隋時稱菊潭縣,為菊花源地,素有菊鄉(xiāng)之譽。范曄《后漢書》詳盡記載:“南陽酈縣北八里有菊水,其源旁悉芳菊,水極甘馨……”這里說的菊水,就是菊潭,位于現(xiàn)在西峽縣丹水鎮(zhèn)菊花山山腰。古時,水畔遍生菊,頸短花大,味辛甘美。菊液滲入潭水,飲此水者,人皆高壽。更兼秋月皎潔,影置潭中,有“菊潭印月”之風,唐宋以來,文人騷客,多有吟詠?,F(xiàn)留詩存證者,有李白、孟浩然、白居易、李商隱、賈島、杜牧等名流大家,其中尤屬李白《憶崔郎中宗之游南陽》名聲最大,詩云:時過菊潭上,縱酒無休歇,泛此黃金花,頹然清歌發(fā)。試想,若不是菊潭美景惹詩人興致大發(fā),何以會縱酒狂飲,手不釋杯?由此可以推想,“菊潭秋月”之景,絕非是一般的活色生香了,若以人推論的話,定屬世間尤物!

      小城八景,大抵如此了,個中況味,只有自己身臨其境,慢慢體會了。但景色已經蒙塵,在歲月的風雨中褪去芳華,甚至消失了影蹤,盡管如此,若能尋著一路風塵,去古景的舊址上憑吊一番,也是一份難得的收獲。

      老巷子

      小城有個老巷子,藏在市井喧囂的街市里,像個安安靜靜的老人,落滿了懷舊的時光。這條巷子叫避道巷,卻不知為何,到了小城人嘴里,成了皮襖巷。避道巷對于小城,說不上重要,卻聯(lián)系著小城人七零八碎的生活。

      譬如,哪家虔誠的老婆婆斷了香火,就會對著孫子長長地吆喝一聲:“我的孫子哎,記得下班了給我捎點兒香回來——”話音還沒落地,那被呼作孫子的已不見了影子,但下班回來時,自行車前簍里,一定穩(wěn)穩(wěn)地放著幾把上好的檀香。再譬如,退休的大爺,多喜歡在自家院子里擺弄幾盆花草,或是養(yǎng)兩只淘氣的畫眉,但如果哪日里不小心摔壞了花盆,磕碰了鳥籠,也必然會邁著還算靈便的腿腳去置辦個新的回來。不消說,他們都是去了避道巷的。

      避道巷像一部現(xiàn)實版的老電影,儲存著小城人瑣碎的生活信息。每個土生土長的小城人,都有著洗不去的記憶。好多時候,望一眼那窄窄的街巷,無端里就覺得避道巷真的像是一件有了年月的皮襖,由里到外透著老舊,浸滿了歲月和煙塵的味道。

      順著小城繁華的十字街往東,幾十步距離,就是享有盛譽的內鄉(xiāng)縣衙,然后向右一個轉身,就看到窄窄短短的避道巷了,像一根土里土氣的旱煙袋似的,正滋滋有味地冒著煙火。

      巷子很短,也很窄。狹窄的街面除去兩溜擺出店外的各色雜貨,只容得下來往的行人搖著車鈴慢慢通過。不過二百米長的巷子,從這頭一眼就可望到那頭,常有貪玩的孩子玩過了吃飯的時間,就會有媳婦站在巷子里,提著嗓子把他喚回家來。那聲音,一陣穿堂風似的,飄滿一巷子人的耳根。也偶爾會有貪酒的漢子喝暈了頭腦,遭老婆喋喋不休地訓斥,聲音同樣地飄滿街坊四鄰。

      這聲音有著出奇的魅力,一點也不招人聒噪,哪日里如果少了這聲音,一巷子的人都有些不自在。除此外,避道巷還有韻味十足的叫賣聲。

      二十年前在小城讀書的時候,每天五點多都要晨跑??臻煹慕值郎巷L掃過一樣寂靜,清冷的路燈灑一地光,疲倦地眨巴眼睛。但早起的小販已經上路,把有腔有調的吆喝聲喊得熱氣騰騰。

