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檔口?贛南十八縣小吃
臥野空間設計事務所
一家位于中國杭州的多元化設計事務所,團隊聚集了一群來自中國美術學院的年輕活躍的設計人。
事務所進行空間設計、小型建筑改造等,致力探索傳統(tǒng)工藝與空間、環(huán)境、產品等設計方向的融合與再創(chuàng)造。同時,團隊與時尚、藝術、傳統(tǒng)民族工藝等不同領域的專業(yè)團隊保持密切合作,探索在不同學科上跨界的可能。
團隊目前的項目分布在全國各地,涵蓋北上廣深江浙川渝等地,希望通過一群年輕、有理想的設計人,為客戶提供優(yōu)質、與眾不同的設計服務。
蘇靜
臥野空間設計事務所創(chuàng)始人、設計師。中國美術學院風景建筑設計研究總院蘇靜設計團隊負責人。
從業(yè)室內設計多年,擁有豐富的職業(yè)素養(yǎng)與經驗,擅長融合東西方文化意境。拋開對事物的刻板印象,運用跨學科的方式思考創(chuàng)造。強調品質感與實用性的貫通平衡。在創(chuàng)作中,融入時尚、藝術、傳統(tǒng)民族工藝等不同領域的思維模式,探索在不同學科上跨界的可能。
地點:江西贛州
建筑面積:2546 m2
業(yè)主單位:江西四賢坊航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空間設計團隊:
設計單位:臥野空間設計事務所
主案設計師:蘇靜、龐礴
藝術指導:王藝璇
施工圖主持深化:黨大勇
深化團隊:邊健健、奚浩杰
結構深化:金忠范
燈光設計:石客照明
軟裝團隊:詩瑤家-軟裝館
攝影:SU
圖文編輯:33
平面視覺團隊:
設計單位:展開設計
創(chuàng)意總監(jiān):梁雨濛
藝術指導:王品品
設計師:安思思
效果呈現:陳丹婭
1 一覽?東河車站大舞臺
2 散座?表演臺
熙攘的人群,喧鬧的播報,穿梭其中的商販。始建于上世紀90 年代的東河車站,承載了贛州人民太多記憶。
隨著城市的發(fā)展變遷,東河車站于2018 年正式停運。
此次項目為原本破敗的老車站賦予全新的生機,以截然不同的姿態(tài)回到大眾視野。
從投入使用至停運,東河車站已歷經30 年風雨,時光予珍貴印記,也留下了衰落和破敗。
臥野空間接手本案時,東河車站已廢棄一年余。設計師決定最大程度保留原車站的建筑特征和氣息,并著重突出上世紀末獨特的生命力與時代感。
車站內可用空間共有兩層及露天外擺。一層空曠方正,設計師利用原有的廢棄墻體為基礎,搭建積木狀的盒體與層疊樓梯拼接,通往二層空間。靈感來源于著名畫家埃舍爾的“無盡空間”理念,意為通往未來,層層向上。
4 東河車站?進站口
3 二層俯瞰
上個世紀90 年代的復古風潮,因其強烈的時代感和使命感一直為大眾所喜。
在空間結構上,設計師引入迪廳舞池、戲劇舞臺等代表性元素,喚醒人們共同的時代記憶。
而諸如人力三輪、百樂手風琴、搪瓷杯等老物件,則更能讓人迅速沉浸舊時光中。
上世紀80 年代后的發(fā)展日新月異,時代更迭,經濟騰飛。也為我們留下了獨特的珍貴回憶,我們懷念舊時光,更加期待新未來。
5 80’s 車站元素置入
6 散座?無限建筑體
1 圍繞表演區(qū)的散座
2 時代記憶?老物件
3 一層餐區(qū)
4 東河車站外景
5 空間細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