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麗歡
摘? 要:猶太家庭教育的開放性為家庭教育乃至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外來文化的積淀,使猶太人在生活乃至商業(yè)活動中能夠脫穎而出,這為猶太人家庭教育確定了教育內(nèi)容。猶太家庭教育的宗教性為猶太人堅守家庭教育提供了一顆虔誠的心,使猶太人以敬神的心態(tài)進行教育活動,既能滿足精神世界的需要,又培養(yǎng)了為社會做貢獻的源源不斷的人才,是猶太人堅持家庭教育的精神支柱。猶太人家庭教育的務實性,使得猶太家庭教育的知識教育與技能教育結合在一起,使猶太人學以致用。從中,我們應該并且堅持正規(guī)教育與自教、自學并行,更加重視早教教育和家庭教育,從而促進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
關鍵詞:猶太人;家庭教育;開放性;宗教性;務實性
世界上有這樣一個民族,被稱為希伯來人,他們是從深重的災難中崛起的民族,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被曾經(jīng)被別人打散之后又在2000年后重新走到一起的民族,他們有著和中華民族一樣的五千多年的歷史,他們曾經(jīng)和中華民族一樣都遭受了種族屠殺的悲慘經(jīng)歷,然而他們卻在今天又凝聚在一起了,并且在世界的尖端領域引領潮流,甚至影響著世界的經(jīng)濟和政治的發(fā)展,他們就是猶太人。那么為什么猶太人在經(jīng)歷如此多的災難甚至屠殺之后,依然屹立在世界的民族之林而無人能敵呢?我想正是猶太人的家庭教育為他們的國家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使國家興旺發(fā)達。所以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中國國強民富的中國夢,為了向中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提供更加出色而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我想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和實踐一下猶太人家教的成功之處。
一、猶太人教育的歷程和成就
從亞伯拉罕時代到摩西出埃及時期,是猶太教育發(fā)展的雛形時期,因為家庭是最基本的社會經(jīng)濟組織,所以當時猶太教育主要是以家庭為主,家庭是最基本的教育組織。孩子的老師就是父母,孩子學習的內(nèi)容注重實際,與當時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家庭教育主要是長輩把謀生的技能,教育的內(nèi)容主要為狩獵的技能、獲得食物的技能和本民族的傳統(tǒng)風俗習慣、宗教律法和道德。當時還沒有系統(tǒng)的教育制度,兒童只能通過部落集體生活和參加集體活動進行學習,所以在這個時期,猶太教育幾乎等同于猶太家庭教育。
逃出埃及的苦難經(jīng)歷讓希伯來人更加注重教育,企圖通過教育使猶太人了解希伯來人的傳統(tǒng)文化,以在此基礎上增強猶太人的民族的統(tǒng)一性,于是猶太教育得到很大的改觀。在巴勒斯坦地區(qū)出現(xiàn)了由人們共同捐資合建的學校,統(tǒng)一由學校對猶太人的宗教道德、律法、風俗習慣等進行集體的講授,這改變了以往只在家庭進行宗教教育和世俗教育的口耳相傳的習慣。
公元前1025年掃羅建立希伯來王國,大衛(wèi)繼而統(tǒng)一南北,建都耶路撒冷,他將上帝的約柜搬到耶路撒冷,開始營造圣殿。公元前953年,所羅門為圣殿舉行揭幕典禮。隨著政治中心的改變以及城市化的推進,猶太人迫切地感到必須建立起專門培訓有宗教素養(yǎng)的專職人員和有技藝的工匠,于是由人們合資建立的“先知之子”的學校應運而生。雖然沒有現(xiàn)在的學校正規(guī),但是相比于以前的猶太人教育階段,類似的學校在巴勒斯塔其他地方也有。該學校主要實行寄宿制,采取小組教學和自愿學習的方式,最早的公共教師出現(xiàn),主要是祭司和先知;學校主要的教育內(nèi)容與猶太教密切相關,例如:律法、宗教的祈禱式、反省、冥想和禮拜等儀式。那么當時的猶太人家庭教育依然還是起到比較重要的作用,例如:猶太家庭教育中還是比較重視孩子的職業(yè)教育,父親必須教導孩子謀生的技能,讓孩子能夠獨立生存下去。而之所以重視職業(yè)教育是因為“如一個人生活不能自立,必依賴他人,別人要贍養(yǎng)他,自己就無暇學習了”。除此之外,音樂也是當時猶太教育的內(nèi)容之一,這為日常生活增添了樂趣,同時也為了宗教儀式上的歌唱和奏樂。由此可見,當時的家庭教育與猶太教育是密切相連的,內(nèi)容上存在相同,兩者之間沒有明確的分工和界限。