      避道巷尤其熱鬧。

      賣牛血的漢子,搖著車鈴,車輪子吱吱扭扭響個不停,鬧氣似的別扭。漢子口里拖著長腔叫喊:“牛——血——”那聲調不高,卻渾厚瓷實,底氣十足,把聲調拖得老長。似乎得到了響應,巷子那頭立馬響起賣豆芽的叫賣聲,聲音似乎有些壓抑,是類似共鳴腔發(fā)出的低沉叫法:“豆——芽兒!”那“豆”字拉得很長很長,讓人覺得無有休止,但突然的,“芽”字就蹦出了口,帶著兒話音,戛然而止,絕不拖泥帶水。每一聲叫賣,音韻調子都拿捏得爐火純青。賣豆芽的與買牛血的,就這樣一唱一和,彼此呼應,把聲音丟在清冷的晨風里,掀開小城一天的序幕。

      這樣的聲音,曾被年少好奇的我們暗暗揣摩,并熟練演習,直至嫻熟于心;然后再次街頭晨跑時,就多出了此起彼伏的叫賣。以現(xiàn)在的猜想,我們的叫賣那時也許讓小販的心揪緊了一下,他們一定在疑惑:怎么無端冒出這么多同行來?

      這大體算得上避道巷特有的聲息了——當然,還有隔三岔五,為柴米油鹽雞零狗碎的瑣事,夫妻間燃起的爭吵打罵——不過,這也算是平淡生活的調劑,一起為小城涂抹了溫暖的記憶。

      但真正算得上避道巷特色的,當屬巷子里經營的各色雜貨了。

      避道巷雖然簡陋狹小,但買賣的貨物包羅萬象。一句話,但凡生活需要的物件,大商場里不屑經營或是沒有渠道采購的,在這里都可找到。沿小小的巷子走過去,山上出的,水里撈的,地里種的,小作坊手工制作的,想得到的,想象不到的,別出心裁的——總之,形形色色的貨物應有盡有,從店里堆到店外,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貨物之齊全堪是令人驚嘆,就連手工制作的挖耳勺、癢癢撓、老婆婆一針一線刺繡的鞋墊、月孩子穿的虎頭靴都可買的來。

      我印象深刻的有兩類貨物,一是篾匠們編織的各色器具,二是鐵匠們打制的鋤鐮鐵斧。二十年前,小城的生活還屬于攝影作品的黑白片,基本生活都圍繞著溫飽食宿,沒有今天這么多花樣翻新的色彩。所以,避道巷經營的貨物就顯得簡陋,但手藝堪稱精湛。就拿住宿用品說,席子、縞薦是少不了的。那年月的小城人,一張木床、一張荊芭、一領縞薦、一片席子,是普通住宿再常見不過的設備。木床由工藝細致的木匠打制,荊芭簡單,幾根竹子劈開,三纏兩繞就成,但縞薦和席子就不是普通的手藝就可完成。

      織縞薦要用上好的麥草。開春三月,有心的匠人早早就選好了備料的麥地,五月風一吹,遍地金黃。長勢茁壯的高稈麥子成為匠人的最愛,小心翼翼地一鐮刀一鐮刀割下來,然后集中在場院里摔掉麥粒和干枯的葉子,成為一把把干凈的秸稈。秋后冬閑,響晴的日子掃出一片空地,卸下?lián)躏L的門板,細細的草繩吊一塊青磚,就開始了編織工作。手腳麻利的匠人,不出一天就可編出幾領成品的縞薦。我從有記憶開始,就枕著這樣的縞薦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光。一領上好的縞薦,三五年過去,依然如新。

      那時的避道巷,麥草縞薦是最暢銷的貨物之一。冬天晴好的日子,常有鄉(xiāng)下漢子牽著驢車,卸下一地縞薦和蘆葦編織的席子,和店家討價還價地交易。進城的驢子顯得異常興奮,常常趁著主人不備,拉一地冒著熱氣的糞蛋,或是扯著脖子高興地叫喚,把過路的行人驚得打個趔趄。更有搗蛋的驢子惹下麻煩,撒歡撂一串蹶子,碰碎了路邊店家擺出來的盆盆罐罐。于是,拉車的漢子一邊低眉順眼地說著好話,一邊罵罵咧咧把毛驢的祖宗罵上八遍,一只手拿鞭子照著驢子的腦袋一頓狠揍,直到毛驢理虧似的耷拉下腦袋,一場風波才算告一段落。

