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朝
陳鵬年(1663—1723),字北溟,又字滄州,漢族,湖南湘潭人,清代官吏、詩人、學(xué)者、書法家。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舉人,康熙三十年(1691年)進士,歷任浙江西安知縣、江南山陽知縣、江寧知府、蘇州知府、河道總督兼攝漕運總督,卒于任上。陳鵬年曾被康熙帝譽為“中國第一能臣”,陳鵬年“胸有定力,不以榮辱、毀譽、生死動其心,慨然以澤不被于民、道不伸于己為恥”,所到之處皆有政聲,因而深受當?shù)匕傩諓鄞?,有“陳青天”之稱。其書法亦為世人所稱道,善行、草書,罷官時,持易酒米,人爭藏弆以為榮。
重視水利建設(shè) 治河政績突出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至三十七年(1698年),陳鵬年任浙江西安(今衢州市衢江區(qū))知縣。上任伊始,焚香發(fā)誓:從今天開始做官從政,如有不容于天理,不合乎人心之事,天誅地滅!又書清、慎、勤三字貼于室內(nèi)自勵。適逢清初“三藩之亂”平定不久,處于人口銳減,田園荒蕪,水利失修之狀態(tài),雖經(jīng)前幾任知縣極力處置,但元氣仍未恢復(fù)。陳鵬年采取各種措施使原來各大畈荒蕪?fù)恋貜?fù)墾,更為重視水利建設(shè),善解水利糾紛。千塘畈的石室堰,渠道失修,他沿途調(diào)查,將灌渠受益田戶編為10甲,每甲設(shè)堰長4人,輪流管理。他每年對堰勘察一次,并廢除堰長供應(yīng)差役酒食的舊規(guī)。他疏通城濠,在小南門外建立分水閘,使石室堰水平時入濠,旱時開閘放水,灌溉東門外雄雞畈農(nóng)田,人稱此閘為“陳公閘”。杜澤有能五墅堰,歷來分灌杜澤、白水兩畈農(nóng)田,后來杜澤人企圖堵截流水,占為己有,白水人常為斷水而與杜澤人發(fā)生爭吵。陳鵬年就深入堰口調(diào)查,嚴懲為首策劃者,兩地各選堰長,共同管理,共享水資源。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經(jīng)河道總督張鵬翮推薦,陳鵬年調(diào)任江南河工,授江南淮安府山陽縣知縣。山陽夏季黃河水暴漲,溢滿河堤,河官欲開東岸壩泄西岸水,陳鵬年堅持不許,并反問:“奈何東岸七州縣百姓為魚乎?請以身禱?!彼恃靡勖穹蛉找怪?,力保東堤不潰,堤危,甚至河堤開始晃動了,左右皆驚嚇而走,他仍屹立在大堤上,面不改色。后來,洪水回落,大堤安然天恙。他又奏請朝廷減去田賦等一切附加稅。山陽縣地處漕運要道,縣治關(guān)系漕運穩(wěn)定。他到任后,革除耗羨,精簡胥吏,嚴懲貪官污吏,吏治清明,百姓送來“官清民安”四字匾額掛在縣衙大門上。旋擢升海州知州。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春,康熙帝南巡閱河,親見山東饑民遍地,于是對河道總督張鵬翮說:“朕念運糧賑濟,事不可緩。乘今日順風(fēng),爾作速回清江浦,料理轉(zhuǎn)運截留漕糧。差官前往山東救賑?!庇谑牵瑥堸i翮就派陳鵬年帶糧4萬石前往兗州賑濟災(zāi)民。由于陳鵬年機智多謀,有效地避開竊糧賊子,使4萬石糧食一斤不少地如期運至兗州,并迅速、合理地分配賑災(zāi)糧。救活災(zāi)民數(shù)萬,又請免征當?shù)仡~賦。山東人感念他的恩德,人出一錢,豎碑于道左。旋升江寧知府。