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尼布甲尼撒二世占領耶路撒冷,將圣地夷為平地,猶太王國滅亡。這是猶太民族史上一次重大的損失,因為成千上萬的猶太人,包括祭司貴族、工匠,乃至王室成員都被擄回巴比倫,成為“巴比倫之囚”。由于早先作為猶太宗教圣地和教育中心的圣殿已不復存在,為人膜拜的神龕亦蕩然無存,猶太人面臨著被異族同化的危險,在這時,“正是在這種非常時期,猶太人開始記取先知的教導”,憑借精神力量以求絕處逢生,教育的重要性也就日益突出了。在這種情況下,猶太教會堂出現(xiàn)了。剛開始,猶太教會堂是猶太人聚會和做禮拜,以及聽取祭司宣讀耶和華訓誡的地方。到公元前3世紀,應民眾的需要,又在會堂內(nèi)設立了小學,兒童在小學內(nèi)主要學習法律。會堂內(nèi)還附設圖書館。后來,整個會堂變成了人們學習猶太律法和歷史知識的場所。這一時期的教師主要來自耶路撒冷,他們的職責主要是給予群眾希望,平時主要是到處旅行,講授手抄板的律法和知識;還涌現(xiàn)了以培養(yǎng)自己的接班人為目的,傳授法律、歷史、文學的知識的教師;還有主張和平和正義的先知,他們主要是云游四方,在宗教日里向民眾講演傳道。
公元前516年,波斯王居魯士占領巴勒斯坦,允許巴比倫的猶太人返回故鄉(xiāng),重建圣殿。公元前5世紀,《托拉》成為了早期猶太教育的核心內(nèi)容,為了更好地研究希伯來語寫成的《托拉》,語文的學習也成為了早期猶太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這是為了培養(yǎng)具有很高文化造詣的教師。此時的猶太教與猶太人的日常生活融為一體,神圣的經(jīng)典成為了猶太人家庭教育的內(nèi)容,使得猶太家庭教育具有宗教性的特征,猶太教的經(jīng)典為猶太人的家庭生活提供了倫理依據(jù)。
公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東征促進了希臘的思想和文化向東方傳播,巴勒斯坦的猶太教育也受到了希臘文明的沖擊。當時亞歷山大城的猶太社團幾乎全盤接受了希臘思想和文化,這時候便出現(xiàn)了希臘語譯本的《圣經(jīng)》,除此之外還有堅決抵制希臘文化的運動,這派人被稱為哈斯定,他們主張恪守猶太教教義,主張希臘文化是屬于從屬地位。
公元前1世紀,在會堂外重新出現(xiàn)了一些小學校,主要向兒童教授讀書寫字的基本技能。約在公元前75年,耶路撒冷元老院大法官西蒙?本?蔡奇制定了一項教育計劃,對人民實施更廣泛的初級教育。他的法令規(guī)定猶太社區(qū)必須資助公共教育,兒童必須入學。公元64年,大祭司賈希瓦?本?卡納拉重申西蒙的法令,并規(guī)定每個市鎮(zhèn)都必須設立一個學校,供六歲以上的兒童上學,標志著正規(guī)學校教育的開始,6歲至10歲的兒童在老師的監(jiān)護下學習希伯來法律,主要教材是《托拉》。最通用的學習方法是背誦,然后由老師講解,也有采取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
公元70年,猶太大起義被羅馬鎮(zhèn)壓,猶太人再度流散各地,但仍有不少人留在巴勒斯坦。這時候拉比取代了原來的祭司集團,在耶路撒冷淪陷之前,約哈拿已獲準籌建學院,淪陷后,伽納開始以法利賽口述傳統(tǒng)的基礎重整猶太教育。他的繼承人拉邦?加馬列爾主持學院,培養(yǎng)教師,宗教規(guī)則都被成法典,最終編成《密西拿》,奠定了為后世所遵循的猶太教育模式。
災難帶給猶太人們以損失和悲痛,但是猶太人回饋給人類的卻是巨大的財富,這就是回顧歷史有無數(shù)個對人類做出過重要貢獻的猶太人們,IT行業(yè)有和比爾?蓋茨一起開創(chuàng)世界上最大的軟件公司微軟的史蒂夫?鮑爾默、創(chuàng)立戴爾電腦的邁克爾?戴爾、甲骨文的創(chuàng)立者拉里?埃里森、高通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歐文?馬克?雅各布以及世界最大搜索引擎谷歌的創(chuàng)始人謝爾蓋?布林全都是猶太人,諸如此類的還有文藝界、政治界、經(jīng)濟領域的猶太人,他們幾乎踏足世界上的每一個領域。而猶太人實現(xiàn)人才的質量遠勝于其數(shù)量的手段就是教育,其中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猶太民族以占全球人口不足 0.3%的比例,占據(jù)了1901年——2008年諾貝爾獎獲得者 21.7%的比例。(1901年——2008年)共有750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其中163位獲得者是猶太人或具有猶太統(tǒng)【1】。為了探究猶太人能在世界的頂尖領域為人類做貢獻的原因,我嘗試地去了解猶太人的家庭教育,發(fā)現(xiàn)猶太人家庭教育具有以下成功之處,而這些成功之處正是我們中國家庭教育需要學習的地方。