      這樣的場景時常上演,一頭驢子為避道巷增添了談笑的話題。但也有好事的城里孩子,拿棍子捅毛驢的屁股,以致惹出被驢踢傷或驚嚇了毛驢的禍事,自然招來家長一頓臭罵。

      避道巷也有安靜的時候。春天里幾場小雨,梧桐樹開出紫亮的花朵,雨滴落在碩大的花苞上,滴滴答答,走在避道巷,像聽一首雨巷的和音,催人入眠。難得清閑的店家,這時會借著小雨,泡一壺濃濃的春茶,享受片刻生活的安靜。這時候,住在巷子里名揚小城的二先生,準會鼻梁上架一副石頭鏡,對著店門,攤開一本紙張發(fā)毛的老皇歷,為蓋房起屋、婚喪嫁娶前來討要時辰的擇選日子。巷子里專營米酒的老店,已經飄出了清甜的酒香。

      這番情景,若干年后,被一個名叫麗子的小城姑娘寫進了詩行,不過語句里多出了愛情的味道:

      漫天煙雨席卷了誰相思的年華,

      湍河水岸的柳絲綴滿了誰的牽掛,

      幕幕雨簾濺起了一片片的水花,

      一點一點濺濕著穿繡花鞋的腳丫。

      沒有油紙傘的你等誰在長亭下,

      微微暗的避道巷里依舊是那么繁華,

      甜甜的米酒暈染了心意如風隨它,

      走進煙雨忘卻流年里的日暮天涯。

      古老縣衙依舊是遺世絕代的風華,

      三千柔情絲絲縷縷紅裝肅穆燈下,

      問世間情為何物你可曾還深愛著他,

      生死相許的情義演繹多少愛情神話?

      茫茫的夜色模糊了誰的輪廓臉頰,

      伊人相約在那十字街頭的合歡樹下,

      通往小城的路那里有最美的家,?

      內鄉(xiāng)煙雨永遠是我心底那幅最美的畫!

      這就是避道巷留給一個小城姑娘的華貴記憶!詩句里的避道巷裝滿了風情,只是現(xiàn)實中的避道巷,被歲月風塵洗去了詩情畫意,淪為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街市。

      翻開《內鄉(xiāng)縣志》,可尋找到避道巷真實的尊榮,這與它所在的位置休戚相關。

      在避道巷踮起腳尖,就看到近在咫尺的內鄉(xiāng)縣衙。內鄉(xiāng)縣衙神態(tài)威儀的照壁,就對著短短窄窄的巷子。小巷之所以有如此名字,意思已深諳其中。古代官衙禮制規(guī)定,官員出巡,都要鳴鑼開道,一眾衙役隨從高舉“回避”“肅靜”牌匾,百姓聞聽鑼響,要早早退避三舍,恭敬避讓。避道巷緊鄰縣衙,取此名自然再合適不過。

      如此這樣,這條窄窄的巷子,一定是跪過無數(shù)百姓的膝蓋的。只是無從知曉,有沒有回避不及的百姓,屁股上挨了大板?有沒有興奮的驢子驚嚇到了縣令?有沒有驢子控制不住的糞蛋蛋,掉在了衙役的腳前?

      無從知曉了,一切都無從知曉了……月落了,日升了,歲月沉淀了,人聲寂然了,連一座堂皇的衙門,光腚子小孩都可以進進出出了,還有什么不可改變的呢?

      只有避道巷的本質未變,仍然千絲萬縷地聯(lián)系著百姓的生活。柴米油鹽永恒,引車賣漿永恒,市井百姓永恒,嘈嘈雜雜永恒!不曉得若干年后,小城人還記不記得這小巷里的過往和曾經,還記不記得小巷另有個名字叫皮襖巷,以及那老舊得像皮襖子一樣的、浸滿了陽光和灰塵的味道……

      責任編輯? ?楊? ?櫪

      猜你喜歡
      巷子小城
      小城雪花
      %Arabica成都寬窄巷子
      小城大愛
      一座西北小城
      即使從未走出小城的孩子,也不會有逼仄的童年
      花巷
      作品五
      印象成都——寬窄巷子
      小城紅梅贊
      游成都寬窄巷子(外一首)
      垦利县| 顺昌县| 西林县| 定州市| 同德县| 社旗县| 兰西县| 和平区| 古浪县| 宝丰县| 南木林县| 威信县| 罗山县| 阿拉善盟| 鲁甸县| 阿合奇县| 炎陵县| 山阴县| 马尔康县| 庆云县| 高邑县| 大足县| 建平县| 夹江县| 文安县| 横峰县| 石景山区| 彰化市| 佳木斯市| 金川县| 正宁县| 昌图县| 宁陵县| 尚志市| 龙口市| 双鸭山市| 阳原县| 洮南市| 新余市| 固始县| 连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