陳鵬年為官清廉、為人正直而遭受到兩江總督阿山、噶禮的打擊排斥。好在康熙帝知其被整,又賞其才華出眾,特命“免死,來京修書”被征入武英殿修書。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四月,陳鵬年奉命隨張鵬翮(已升任吏部尚書)查勘山東、河南河務(wù)。九月,黃河于河南武陟縣馬營口決堤,泛濫山東張秋、直隸長垣等處,形勢堪憂。陳鵬年受命往視,上疏請于對岸上流廣武山下別開引河,再于決口稍東處開引河,以分水勢,然后漸次堵筑。十一月,河道總督趙世顯因治河不力被免,詔命陳鵬年代理河道總督。
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二月,馬營口南壩尾再次決堤,陳鵬年上疏云:此處地勢低洼,雖有引河,水流不暢,只有同時分引上流、疏引下流,方可制服水勢,請于沁、黃交匯處對岸王家溝、官莊峪老黃河故道再開一引河,使河水往東南流入滎澤正河,然后堤工可成,詔命照此實行。當時,恰逢漕運總督施世綸去世,康熙帝又令陳鵬年兼攝之。自管理河工、漕運后,陳鵬年屢進治河方略,果斷處理應(yīng)急事件,深受朝廷嘉許,康熙帝贊其“擔當識務(wù),誠不愧古大臣矣”。雍正帝繼位后,陳鵬年實授河道總督。雖貴為從一品大員,陳鵬年卻經(jīng)常食宿于河堤,與卒役一起堵口疏流,不避寒暑,甚至常常廢寢忘食,以致積勞成疾。秦家廠北壩尾合龍完工后,陳鵬年從此一病不起,雍正帝曾派醫(yī)前往診治,然已力竭病篤,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初五逝世于武陟工所,年61歲。雍正帝聞訊十分痛惜,并稱:“陳鵬年潔己奉公,實心為國。因河工決口,自請前往堵筑,寢食俱廢,風(fēng)雨不辭,積勞成疾,歿于工所。聞其家有八旬母,室如懸磬。此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之臣。"賜銀兩千兩以為殮葬,謚曰“恪勤”,賜其母封誥,令照一品官例蔭子。靈柩初厝南北壩尾,后移靈清江浦(河道總督駐節(jié)地,山陽縣內(nèi)),官弁、役夫、居民數(shù)萬人繞棺,莫不惻怛呼號。是年冬,其子樹芝、樹萱扶櫬歸湘潭。清雍正二年(1724年),賜渝祭文,贊曰:“才猷敏練,操履潔清?!鼻逵赫哪辏?726年)二月,葬于東霧山東麓槐樹灣,御賜碑文。入祀河南、江寧、西安名宦祠,武陟、清江兩地建祠祭祀。
清康熙六十年,由于黃河水患形勢嚴峻,朝廷急需河道治理人才,只好委派原河道總督張鵬翮負責治理黃河,陳鵬年出色的河道管理才能受到賞識。康熙六十年至六十一年,陳鵬年擔任河道總督兼漕運總督,針對當時河道淤積、水患嚴重之狀態(tài),采取了嚴格選用河員、管理河道銀、治理河道等一系列措施,對當時社會、民生的安定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嚴格選用河員。清康熙六十年,黃河運道阻塞、水患災(zāi)害威脅,使得山東、河南等地情形十分嚴峻,雖然朝廷已起用陳鵬年,但僅靠一人之力仍不能解決問題。這就需要河員之間的相互協(xié)調(diào)與合作,克服河道管理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難題?!盀楹庸ぃ瑒?wù)在得人?!币虼?,選用合適河員顯得尤為重要,陳鵬年就此提出一些建議,為選用河員提供了切實有效的方法。