二、猶太人家庭教育的成功之處
(一)猶太家庭教育具有開放性。
1、猶太家庭教育的開放性體現(xiàn)實行“雙語教育模式”。
猶太人在世界各地流散的過程中,為了適應居住地的生活環(huán)境,學習外來的文化,加強與當?shù)卣臏贤ㄅc交流,他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學習當?shù)氐恼Z言,這培養(yǎng)了猶太人學習外語的好習慣,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猶太人必須學會德語,才能夠更迅速地知道敵情,從而做好措施保護自己或者逃亡。同時,“精通外語是經(jīng)商的利器”,猶太人很早之前就熟悉了這一點,猶太父母在孩子的幼兒時期就開始培養(yǎng)孩子的外語學習習慣,這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父母們也是具有多種語種表達能力,所以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在雙語環(huán)境下成長,請多多學習外語吧。猶太人由于經(jīng)商、宗教迫害、種族屠殺,經(jīng)常在世界各地遷徙,為了更好地生存下來,學習了該地的語言和文字,使猶太人養(yǎng)成了學習外語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中國人不同于猶太人居無定所,哪怕是經(jīng)商,中國人大多數(shù)都是在中國領域內(nèi),就是國內(nèi)地域性的商人或者商邦,于是國人沒有學習第二語言的傳統(tǒng),時至今日,學習一門外語對于大多數(shù)的中國人來說都是不太容易的事情,一方面是因為很少出國,第二方面是只講中文的語言環(huán)境,所以在以倫理道德為主題的中國傳統(tǒng)家庭教育在外語教育上一直都比不上猶太人。
“猶太人一直把外語教育作為開放教育的一個很重要的突破口,要求他們的下一代學習外語,并至少懂得兩門以上的外語。這使得他們在與外國人打交道時,不僅能用本國語言文化思維方式思考問題,而且能用外國的語言文化思維方式思考同樣的問題。這就是猶太人的判斷非常迅速和準確的根本原因”【2】。猶太名人重視外語學習的例子俯拾皆是,最著名有:愛因斯坦是一個生于長于德國的猶太人,他除了精通猶太民族的希伯萊語和德語外,還擅長英語,正是因為這樣,他才能夠學習各國文化,博采眾長,到使用不同語言的國家開展科學的研討會,討論科學問題,從而成為20世紀最杰出的科學家。
然而,要想實行雙語家庭教育模式,父母必須是懂得多種語言的人,只有這樣,父母才能為孩子打造雙語交流的家庭環(huán)境和氛圍。第一、在孩子牙牙學語、嗷嗷待哺的時期,父母是教導孩子語言的第一位老師;如果“老師”都不會講英文,怎么能要求孩子是講英語的能手呢?第二、當父母懂得多國語言的時候,在父母與孩子交流的過程中,孩子會以父母為榜樣而進行模仿和學習。
2、猶太家庭教育的開放性還體現(xiàn)在強調母親的家庭地位。
“母親是家庭教育的靈魂”。猶太人深諳一個道理,就是母親是孩子最初的老師,從十月懷胎到孩子的呱呱墜地,母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所以在猶太家庭中,“母親才是家庭教育的靈魂”?!端镜隆防锩嬲f到:“有一對夫婦離婚了。丈夫后來娶了一位品行很差的女人,他也變得齷蹉起來,善良的妻子同一位品行不好的男人結婚了,但不久之后,該男子卻變成了善良的人。”由此可知,猶太教經(jīng)典道出了好的母親的深遠意義所在。
母親在猶太家庭教育中的地位還體現(xiàn)在母系血緣關系決定孩子是否為猶太人;1960年以色列對能夠獲得以色列國籍的猶太人下了這樣的定義:“母親為猶太人或已經(jīng)皈依猶太教而不信仰其他宗教的人”都是猶太人。猶太人根據(jù)母親的血緣來確定孩子是否是猶太人,只要孩子的母親是猶太人,無論孩子的父親是誰,哪怕是一個強奸犯,那么孩子也是猶太人。這一點是與其他民族所不同的地方,更體現(xiàn)了猶太民族思想觀念的開放性?!蔼q太人只有在他們的母親是猶太人的情況下,他們才是真正的猶太人”。
