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藝希
摘要:湘西民間傳統(tǒng)手工藝品作為湘西各民族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jié)晶承載著湘西地區(qū)及其多個民族特有的歷史與文化。而其在外銷推廣中的翻譯問題,長久以來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本文在問卷調(diào)查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湘西手工藝品英譯中存在的問題,進而針對不同問題提出解決策略,希望對湘西傳統(tǒng)手工藝品的英譯水平提高有所幫助。
關鍵詞:湘西手工藝品;外銷翻譯;歸化異化
湘西民間傳統(tǒng)手工藝品不僅是湘西各民族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jié)晶,也是湘西文化對外傳播的媒介,更是湘西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的依托。本文在對湘西傳統(tǒng)手工藝品的英譯情況展開調(diào)查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英譯中存在的問題,進而針對不同問題找到相應的解決策略。
一、傳統(tǒng)手工藝品翻譯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語言層面的翻譯失誤
例.The flamboyant Miao on festive occasions will add an elaborate embroidered and cutwork collar adorned with silver to this outfit and in the old days a skirt.
筆者在以調(diào)查“湘西傳統(tǒng)手工藝品的英譯理解度”為目標制作相關調(diào)查問卷,并對30名外國游客和友人進行抽樣調(diào)查后,發(fā)現(xiàn)不同人群對翻譯的理解程度為:部分理解>基本理解>完全不理解>大部分理解。以上問題的出現(xiàn)是由于譯者沒能遵循英文的習慣表達和語法規(guī)則。而從目的論來看,這種失誤是源于譯者沒有恪守目的論的連貫性法則。
(二)文化層面的翻譯失誤
湘西手工藝品英譯的另一個主要問題則是文化問題,這個文化包含了歷史文化因素、民族文化因素、宗教文化因素等。
例.牛角是苗族人最重要的銀飾之一,這個造型源于蚩尤
The ox hor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ilver ornaments of Miao people.This model originated from Chi you.
這里的牛角指的是苗族女性頭飾上的銀角造型,在翻譯時并沒有體現(xiàn)出來。而蚩尤作為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的人物,長期以來被苗族奉為祖先。此處建議牛角翻譯為“The long-horn headdress”,而蚩尤則可添加一個同位語從句“the ancestor of Miao people”補充說明一下是苗族的祖先。
(三)語用層面的翻譯失誤
例.There are many insects and snakes in Miao territory.In order to prevent themselves from biting by the snakes,Miao people often embroider the image of dragon on their clothes.(苗疆多蛇蟲,為防止蛇蟲的叮咬,苗族人民常常把龍繡在衣服上)
此處把“龍”譯為“dragon”違背了目的論的忠實性原則。在中國文化中,龍是尊貴的代表,其形象擁有正面意義的形象。而在西方文化中,龍是邪惡的象征,直接譯為龍會讓外國游客以及友人產(chǎn)生誤解。此處應譯為“Chinese dragon”和西方龍的含義區(qū)別開來,或者譯為“auspicious dragon”更具體的表示龍在苗族人民心中的象征意義。
二、湘西傳統(tǒng)手工藝品翻譯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以原文為中心,讓譯文盡可能保持原文風格的異化策略。
(1)對于源語中具有的專有名詞,如少數(shù)民族的族稱、手工藝品名稱和部分地名,建議采用“音譯”。像土家織錦(土家語為西蘭卡普)就可直接音譯為“Xilan Kapu”,即使是外國客人也能通過后面的文本理解這是一種手工織物名稱,實際上更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傳播。
(2)在直譯的情況下不能展現(xiàn)手工藝品具有的文化特色時建議采用“增譯”。比如苗族女性頭飾上的銀角造型的解釋“牛角是苗族人最重要的銀飾之一,這個造型源于蚩尤”,可在直譯“The ox hor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ilver ornaments of Miao people.This model originated from Chi you”上對蚩尤進行補充說明“the ancestor of the Miao people”
(二)以讀者為中心,讓譯語盡可能接近譯語語言文化習慣的歸化策略。
(1)當某些具有文化特色的內(nèi)容無法用異化翻譯完全表述其內(nèi)涵,而英語中又有大體相似的表達時便可采用歸化策略,如“鴛鴦”英文名為“mandarin duck”。在中國文化中鴛鴦常被比喻為恩愛的夫妻,而在西方文化中鴛鴦則是一種普通的動物,所以我們可將鴛鴦譯為“l(fā)ovebird”從而與中國“鴛鴦”的文化意義相符合。而當外國友人不甚了解中國文化時,采用歸化策略能讓他們更輕松簡單地了解中國文化。
(2)當原文翻譯成英文過于累贅或違背譯文習慣表達時應用“刪譯”,如苗繡使用的針法注重疏密有秩,疏而不散,密而不亂。此處的三個四字詞語表達的是統(tǒng)一含義,在翻譯為英文時直接譯為“With harmonious stitch”即可。
三、結(jié)語
除了本文中所提到的蠟染、土家織錦、苗繡、苗族銀飾,湘西還有諸如藤編、草編、彩扎和竹編等特色鮮明的傳統(tǒng)手工藝品,這些手工藝品有些蘊含著動人的傳說,有些承載著民族的精神與情懷,對湘西傳統(tǒng)手工藝品英譯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能促使湘西的歷史文化在國內(nèi)外得到更好的傳承與保護,使湘西傳統(tǒng)手工藝品英譯水平的準確性得到提高,為國外游客了解、購買當?shù)厥止に嚻诽峁┍憷?。希望本文能為湘西傳統(tǒng)手工產(chǎn)品的英譯水平的提升,湘西文化的對外傳播、湘西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貢獻一份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馮家佳.生態(tài)翻譯學視角下廣西特色手工藝品英譯探究[J].百色學院學報,2018,6.
[2]劉蓓.揚州傳統(tǒng)工藝品外宣資料中文化因素翻譯策略之探討[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3.
基金項目:
本文系2019年湖南省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項目“湘西傳統(tǒng)手工藝品外銷推廣中英譯問題的調(diào)查與研究”(S20191053102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