一方面,唯才是舉。陳鵬年指出:“臣目睹河道王進楫、兗寧道宋基業(yè)俱老邁衰頹,不能整頓。雖兩道居官尚非敗檢,而年力難勝重任,人地實不相宜。若仍姑容其久任河工,必致廢弛貽誤,此不可不急為調(diào)補者也?!币虼?,選用年輕有為之人,尤其是那些有著相當政績的朝廷官員能夠有效地彌補河道修浚、防御隱患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缺憾。為此,陳鵬年向朝廷推舉了一些官員,如:“臣再四思維有現(xiàn)任御史陸師系浙江進士,由儀真縣知縣行取前,奉命隨欽差來南,臣一路同行,見其留心河工,才識明敏,至今儀邑士民猶稱其廉能?!庇秩纾骸袄罹S鈞以御史改補守道之例補授兗寧道,如任滿三年,能稱厥職,準予內(nèi)升,仍以升銜再任三年。升用則修浚,以時漕運無阻,而皇上可免東顧之憂矣?!庇纱丝梢?,陳鵬年在官員選用上,特別強調(diào)官員自身能力、官員從職的連續(xù)性以及對官員的獎勵,以此促使被選官員更好地管理河道。
另一方面,有特定職業(yè)要求。這種“職業(yè)要求”表現(xiàn)在被選朝廷官員要有清廉、勤慎的品行,還要有殷實身家和治河才能。陳鵬年指出:“河工效力官員因當取其身家殷實,尤必擇其才具優(yōu)長,方可委以重任?!蓖瑫r,“殷實的身家”和“優(yōu)秀的才能”必須有文書憑證和遴選官的肯定,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避免河員“文才不符”的情況。陳鵬年提出:“臣請嗣后各省人員,如有情愿在河工效力者,俱令其赴臣衙門投呈,臣即親驗其練達精明、年力強干者,仍行文原籍取具身家殷實,并無犯印結(jié),到臣衙門咨部留工效力。至于旗員有情愿河工效力者,先令呈明該旗都統(tǒng),然后赴臣衙門,投驗可用者,亦取該旗印結(jié),咨部庶在工效力俱有用之才而賢否,不致混淆矣。”
陳鵬年在保證各省官員自愿的情況下,嚴格河員的投報條件,有步驟地進行人員的審核與選用。在選用河員的時候,尤其突出“嚴格”二字,人員選用的主要群體是朝廷官員,參選人員要有文書憑證。此外,遴選官要對其進行嚴格審查,這些都充分表明了陳鵬年從政之嚴謹、為官之慎行。
(2)管理河道銀。除了要嚴格選用河工外,陳鵬年還認識到河道銀的重要性,他指出:“榷關(guān)系錢糧重地……若托付非人經(jīng)手錢糧,不任意虧蝕,必致苛剝商民?!边@就反映了河道銀不僅關(guān)系到河防、漕運的順利進行,而且還與商民生計息息相關(guān)。鑒于此,陳鵬年提出了一些意見,主要包括兩方面內(nèi)容:其一,關(guān)于河道銀來源與使用。負帑人員的捐項銀是河防經(jīng)費的重要組成部分。陳鵬年指出:“前經(jīng)河臣趙世顯題請,將負帑人員援例項捐續(xù)淮部,覆令道員收貯河庫出給,實收銀留河工應(yīng)用,余解戶部等?!蓖瑫r,陳鵬年又提出:“但計程三十余里,酌開引河面寬十丈,底寬六丈,深一丈三尺,約需土方銀四萬余兩,不敢請動正帑,先于河庫銀兩內(nèi)動支。俟完工之日,將衙門奏明,規(guī)禮銀兩分作二年捐補還項。倘仍不足,臣與撫臣再行捐補。”河庫銀成為河防經(jīng)費的主要來源,不僅因為河庫銀較正帑使用起來更為方便,而且還得益于河庫銀可以通過分期捐補進行還款,這樣就提高了河防工事效率。其二,關(guān)于河道銀管理和監(jiān)督。