曾有一位學者說過:“要消除文盲,首先要消除的就是女性文盲,因為兒童早期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由女性來陪伴的”,而猶太人很早就認識到這一點,并且付諸實踐。中世紀,“在猶太家庭中,女子不僅要學會操持家務的基本技能,而且自幼就要接受較為正規(guī)的文化教育,學習經(jīng)文、法律以及其他一些有用的知識,這對猶太女子于成家立業(yè)之后在家庭中的地位應當說是有著至為重要的影響”【3】。再由于在中世紀,歐洲的猶太人基本均屬于城市化的商業(yè)金融之列,他們與土地財富已經(jīng)脫離關系,在這樣的家庭中,男性猶太人長年在外經(jīng)商,女性便不得不負責起兒童的家庭教育了,于是在當時的父權制的社會當中,猶太人女性地位相比當時其他女性的地位是比較高的。具體體現(xiàn)在:“猶太人必須比尊重自己還要尊重妻子,如果有人毆打妻子,他應該受到比毆打別人更加嚴厲的懲罰;因為男人受了命令要尊重妻子,如果仍然毆打妻子,他應該被逐出教會,受鞭笞,受最嚴厲的懲罰,甚至是割斷胳膊。如果妻子愿意離婚,他必須答應并歸還婚書”【4】。
為什么那么強調母親在猶太家庭中的地位呢?在社會上,猶太民族給予了女性比較高的家庭地位,一方面是因為猶太人重視早教,并且認為孕婦的心理狀態(tài)和情緒變化都會影響胎兒的發(fā)育,壞的心理和情緒對胎兒的影響遠遠大于對母體的影響,只有讓母體在安穩(wěn)的環(huán)境中生活,養(yǎng)成樂觀積極安穩(wěn)的情緒才能保證腹中胎兒的身心健康。
另一方面,猶太人明白,只有讓女性沐浴在充滿尊重和愛的家庭中,女性才可以更安心地作為一個母親教導自己的孩子成才;這能為孩子的教育打造和諧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當孩子看到父母們?nèi)谇⑸?,平和解決家庭矛盾的時候,他們也會以此為榜樣,跟著學習這樣處事方式,形成良好的品格。
(二)猶太家庭教育具有宗教性。
1、猶太家庭教育的宗教性體現(xiàn)在家庭教育的教材。
猶太民族是一個重視宗教傳統(tǒng)經(jīng)典教育的民族,猶太民族是信仰猶太教的民族,那么猶太教的經(jīng)典就成為了猶太人家庭教育的傳統(tǒng)教材,一方面是為了信仰,另一方面是為了防止猶太人自己在流散世界各地的過程中被異族所同化,而最重要的是這些猶太教經(jīng)典都是拉比們的心血,都是猶太人智慧濃縮的精華,學習這些經(jīng)典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他們家庭教育宗教經(jīng)典主要有三部:第一部是《圣經(jīng)?舊約全書》,即《塔納赫》,其前五卷被稱為《托拉》(Torah),又稱為《律法書》或《摩西五經(jīng)》,是圣經(jīng)》中最重要的著作。第二是《塔木德》(Talmud),它對《塔拉》中的“613條戒律”逐一進行了詳細的解釋,不僅是猶太的托拉們研習的重要經(jīng)典,還是指引猶太人生活的“百科全書”,其內(nèi)容除了宗教訓誡和道德說教外,還包括大量的神話故事、歷史傳說、民間習俗以及天文地理、醫(yī)學和植物學知識,所以這是最主要的學習經(jīng)典。第三部是《米德拉什》(Midlash)【5】。猶太人要想讀懂這些經(jīng)典之作,他們就必須學習希伯來語,這為猶太人家庭教育提供了較為全面的“教材”。
猶太人將教育與學習上升到了宗教信仰的高度,這在世界其它各民族中是絕無僅有的。猶太教主張人們要行善,而“學習則是最高的善行”,猶太家庭教育強調學習就是敬神,要像敬神那樣子學習;并且教育子女也是敬神的一部分,這使得猶太家庭教育具有神性,但正是因為猶太家庭這種具有神性的家庭教育使得父母們矢志不渝地教導自己的孩子,教導自己的孩子要有一顆虔誠的心,使得猶太民族無論面臨多大的災難也不會忘記教育。正如《圣經(jīng)》所呼喚的那樣:“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也要系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jīng)文”。
(三)猶太家庭教育具有務實性。
1、猶太家庭教育重視對孩子職業(yè)教育的教導。
猶太人重視對知識的追求,但是更加強調人們必須在生活中應用知識,這樣才能被稱為是有智慧的人,否則,只能被稱為“馱著書本的驢子”;在猶太教中,父母被賦予了職責要教導,以宗教經(jīng)典的形式對父母們進行鞭策和指引孩子如何在社會謀生的技能。有一位拉比坦言:“不教兒子手藝就等于教他去做賊,有手藝的人就像有圍墻的葡萄園:牲畜、野獸進不來,行人也吃不到、看不見;沒有手藝的人就像圍墻破了的葡萄園:牲畜野獸能鉆進來,行人也能吃得到,也看得著”【6】。
