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旺啟
炎熱的夏天,許多動物抵擋不住高溫,采用換毛、躲進巢穴和洗泥水浴等方法避暑。然而,有一些動物卻能忍受超高溫,活動還挺自如。
撒哈拉沙漠的地表溫度超過70℃,炎熱干旱使許多動物難以存活。而一種銀光閃閃的螞蟻——撒哈拉銀蟻卻能在此生存,它們是目前已知最耐熱的昆蟲之一。通常,它們在中午最熱的時候覓食,既可以避開天敵沙漠蜥蜴,又可以找到昆蟲和其他節(jié)肢動物的尸體。
撒哈拉銀蟻能夠承受的體溫不能超過53.6℃,那么它們是如何在炎熱的撒哈拉沙漠生存下來,做到不被超過70℃的高溫烤死的呢?
這多虧了它們的“防熱盔甲”,“防熱盔甲”包括背部和體側(cè)的銀色毛發(fā)。這些毛發(fā)結(jié)構(gòu)特殊:都是中空的細管,橫截面呈三角形,不僅能反射太陽輻射的可見光和近紅外光,還可以釋放撒哈拉銀蟻身上多余的熱量,使得它們的身體不至于過熱。
龐貝蟲也叫剛毛蟲,是一種毛絨絨的軟體動物,體長10厘米左右,生活在海底火山口周圍,那里的溫度高達81℃。它們用分泌物在火山口石頭煙囪的巖基上堆起一根細長的管子,就像珊瑚蟲一樣,把身體蟄居在里面。
龐貝蟲不僅能在高溫中生存,還會到溫度只有10℃的海水中尋找食物。它們能夠在高溫和低溫環(huán)境中來去自如,其超強的適應力超出了人們的想象。
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龐貝蟲和珊瑚蟲一樣是共棲動物。一種絲狀細菌依附在龐貝蟲的背部,形成一層厚厚的保護膜,為它們過濾掉周圍有害的物質(zhì),而細菌的分泌物可以作為龐貝蟲的食物。同時,龐貝蟲為細菌提供生存的培養(yǎng)基,并不斷更換周圍的水。
如果把其他種類的老鼠放到開水中,肯定會被燙死,但是燙鼠不僅不怕燙,還在滾燙的開水中表現(xiàn)非常活躍,上浮下潛,東游西竄,好不自在。不過,如果把它們放在常溫的水中,它們就會變得呆呆的,身體僵硬,在水里一動不動。如果水溫再低一點,它們就會凍死。
燙鼠生活在希臘的維拉熱泉中,泉水的溫度高達90℃。平時,它們盡量在泉水中找吃的,如果一定要上岸覓食,會以最快的速度在岸上找到食物,然后迅速跳到滾燙的泉水中待著。
據(jù)說,很早以前燙鼠與普通的鼠一樣生活在陸地上,但是由于火山爆發(fā),它們?yōu)榱松嫦氯?,便逐漸適應了當?shù)氐牡乩憝h(huán)境。后來它們便離不開高溫,成為了世界上唯一不怕燙的老鼠。
水熊蟲是對緩步動物門生物的俗稱,全世界大約有900余種。水熊蟲體型極小,必須用顯微鏡才能看清,樣子像極了一頭熊,憨態(tài)可掬。它們幾乎遍布全球,主要生活在淡水的沉渣、潮濕土壤以及苔蘚植物的水膜中,即使在喜馬拉雅山脈、深海和熱泉中,也可以找到它們的蹤影。
水熊蟲是地球上生命力最強的生物,也是目前已知唯一能在外太空存活的地球生物。它們不僅能在高壓、超低溫、超強輻射和真空環(huán)境中生存,還能在151℃的高溫下存活30分鐘,181℃的高溫下存活2分鐘。
英國科學家在加勒比海一條深度約5000米的海底裂縫中發(fā)現(xiàn)了一眼火山泉,稱之為“黑煙囪”?!昂跓焽琛毕蛏戏降暮K畤娚涓缓V物質(zhì)的噴流,高度超過1000米。雖然那里水溫高達450℃,環(huán)境非常惡劣,但是噴口附近卻生活著許多白色的蝦。它們成群結(jié)隊地聚集在一起,每平方米的數(shù)量多達2000只。
這種深海蝦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耐熱的蝦類,被科學家稱為“超級耐熱蝦”。超級耐熱蝦沒有正常的眼睛,但是背部有感光器官,依靠它可以在黑暗的深海噴泉周圍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