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祖陣 莊光美
【關鍵詞】以家庭為中心護理;兒童;哮喘
【中圖分類號】R725.6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5-0183-01
哮喘是一種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在兒童時期較為常見,由于該病多呈間歇性反復發(fā)作,因此家庭對于患兒的護理和照顧對于其治療和康復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傳統(tǒng)的兒科哮喘護理模式往往無法良好的覆蓋家庭護理,僅依靠對家長的健康教育工作起到的效果較為有限。為了對兒童哮喘防治中以家庭護理為中心的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進行探究,進行了本次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4年10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兒童哮喘病患者11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A、B兩組,其中A組55例,男24例,女31例,年齡3~8歲,平均(5.56±2.13)歲; B組55例,男29例,女26例,年齡3~9歲,均(5.73±2.64)歲。所有患兒根據(jù)GINA標準均確診為哮喘,且無先天支氣管發(fā)育不良、肺結核、肺炎以及精神疾病,患兒家長均簽訂知情同意書,一般資料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
1.2方法
對A組患兒進行一般護理措施,B組患兒采取以家庭護理為中心的護理管理模式,主要內容包括:(1)健康宣教,對患兒家長的文化水平進行了解,以其容易理解的方式對兒童哮喘病的發(fā)病原因、影響因素以及疾病預后等相關知識進行宣教,并交代患兒在家中生活時的注意事項、禁忌事項等,并將相關內容制成手冊、海報等形式發(fā)放給患兒家長。(2)家庭環(huán)境營造。針對患兒家庭中可能存在的影響病情的因素進行了解并提出解決措施,例如要求吸煙的家長戒煙,保證房屋周圍無嚴重污染物、粉塵等,加強屋內清掃等。(3)飲食、生活指導,對哮喘兒童的飲食注意事項進行宣教,避免攝入魚、蝦及易導致過敏的食物,家長要在兒童緩解期結合其愛好鼓勵其適當運動。(4)家庭護理指導,要求家長加強對患兒體征、癥狀的關注,做好患兒每日咳嗽、咳痰的次數(shù)、頻率等,指導家長吸入劑的正確用法。(5)復查、隨訪,要求家長定期帶患兒到醫(yī)院進行復查,護理人員保持與家長的良好溝通聯(lián)系,了解患兒康復情況并提供治療、護理指導。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兒的護理質量進行評估,包括患兒再次住院的比例、患兒的肺功能改善情況。對患兒的治療依從性進行評價,對患兒家長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采用本院自制的調查問卷進行。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的所有數(shù)據(jù)資料均通過SPSS21.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采用x2檢驗。若P<0.05則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患兒護理質量對比
B組兒童的臨床護理效果相較于A組明顯提高,B組患兒再次入院率及肺功能改善情況好于A組,P<0.05,詳見表1~2。
表1 兩組患兒護理再次住院情況[n(%)]
表2? 兩組患兒肺功能改善情況(-x±s)
2.2患兒治療依從性及家長護理滿意度對比
調查結果顯示,B組兒童的治療依從性好于A組,B組患兒家長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也要明顯高于A組,P<0.05,詳見表3。
表3 治療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對比[n(%)]
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干預是指根據(jù)患者家庭的實際情況盡可能的還原醫(yī)院的護理環(huán)境和要求,使患者可以在家中進行治療、護理、康復等相關工作。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干預能夠利用患者對家庭環(huán)境的熟悉來提高其的舒適度,同時還能夠增強醫(yī)院護理工作與家庭、家屬之間的合作交流,擴大臨床護理工作的覆蓋范圍,進而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增強護理效果,減少護理糾紛的發(fā)生。
在本次研究中,通過對B組哮喘患兒采取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干預措施,其患兒治療依從性大大提高,患兒的再次入院率和肺功能改善情況較好,護理質量明顯高于A組,同時B組家長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也較A組提高(P<0.05)。
綜上所述,通過在兒童哮喘的護理工作中應用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干預模式,能夠有效的提高護理質量和效果,兒童的治療依從性較好,家長滿意度較高,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袁開健. 淺論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在兒童哮喘防治中的應用效果[J].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5(4):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