猶太智慧書———《阿伯特》在談及學習時,極為強調學與行的結合。它指出:“有四種上學的人:學而不行,到手的是對學的報酬;行而不學,到手的是對行的報酬;亦學亦行,是虔誠者;既不學又不行,是惡棍?!蹦敲矗瑢W習的到底是為了什么呢?《阿伯特》中提出了“學以致教、學以致用”的至理名言。
2、知識教育與技能教育相結合。
猶太人認為,接受教育是每一個人的責任和義務,但學習知識、鉆研律法不能代替勞動的技能?!端镜隆飞险f:“凡不教子女學習職業(yè)的人,便是教育子女從事盜竊。”只有既學到了智慧又能謀生,“才是一個人所當選擇的正道,那就是一條能給選擇者以榮耀和他人之贊譽的道路”?!栋⒉亍飞线€引用了拉比迦瑪列的話,精辟地闡述了學習“托拉”與勞作之間的密切關系:“最好的是學習‘托拉能與一項腳踏實地的勞作一起進行。同時致力于這兩項將使人擯除惡念。而任何不伴以勞作的‘托拉學業(yè)都終將被荒廢并引發(fā)犯罪。一切為公眾服務者,都應以上天的名義而工作———因為是你們祖先的業(yè)績在佑助你們,永恒的是他們的公義。至于你們,我將賜你們以豐厚的報償,就仿佛是你們自己完成了這些工作一樣。”在這一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之下,從古代開始,希伯來人就極為強調掌握一門技藝,要求“兒童無論貧富貴賤等級高低,到成年時都必須掌握一門手藝。部落所有的頭領也都有技術,甚至可以和街上的匠人媲美”【7】。
由此可見,猶太民族是一個熱愛學習、學以致用的民族。這種重視技藝的美德使兒童從小就接受職業(yè)訓練,培養(yǎng)一種生活的能力與意志,成人之后就易于依靠自己的力量獨立謀生。16世紀一位波希米亞的官吏用德文寫下的日記里就對當時土耳其境內(nèi)的猶太手藝人頗為感嘆:“… …在土耳其的任何一個城市可以發(fā)現(xiàn)無數(shù)的猶太人。他們來自各國,講著不同的語言?!?…猶太人中有各種手藝人,… …在(君士坦丁堡)猶太人中有金匠、石匠、畫家、裁縫、屠夫、藥劑師、醫(yī)師、外科醫(yī)生、紡織工、創(chuàng)傷科大夫、理發(fā)師、制鏡匠、絲綢工、淘金工、礦砂提煉工、貨幣檢查官、銅版雕刻匠… …”【8】正是這些從事百工百業(yè)的手藝人成為16世紀中葉“土耳其經(jīng)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猶太人家庭教育的成功之處對我們的啟示。
(一)正規(guī)教育與自教、自學相結合
從上述猶太教育發(fā)展的歷程中不難發(fā)現(xiàn),猶太教育是與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和共同進行的,在母親懷孕的時候,父母就開始教育腹中的孩兒了。例如:母親會通過打扮得漂漂亮亮讓自己有一個好的、平和的心態(tài),從而也使肚子里的寶寶能有擁有愉快的心情,這是母親的自我教育也是對孩子的教育,目的都是為了孩子能有良好的性格,從而為進一步的教育做好準備。猶太人雖然認為學校的正規(guī)教育固然是獲取知識的最基本途徑,但是更加認識到學校教育并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須要通過其他途徑來學習許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例如:自教、自學。猶太人熱衷教育和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這既是為了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也是為了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所以在猶太家庭中每個人無論年幼都應養(yǎng)成和培養(yǎng)自教、自學的習慣和能力,從而具有獨立獲取知識的技能,并以此來指導自己的工作與生活。例如:猶太父母在一天當中無論有多忙,都會抽時間和孩子一起學習或者自己看書,另外,猶太人在每周的安息日也要進行關于猶太教經(jīng)典的學習,每周都是這樣,幾乎從不間斷。其中被公認為為最有效的自教和自學的方法就是讀書,還有的猶太人在生活中積累了其他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例如:定向選讀、廣采博收、“借用別人的頭腦讀書”等等。據(jù)諾貝爾獎獲得者、美籍猶太人赫伯特?布朗曾回憶:“‘我的祖父常問我,為什么今天與其他日子不同呢?他總是教育孩子自己提出問題,自己找理由,然后讓自己知道為什么。在我的童年時代,父母都鼓勵我提出疑問,從不依靠信仰而接受任何一件事物,一切都求之于理。我認為,這一點是猶太教育略勝一籌的地方?!豹q太人認為提問是很好的讀書方法,通過提問可以使自己的腦袋進行思考,還可以“借用別人的大腦”富有效率地學習到自己所不知道而有感興趣的知識,這真的是個兩全其美的方法。
