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占恩,井大新,許崇艷
日照市中醫(yī)醫(yī)院腫瘤血液科,山東 日照276800
多發(fā)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骨髓單克隆漿細胞惡性增殖及免疫球蛋白大量分泌、沉積所致的惡性漿細胞病[1]。文獻顯示,MM的發(fā)病率約占惡性腫瘤的1%,在血液系統(tǒng)惡性腫瘤中約占10%,僅次于淋巴瘤[2]。血鈣水平為MM進行Durine-Salmon分期的重要標準,但MM患者病情復雜,血鈣水平易受多種因素影響,目前常用校正后的血鈣水平反映MM嚴重程度[3]。高鈣血癥是MM的主要并發(fā)癥之一,研究顯示MM并發(fā)高鈣血癥的發(fā)生率為20%~40%,嚴重影響患者預后[4-5]。本研究通過分析初診MM患者并發(fā)高鈣血癥的影響因素,以期為評估患者病情、指導臨床治療提供幫助,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日照市中醫(yī)醫(yī)院就診的初診MM患者。納入標準:①符合《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6]中MM的診斷標準;②經病理檢查初次確診為MM;③年齡為18~80歲。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惡性腫瘤;②合并肝硬化、腎上腺功能減退、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等其他可引起血鈣異常的疾?。虎叟R床資料不全。依據(jù)納入和排除標準,本研究共納入134例初診MM患者。血鈣水平的計算標準[5]:當患者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40 g/L時,按校正公式,校正血鈣值=血清總鈣測定值+(40-血清ALB測定值)×0.025 mmol/L,當血清ALB水平≥40 g/L時無需校正。血鈣水平≥2.75 mmol/L即為高鈣血癥。依據(jù)是否并發(fā)高鈣血癥將患者分為高鈣血癥組(n=46)和非高鈣血癥組(n=88)。
收集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高鈣血癥組和非高鈣血癥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骨髓瘤骨病(myeloma bone disease,MBD)分級[7]、免疫分型、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水平、ALB 水平、球蛋白(globulin,GLO)水平、乳酸脫氫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免疫分型分為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型、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型、輕鏈型、未分泌型。Scr正常參考值為40~135 μmol/L,β2-MG正常參考值為1.28~1.95 mg/L,ALB正常參考值為35~55 g/L,GLO正常參考值為20~35 g/L,LDH正常參考值為109~245 IU/L。分析初診MM患者并發(fā)高鈣血癥的影響因素。指標正常參考值依據(jù)《實用內科學》[8]附錄中臨床常用檢驗正常參考值表。
采用SPSS 20.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和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Logistic回歸模型進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高鈣血癥組MBD分級≥3級、Scr水平>177 μmol/L、GLO 水平>35 g/L、β2-MG 水平>3.5 mg/L、LDH水平>245IU/L的患者比例均明顯高于非高鈣血癥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高鈣血癥組和非高鈣血癥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免疫分型、ALB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將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因素作為自變量,以MM患者是否并發(fā)高鈣血癥為因變量,進行Logistic逐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MBD分級≥3級、Scr水平>177 μmol/L、GLO 水平>35 g/L、β2-MG水平>3.5 mg/L均是初診MM患者并發(fā)高鈣血癥的獨立危險因素(P<0.01)。(表2)
表1 初診MM患者并發(fā)高鈣血癥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表2 初診MM患者并發(fā)高鈣血癥影響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n=134)
MM好發(fā)于中老年人,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廣泛性骨質破壞、高鈣血癥、腎功能不全等。高鈣血癥是MM的主要并發(fā)癥之一,發(fā)生率為20%~40%[9]。高鈣血癥可引起失眠、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等神經精神癥狀;亦可使心肌興奮性增加,Q-T間期縮短,引起心律失常;此外,其還可促進胃酸、胃泌素分泌,影響胃腸動力,導致厭食、便秘、消化性潰瘍等疾?。徊粌H如此,其還可使尿液濃縮功能下降,鈣鹽沉積于腎臟,可能引起腎結石及急性腎功能衰竭,嚴重影響患者預后[10]。
相關研究顯示,破骨細胞激活、成骨細胞抑制所致的破骨、成骨能力失衡是導致MM發(fā)病的重要機制[11]。骨髓瘤細胞大量浸潤并分泌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IL)-6、集落刺激因子-1(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1,CSF-1)等破骨細胞激活因子(osteoclast activating factor,OAF),誘導核因子κB受體激活物配體(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表達,結合細胞因子及核因子κB受體激活物(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RANK),誘導破骨細胞生成并抑制其凋亡,導致破骨能力增強[12]。同時通過抑制Wnt通路、促進IL-3和IL-7分泌等作用抑制成骨細胞形成,導致成骨能力減弱[13]。本研究中,高鈣血癥組MBD分級≥3級的患者比例明顯高于非高鈣血癥組(P<0.01),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MBD分級≥3級是初診MM患者并發(fā)高鈣血癥的獨立危險因素(P<0.01)。表明MM患者的骨病嚴重程度與其發(fā)生高鈣血癥密切相關,臨床中應根據(jù)患者病情使用抑制破骨細胞的藥物以改善骨病和高鈣血癥。
腎功能損害亦是MM的常見并發(fā)癥。本研究中,高鈣血癥組Scr水平>177 μmol/L的患者比例明顯高于非高鈣血癥組(P<0.01),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Scr水平>177 μmol/L是初診MM患者并發(fā)高鈣血癥的獨立危險因素(P<0.01),表明MM患者腎功能損害與其發(fā)生高鈣血癥密切相關。李富浩等[14]研究顯示,MM患者腎功能受累可引發(fā)繼發(fā)性代謝異常,高鈣血癥與腎功能損害有關。人體血清中鈣的存在形式為離子鈣和結合鈣,通常生化檢查為結合鈣[15]。鈣離子可與GLO分子上的Fab位點結合,MM患者大量分泌GLO,將使蛋白結合鈣增多[16]。本研究結果顯示,高鈣血癥組GLO水平>35 g/L的患者比例明顯高于非高鈣血癥組(P<0.01),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GLO水平>35 g/L是初診MM患者并發(fā)高鈣血癥的獨立危險因素(P<0.01),與上述研究結果一致。β2-MG主要由B細胞系、單核細胞系統(tǒng)表達,MM患者的β2-MG水平顯著升高,可反映體內腫瘤負荷,并與患者腎功能損害、骨骼損害密切相關[17]。本研究中,高鈣血癥組β2-MG水平>3.5 mg/L的患者比例明顯高于非高鈣血癥組(P<0.01),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β2-MG水平>3.5 mg/L是初診MM患者并發(fā)高鈣血癥的獨立危險因素(P<0.01),與Terpos等[18]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初診MM患者并發(fā)高鈣血癥與其MBD分級及Scr、GLO、β2-MG水平較高密切相關,應加強對上述影響因素的重視,為評估患者病情、指導臨床治療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