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君
【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在子宮頸癌患者中采取全程關護護理模式對患者心理健康以及術后腸功能恢復的影響。方法:從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宮頸癌患者中抽選66例,根據(jù)數(shù)字分配法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33例,接受全程光護護理;對照組33例接受常規(guī)護理,對比兩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護理前,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實驗組焦慮、抑郁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實驗組首次肛門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均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在子宮頸癌患者中采取全程關護護理模式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促進患者術后腸功能恢復,減少患者的痛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全程關護護理模式;子宮頸癌;心理健康;術后腸功能
子宮頸癌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婦科惡性腫瘤,臨床上發(fā)病率相對較高。在該疾病治療過程中,手術屬于主要的治療方式,為了更好的保證手術治療效果,臨床上將全程關護護理模式應用于圍手術期間,從而更好的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本文主要探究分析在子宮頸癌患者中采取全程關護護理模式對患者心理健康以及術后腸功能恢復的影響,具體操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從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宮頸癌患者中抽選66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33例,患者最大年齡71歲,最小年齡36歲,平均年齡(51.26±1.43)歲。對照組33例,患者最大年齡70歲,最小年齡35歲,平均年齡(51.11±1.37)歲。兩組患者臨床字,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后,結果顯示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數(shù)據(jù)可比性高。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包括每天定期清掃病房,并且做好常規(guī)消毒,保證通風,調(diào)節(jié)好病房環(huán)境的溫濕度,做好心理輔導和健康教育等。實驗組采取全程關護護理模式,具體操作如下:1)成立全程關護護理小組。一般來說,小組成員包括主任護師、副主任護師、患主管護師、責任護士等,對小組成員進行專業(yè)化培訓,要求小組成員充分認識和了解全程關護護理相關理念和知識點。2)入院時護理?;颊呷朐汉?,護理人員需要積極主動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具體情況,并且輔助患者完成相關檢查,患者在接受檢查之前,還需要為患者講解檢查的目的、原理、必要性等。同時,耐心解答患者提出來的問題,幫助患者更好的理解子宮頸癌。此外,護理人員還需要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然后結合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制定相應的心理護理干預方案。3)入院24小時到接受手術之間的護理。在等待手術期間,護理人員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并且積極做好心理狀態(tài)調(diào)節(jié),同時鼓勵家屬積極參與到患者的心態(tài)調(diào)節(jié)當中,保證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參與手術治療。4)術后護理。完成手術后,護理人員需要為患者制定科學有效的飲食食譜,前期需要少量多次的進食流質(zhì)食品,之后逐漸轉(zhuǎn)變?yōu)榘肓髻|(zhì)、正常食品。同時,還需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做好康復鍛煉,幫助患者更好的恢復。
1.3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主要以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首次肛門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等作為觀察指標。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7.0處理,t檢驗,當p小于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實驗組焦慮、抑郁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者首次肛門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比較
實驗組首次肛門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均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子宮頸瘤的發(fā)病率也在呈現(xiàn)出逐年上升趨勢,目前手術是治療子宮頸癌的主要方式,但是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期間,由于疾病和手術的影響,本身心理狀態(tài)和腸功能等均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不利于術后轉(zhuǎn)歸[1]。為了更好地保證手術治療效果,臨床上需要對臨床護理干預更為重視,選擇更加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方式,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zhì)、全面的護理[2]。全程關護護理模式建立在以患者為本的護理理念之上,通過全過程的護理干預,從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雙方面進行有效護理,能夠更好地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促進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復。
本次研究66例子宮頸癌患者進行對比,研究結果顯示,采取全程關護護理的患者護理后焦慮、抑郁評分明顯更低,首次肛門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明顯更少,表明全程關護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幫助患者更好的恢復腸功能。該研究結果與田愛旭, 葛杰, 于荷穎[3]在全程關護護理模式對子宮頸癌患者心理健康和術后腸功能恢復的影響中相關研究結果相似度高。
綜上所述,在子宮頸癌患者中采取全程關護護理模式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促進患者術后腸功能恢復,減少患者的痛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胡珊, 趙井苓, 張靜, 等. 中醫(yī)多途徑特色護理方案對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胃腸及膀胱功能恢復的影響[J].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9,16(11):152-155.
張海梅, 劉海峰, 張海琴. 護患共同參與式護理對宮頸癌術后患者膀胱功能恢復的影響[J].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18, 25(10):117-119.
田愛旭, 葛杰, 于荷穎. 全程關護護理模式對子宮頸癌患者心理健康和術后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 25(2):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