在治理河道上,陳鵬年特別注重分工,河員各司其職,保證各個環(huán)節(jié)正常運行,不致有虧。河道銀是河道管理上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對河道銀管理和監(jiān)督是十分必要的。陳鵬年指出:“皇上淮安板閘關(guān)迅差部員,或歸并附近別衙門代管,其捐納事例飭歸江蘇巡撫管理,銀兩存貯藩庫,則任事專一帑項,既不致有虧,而臣亦得正常各負專心料理工程,于河道、錢糧均有裨益。”通過專門部員、地方衙門和江蘇巡撫管理,確保河道銀收存的安全性,這樣不僅有利于河道銀管理,而且還為其他部門減輕了壓力。對河道銀的使用和管理,陳鵬年有著自己的認知,但無論如何,都是建立在“合理管理河道銀”基礎(chǔ)之上,從而保證河防治理連續(xù)性、及時性,這就完全體現(xiàn)了他為官治行的嚴律。
(3)治理河道。清康熙六十年,陳鵬年隨張鵬翮查勘后知悉運河、黃河水道情勢緊迫,大有崩塌之勢。陳鵬年針對河南武陟縣的上疏和對策解決了朝廷的燃眉之急。其主要包括兩方面內(nèi)容:一方面,講求河道治理的空間分流。經(jīng)過查勘而知悉,當時河南武陟縣周圍情勢極為緊迫,“河南武陟縣馬營口堤工為冰凌水漫開……從釘船幫南壩尾沖開處起,至此二十余里,已成大溜”。又因此處水急、凍土、多沙等實際情況,陳鵬年采取了空間上的分流措施,“臣等再四思維,惟有分其上流,疏其下流,以稍殺其勢,庶幾人力可施。應(yīng)于臣上年所看廣武山下淤灘上,于沁黃交會對岸,借沁水逼黃大溜直驅(qū),而南現(xiàn)成掃灣之處,地名王家溝,查系黃河故道,年久淤塞。今于此處起開挑引河,使水由東南行會入滎澤,歸縣前正河則大溜往南,馬營決口庶可堵塞”。他認為此處水流應(yīng)疏不應(yīng)堵,應(yīng)將水道進行分流,利用引河來減弱水勢。此舉不僅阻止了洪水崩塌之勢,而且還結(jié)合了地情、人力等實際情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講求河道治理的時間分流。面對較為嚴重的澇情,陳鵬年根據(jù)時節(jié)、人力對水道治理加以時間上的分配。陳鵬年指出:“臣見山東撫臣李樹德奏稱曹家單薄,堤工已酌留口門,由鹽河宣泄入海。馬營口亦現(xiàn)在里頭,暫停合龍,重運漕船,到張秋之期尚遠。以臣愚見,俟引河開挖之后,使水勢稍殺,然后一齊堵塞,則力不勞而功倍?!憋@而易見,陳鵬年將河道治理分為兩個時段,講求分工的先后,節(jié)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時,陳鵬年不僅就治理河道提出了最適宜的方法,他還堅持慢工出細活,這樣才能保證河道治理上的一勞永逸,如“皇上俯念工程浩大,稍寬嚴限,使得并立一心,從容襄事,以圖久遠之計”。
深受儒家熏陶? 詩文自然成韻
湘潭陳氏祖籍江西廬陵,自九世祖友德始遷湖南,以文章氣節(jié)見稱。陳鵬年4歲背誦唐詩,9歲作《蜻蜓賦》。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吳三桂據(jù)湖南時,全家避亂山中,以藏書相隨。此后五六年,陳鵬年“讀書山中,博通經(jīng)史百家之旨,獨居燕處,言笑不茍。凡一切事,同輩有行之者,必誡曰:此非先輩法程。據(jù)傳,東霧山麓的東岑庵及山頂?shù)氖幔ń穹炙l(xiāng)環(huán)山管區(qū)),曾是他少時讀書之地。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補縣學(xué)生員,二十三年鄉(xiāng)試中第十名,三十年中進士,殿試列二甲第十三名?!耙姇r,上注視良久,以知縣用,尚書王文貞公崇簡屢請留中秘,上頷之”。