(二)我們應該加大對家庭教育和早期教育的重視力度,尤其是對早教的重視力度,讓每個人都明白愛爾維修說的“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
眾所周知,猶太人的早教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卻是猶太人家庭教育的關鍵和基礎。早教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兒童的能力是具有遞減法則的,“比如說,生來具備100度可能能力的兒童,如果從一生下來就對他進行理想的教育,那么就可能成為一個具備10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從五歲開始教育,即便是教育得非常出色,那也只能成為具備8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從10歲開始教育的話,教育得再好,也只能達到具備60度能力的成人”[9]一言以蔽之,兒童的早教教育開始得越晚,兒童能力的實現(xiàn)就越少,這是兒童可能能力遞減法則。對于每一個動物,乃至每一個人,他們(它們)的可能能力,都各有自己的發(fā)達期,而且發(fā)達期是不固定的,如果在發(fā)達期期間,兒童的可能能力能夠得到訓練,那么兒童的可能能力才會發(fā)展到最好的狀況,而不至于被浪費。
猶太人家庭教育的宗教性培養(yǎng)了猶太人父母虔誠的信仰,堅定的信念,提高了猶太人父母對家庭教育乃至其他教育的重要性的認識,這既猶太人家庭教育提供了精神支柱,也為猶太人對教育的科學認識奠定了理論基礎;猶太人家庭教育的開放性,對于外語的熱情,使得猶太人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殿堂中游刃有余,漁魚得水;確立了母親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為孩子的終身教育找到了一位貼身的啟蒙者和輔導員,這是猶太民族先進于世界上每一個民族的催化劑,加速猶太人家庭教育的成功。猶太人家庭教育的務實性,有利于猶太人把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都應用于實踐中,通過實踐來檢驗所學的知識是否是真理,從而再刷新猶太文化庫存里的真理,另一方面,通過實踐來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從而滿足實際生活的需要,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參考文獻
[1]? 數(shù)據(jù)和獲獎者名單來源網(wǎng)站[DB/OL]http://www.jewishvirtuallibrary.org/jsource/Judaism/nobels.html,2011-3-27.
[2]? 高在鶴.《跟猶太父母學最偉大的塔木德教育》[M].長春:吉林攝影出版社,2012:60.
[3]? 陳文海.《中世紀歐洲猶太人家庭模式探析》[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5):62-63.
[4]? 徐光亞.《塔木德大智慧全集》[M].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6:55
[5]? 華森.《猶太家教圣經(jīng)》[M].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2004:6-7
[6]? Manson.The Teaching Of Jesus[M].Cambridge,1931:188.
[7]? 戴本博.《外國教育史》(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7.
[8]? 阿巴?埃班著,閻瑞松譯.《猶太史》[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194~195、191.
[9]? 木村久一.《早期教育和天才》[M].河北大學日本研究所翻譯: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