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兔子
你忌妒過什么人嗎?
對我來講,第一次被忌妒的滋味擊中,是在初一時。
當時我有一個和我關系特別好的女同學,我們從小學開始同班,家也住得近,每天上學放學都要手拉著手悄悄“咬耳朵”。我討厭哪個老師,她喜歡哪個男孩,這樣的小秘密交換過一籮筐。
最重要的是,我們倆都嚴重偏科,她的作文永遠只能寫三句半,我的應用題永遠在一個規(guī)規(guī)矩矩的“答”字之后就戛然而止。
每次挨老師批評,我們都會一邊假裝痛心疾首,一邊偷偷交換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好像結成了一個秘密的同盟。
在這個同盟里,我是被語文老師夸獎的那一個,而她則是數(shù)學老師的寵兒。老師們說的每一句“你跟×××整天一起玩兒,也跟她學學寫作文/做應用題”這樣的話,都好像在見證我們的友誼,讓我們對彼此的依賴更深了一點。
這個看上去堅不可摧的同盟,在我們剛上中學時就瓦解了。
從語文成績10分、10分地提高,到作文被老師表揚,再到作文被當成范文在全班傳閱,她只用了短短的兩個月。而我對數(shù)學還是摸不著頭腦,甚至還有一次月考數(shù)學成績沒及格。
那種感覺像什么呢?大概是一頭小獸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城堡步步淪陷,卻無法奪回自己失去的東西,只好在越來越狹窄的領地里焦慮到抓狂。
當時我家訂了好幾種雜志,我看完了便把雜志借給她,這是我們從小學就固定下來的模式。
有一次,她像之前那樣來我家借雜志,明明那些雜志我已經(jīng)看完了,我卻鬼使神差地對她撒了謊,說不知道怎么回事,這個月的雜志我沒收到。
外婆聽到了我的謊言,也猜到了我的謊言因何而起,便苦口婆心地教育我:“你是不是因為她今年語文成績進步了,怕她趕上你,所以就不借雜志給她?她不是你最好的朋友嗎?她進步了你應該為她高興啊,怎么能忌妒她呢?”
是啊,不是該為她高興嗎?但我就是高興不起來。我忌妒她,忌妒她進步得這么快,忌妒她明目張膽地打破我們的同盟還裝作若無其事。更重要的是,除了她,我還能忌妒誰呢?
她原本跟我差不多,現(xiàn)在卻逐漸變得高不可攀。這種對最親近之人的忌妒,本質上不過是對自己的憤恨:我們明明是一樣的,可為什么你能做到,我卻不行?
說來也真是討厭。
忌妒這種人心深處最骯臟的東西,偏要用最甜美、最無辜的友誼來品嘗。
我是在最近看《我的天才女友》的時候,忽然想起了這段往事。
小說里埃萊娜和莉拉相愛相殺,她們的友誼比任何一段友誼都要復雜。
在破敗的那不勒斯,鞋匠的女兒莉拉和門房的女兒埃萊娜成為朋友,莉拉的聰明、敏銳和埃萊娜的溫柔、沉穩(wěn)形成了最好的互補。
她們成了“最強姐妹花”,在數(shù)學競賽上甚至贏了幾個男生。直到小學五年級,莉拉的父母不肯繼續(xù)出錢供她上學,兩個女孩的命運開始分岔。
對貧窮且不甘的女孩而言,結婚和讀書是改變命運的兩種途徑。埃萊娜在家人的支持下繼續(xù)念書,莉拉卻早早嫁給了城里的富戶斯特凡諾。
失去了莉拉激勵的埃萊娜在學業(yè)上力不從心,她向往莉拉不用辛苦讀書就可以擁有明亮大房子的輕松人生?;楹笤馐芗冶┑睦蚶瓍s無比羨慕可以繼續(xù)念書的埃萊娜。
為了讓埃萊娜打起精神學習,莉拉像小時候一樣提出跟埃萊娜打賭,看誰學得好。知道埃萊娜家境困難,莉拉就用自己掙的錢給埃萊娜買課本,還在自己的婚房里給埃萊娜留出一間當作自習室,讓埃萊娜能在明亮寬敞的房間里好好讀書。
好像這是一段“我要沉沒了,但我在沉沒之前要托起你”的無私友誼。但這種托舉里,也藏著深深的忌妒。
讓我印象很深的一個細節(jié)是,埃萊娜受到一名高中老師的邀請,去老師家參加聚會,她帶上了莉拉。
老師一家都是讀書人,他們在聚會上聊的話題莉拉聽都聽不懂,埃萊娜卻大放異彩,贏得了老師一家的一致好評。
在她們的關系中,莉拉一直都是更耀眼、更聰明的那個,埃萊娜的逆襲像是一種背叛,讓莉拉怒不可遏。
莉拉在回家的路上狠狠打擊了埃萊娜,說她們在聚會上談的問題很無聊,老師一家都是書呆子。
她明知道埃萊娜羨慕她婚后的富裕生活,卻偏偏當著埃萊娜的面秀恩愛,這讓埃萊娜又一次陷入了“讀書無用論”的自我懷疑。
希望你過得好,但不能比我好。這種相愛相殺的關系,才是友誼的本質。
我有時候會想,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那種真心希望“只要你過得比我好”的友情嗎?
或許對更多的普通人而言,重要的并不是如何逼自己假裝什么都不在意,而是坦然承認忌妒的存在。
是的,我忌妒你,但對你的忌妒,也是我還沒放棄自己的原因。
在無數(shù)個想要放棄、想要認命、想要破罐子破摔,對自己說“就這樣吧”的時候,因為另一個人的存在而獲得力量。
忌妒是友誼里最臟的東西,但如果你無法接受它最臟的一面,那你也就無法享受它的純潔。
因為友誼真正的可貴之處,并不僅僅是有人愿意在你頹喪的時候陪你做一只“蘑菇”,而是讓你即使身處黑暗之中,也能看到不遠處的微光。
像莉拉和埃萊娜一樣,互相扶持也互相傷害,以彼此為梯子,到達自己一個人去不了的地方。
(幸運星摘自微信公眾號“天天成長研習社”,橙子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