博學(xué)多才、翰墨流芳的張伯行《恪勤陳公墓志銘》載,鵬年“生平嗜讀書,顛困疾苦未嘗釋手,百家諸子靡不窺究,而于詩尤篤好,自言年四十后,天機所發(fā),自然成韻”。陳鵬年勤于吟詠,著有詩文集多種,其中《陳恪勤集》(詩詞集三十九卷)和《道榮堂文集》(六卷)列入《四庫全書》存目。
陳鵬年心胸坦蕩,光明磊落,無意于計較個人名利得失,故其詩文風(fēng)格從容平和,少見激烈言辭。其詩崇杜甫,感物詠事,自見真情。門人曹一士序其詩云:“我?guī)熼L沙公詩未常規(guī)焉,摹擬(現(xiàn)寫作“模擬”)杜詩而默與之會,由其性情篤厚正直,學(xué)問闊大縝密,政事愷悌精勤,故見之于詞,時而沉雄悲壯,時而容與留連(現(xiàn)寫作“流連”),時而藻耀高翔,時而稀聲疏越,變態(tài)非一。莫不厚本忠存,比物連類。雖率爾游覽贈答,未嘗不因以自見其志,其為杜氏,蓋水乳而臭味也,塵若優(yōu)孟盛唐,外強中干者,較得失于字句間哉。”(《滄州近詩序》)如《京口即事》中:“京江四月無雨澤,井泉竭盡秧苗枯。小麥待收怕久澇,欲晴欲雨天踟躕。”“刈麥要晴秧要雨,天公惆悵難自主?!绷髀冻鏊麑γ裆部嗟年P(guān)注?!肚逶娭撇眉罚ň砣╀洿嫫湓娛住F渲小抖崭袘选啡字辉唬骸昂踊粗丶膶欖红?,方略頻傳霄漢高。中夜扁舟偕畚鍤,經(jīng)年匹馬狎波濤。廟堂正切宣防計,簿領(lǐng)仍懸撫字勞。漸看海疆今沃壤,桑田兒女獻春醪。”反映了他治河辛勞及得見成效的喜悅之情。鄧顯鶴所編《沅湘耆舊集》錄存陳鵬年詩兩卷(卷六十三、卷六十四),評曰:“公詩和平大雅,厚本忠孝根底性情,雖偶爾游覽之作,皆皎然不欺其志。吾楚前哲,風(fēng)徽未泯,求其志節(jié)風(fēng)義,勛業(yè)文章,照耀宇宙,不朽如公者,西涯以后,一人而已?!奔凑J為他是繼李東陽之后湖湘又一杰出人物。李文度在《國朝先正事略》卷二十四中,評說陶澍:“虬髯山立,洪音環(huán)辨,絕類湘潭陳恪勤公,生平宗仰亦在是。遇事奮發(fā),義形于色,而胸懷洞無城府,待人表里如一。用人必盡所長,凡所拔舉,至方面節(jié)鉞者,皆有名于時。平生嗜風(fēng)雅,留心文獻,于地形、水利尤究心?!睂㈥慁i年的人品、政績、才學(xué)與后來官至兩江總督的湖南安化人陶澍相提并論,這是很有見地的。
清代著名書畫家何紹基主持福建鄉(xiāng)試時,路經(jīng)衢州,專程拜謁爛柯山下的陳恪勤(陳鵬年)祠,并為他特別敬慕的老鄉(xiāng)題聯(lián):“大鳥三生,半世勛名為令始;飛虹十丈,當年詩酒看山來?!本浼炎趾茫胺Q雙絕。
總而言之,作為清朝康熙、雍正年間的一位廉吏,陳鵬年為時人和后人所稱道。特別是在他晚年時期,在黃河漕運、水道治理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在施政過程中,加強了河員的選用、河道銀的管理、河道的分流性治理,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變。這些舉措不僅維護了當時社會穩(wěn)定、民生安定,而且還為后世的黃河水道治理提供了寶貴的歷史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