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帥 陳騰達 趙曉登 蔣佳琦
摘要:隨著我國工業(yè)化發(fā)展,土壤重金屬污染日益嚴重。本文綜述了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原因和目前修復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技術發(fā)展現(xiàn)狀,旨在未來對土壤重金屬修復技術的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重金屬;土壤;污染;修復
由于近年來社會工業(yè)化快速的發(fā)展,農業(yè)生產(chǎn)中農藥化肥等大量使用,以及生活垃圾的排放,土壤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嚴重破壞,其中重金屬污染是影響土壤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一個重要因素[1-2]。土壤重金屬污染還會通過農產(chǎn)品,使重金屬累積到人類體內,嚴重影響人類健康,有關土壤重金屬的修復問題受到人們的重視,土壤重金屬的修復技術相關研究也越來越多。
1 造成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原因
1.1工業(yè)污染
隨著我國工業(yè)化迅速的發(fā)展,產(chǎn)生大量工業(yè)廢水、廢氣,處理不當會對環(huán)境造成嚴重的破壞,工廠廢水、廢氣中含有大量重金屬,重金屬沉降進入到土壤中,導致大量土壤遭到重金屬污染[3]。
1.2農業(yè)污染
我國是一個農業(yè)大國,耕地面積廣泛。農業(yè)生產(chǎn)中,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會造成Cd、Hg、As、Pb、Cr 、Cu和Zn等金屬累積在田地土壤中,造成污染;另外由于一些地方水質較差,水中含有重金屬,田地的灌溉也會使重金屬留在土壤中,造成土壤的重金屬污染[4-5]。
1.3生活污染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chǎn)品也越來越多,這些電子產(chǎn)品電池中含有大量有毒物質及多種重金屬,若處理不當,會對環(huán)境造成嚴重影響;隨著城市化發(fā)展汽車也越來越多,汽車尾氣也含有大量重金屬,這些重金屬通過在空氣中沉降,最終會進入土壤,對土壤造成嚴重污染[6]。
2目前重金屬污染修復治理方式
重金屬在土壤中不可被降解,治理難度較大,而且土壤中重金屬可被農作物吸收,最終通過飲食進入到人類體內,對人類生命健康造成嚴重破壞,引起多種疾病。隨著人類對土壤中重金屬污染危害的認識加深,對土壤重金屬修復治理的研究也越來越多,目前治理土壤重金屬主要是化學法法、物理法、生物法理等治理方法。
2.1化學修復治理
化學法治理修復土壤重金屬污染技術是治理土壤重金屬污染的重要方法之一,主要是通過檢測土壤重金屬污染種類,選擇不同化學試劑,化合物可與不用重金屬形成穩(wěn)定的絡合物,使重金屬形成沉淀或形成不易被植物吸收的狀態(tài),達到治理的目的[7]。其優(yōu)點是,操作簡單,適用于大范圍土壤污染的修復;缺點是,需用大量化學試劑,易對土壤造成鹽堿傷害,造成二次污染。
2.2物理修復治理
物理修復治理法主要是通過物理方法治理土壤重金屬污染,主要方法有深耕翻土法、客土換土法、熱化法、電修復、生物炭法等。深耕翻土法適用于污染較輕、只有上層土壤污染的土地;客土換土法適用于污染較重的土地上,從其他無污染地區(qū)運來干凈的土壤替換污染土壤,這種方法治理較為徹底,但只適宜用于較小面積的污染土壤;熱化法是指通過對土壤加熱,使土壤中重金屬汽化,并對氣態(tài)重金屬污染物進行收集,來達到治理重金屬污染的目的,此方法一般用去治理土壤Hg污染;電修復法是利用電解池原理,使重金屬發(fā)生定向移動,聚集在電極附近,集中處理,此方法可用于大面積污染的土壤[8];生物炭修復法是由于生物炭具有較大的表面積,而且在表面有很多的孔洞,表面有大量負電荷、電荷密度高,對土壤中重金屬有很強的吸附性,利用生物炭來吸附土壤重金屬,達到對土壤中重金屬的修復作用[9]。物理法修復治理優(yōu)點是適宜各種土地的治理,且不會造成二次污染;缺點是修復成本較高,有些方法操作較為復雜。
2.3生物修復治理
生物修復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植物對重金屬污染土壤進行治理。微生物修復是細菌、真菌、放線菌等可對重金屬進行吸收、富集、氧化還原、等降低重金屬毒性,達到治理修復重金屬污染的問題[10];植物修復是指在重金屬污染的土壤中種植植物,通過植物對重金屬進行富集,然后收割提取,來逐步改善土壤環(huán)境,植物還可通過生命活動降低重金屬的有效性,來降低重金屬毒性[11-12]。生物治理修復優(yōu)點是成本低,對土壤不會有二次污染,還可以防止水土流失;缺點是見效慢,需長時間治理。
3展望
隨著國家治理力度的加大、人們素質的提高和重金屬修復治理技術的成熟,目前我國土壤重金屬污染已得到很大改善。植物修復治理沒有對土壤二次污染的風險,且成本較低,但污染嚴重地區(qū),因重金屬含量過高,可造成植物不能成活,且治理效率較低;可利用生物技術,改良植物,提高植物對重金屬的耐受性、和對重金屬的富集能力,使其能夠在污染嚴重地區(qū)成功種植,提高植物對土壤重金屬的治理修復效率。
參考文獻:
[1]葛華.土壤重金屬污染及其修復技術研究進展[J].綠色環(huán)保建材,2020(06):34-35.
[2]陳瑜.工業(yè)區(qū)土壤重金屬污染評估及治理對策[J].科技風,2020(18):181.
[3]蘇暢.關于土壤重金屬污染危害分析及修復方法探討[J].環(huán)境與發(fā)展,2020,32(03):98-99.
[4]馬莉,張紅梅.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技術分析[J].低碳世界,2020,10(05):13-14.
[5]許可人.土壤重金屬污染對農產(chǎn)品質量安全的影響[J].農家參謀,2020(16):70.
[6]梁燚.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J].南方農機,2017,48(06):58.
[7]唐文玲,盛宇,田丹,羅飛,強小燕,李干蓉,張友.喀斯特地區(qū)土壤重金屬污染及修復[J].中國金屬通報,2020(04):240-241.
[8]廖承憲.土壤重金屬污染場地風險評估與修復措施淺析[J].節(jié)能與環(huán)保,2020(06):30-31.
[9]熊竹楠.淺談生物炭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機理與注意事項[J].山西農經(jīng),2020(10):74-75.
[10]李司宇,劉雪,王文婧,盧松霖,郝雪萌,張杰.微生物在重金屬離子污染修復及治理中的應用研究[J].環(huán)境與可持續(xù)發(fā)展,2020,45(02):158-160.
[11]王一寧,王艷,王浙鋒.重金屬污染土壤植物修復技術發(fā)展現(xiàn)狀分析[J].節(jié)能與環(huán)保,2020(05):26-27.
[12]楊家寶,沈瑞杉.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生物修復技術簡析[J].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2020(19):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