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淑芳
摘 要:2019年的寒假分外的長,一場疫情,打亂了許多人的生活節(jié)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受到疫情的影響比較大,出現(xiàn)了比較多的問題。作為中學教師,本人有責任關注并盡可能地幫助學生渡過難關。因此,本文總結疫情期間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并提出建議,以期學生能更健康地成長,教學能夠更加順利地開展。
關鍵詞:學生;問題;建議
在這個假期中,家長、老師與學生都很是忙碌。家庭氛圍好的、自我調適能力強的學生能自覺的學習、生活,迎難而上;可是也有許多的不適應、學習退步的情況。生活本是如此,對于某些人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面對出現(xiàn)問題的學生,作為教師,不應置之不理。
1 假期給學生帶來的一些問題
1.體質下降。重新返校后,許多學生身體發(fā)胖,容易疲勞,經(jīng)常在課上犯困。其次是視力下降明顯,學生在假期主要通過網(wǎng)課學習知識,接觸電子屏幕的時間較長,而且許多家長管不住孩子使用手機,沒有給眼睛“休息”的機會。
2.認知上,注意力下降。很多學生上課經(jīng)常走神,若有所思?;蚴怯X得身體哪不舒服了,擔心周圍人影響到他;或是聽不進去教師講課,很難融入到課堂當中。
3.心理上出現(xiàn)擔心、焦慮等問題。部分學生在面對疫情時,認識不足,疑神疑鬼,總覺得到哪里都不安全,不愿意也不敢來學校。還有部分學生經(jīng)過一個假期的“懶散”生活后,難以適應現(xiàn)實中的作息,更難以適應較高強度的學習過程,在學業(yè)測試中表現(xiàn)很不理想,因此對學習、甚至對生活失去了信心。
2 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分析
1.與家長溝通不當。假期一開始,很多學生能自覺地學習,可是時間長了,惰性心理滋生,變得貪玩。家長面對這樣的中學生又著急又氣憤,很多時候都是采取簡單粗暴的處理方式,要不然就是吵架,要不然就是強行“打壓”,家長與孩子的關系惡化,孩子在精神上負擔過重。
2.學生自我調節(jié)能力較差。疫情期間很多學生缺乏鍛煉,長時間的躺在床上,給身心帶來不利影響;作息不規(guī)律,黑白顛倒,生物鐘紊亂,精神狀態(tài)不佳。
3.教師過度緊張。假期延長,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較多,學生負擔過重,尤其是畢業(yè)班的老師,擔心成績下降,要求過高。開學復課后,一股腦地想辦法加課、加考試測驗,忽視學生的心理感受。
3 針對問題,提出建議
1.給教師的建議
發(fā)揮教育的作用?!敖逃鞘裁矗拷逃褪橇Φ谋憩F(xiàn)、力的變化?!盵1]面對疫情,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傳遞正能量,消除部分學生的顧慮。語文課上,教師可以分享戰(zhàn)“疫”故事,了解感人事跡,化作學生奮進的力量;班會課上,班主任可以分享時時數(shù)據(jù),了解實情,積極應對??傊?,我們要告訴學生,有無數(shù)英雄在默默地負重前行,面對困難,我們有信心戰(zhàn)勝它。
用科學的方法。教師僅是盯著學生的成績是不夠的,學生心理問題一般具有隱蔽性,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要曉得困難的所在,就是要找出困難之點來?!盵2]面對具體的問題,要區(qū)分出是一般問題還是特殊問題,要多想辦法,找到合適的辦法。而且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把握好學生心理承受能力,注意要尊重客觀實際,切忌粗淺、主觀臆斷。
此外,教師“要好好照顧自己,如果在過度操勞和各種壓力的雙重折磨下弄得自己憔悴不堪,無論對自己還是學生都毫無益處?!盵3]
2.給家長的建議
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在最近的教學過程中本人聽聞一些令人驚訝的事情:有個孩子一考試就鬧肚子,家長卻覺得不是什么事;有一個孩子考試不太理想而中途離場,家長卻求學生好好學習,趕緊回去……有些學生的問題已經(jīng)很嚴重了,家長卻不當回事。其實,大問題往往是由小問題堆積出來的,家長應該清楚孩子的身心健康才是首位的。
與孩子保持適當?shù)木嚯x。“不少孩子還是被補課老師和家長‘綁架,甚至成為‘人質。”[4]這種現(xiàn)象很普遍。家長應該給與學生適度的空間和時間,一是培養(yǎng)學生自己的興趣,二是給學生消化吸收知識的時間。中學學生具有一定的自主能力,家長應該做到適度放手。
3.給學生的建議
面對疫情,不回避問題。要相信,你“也可以汲取因為害怕失敗、害怕被拒絕而產生的能量”[5]。生活中,勤洗手,多注意衛(wèi)生;心理上,積極調整不合適的情緒、狀態(tài)。
讀書,讓我們堅強。我們可以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了解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奮斗史;閱讀《老人與海》,感受主人公桑迪亞哥的堅強不屈;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啟發(fā)我們珍惜生命和眼前的一切……此外,學生還可以通過運動、聽音樂等減輕自我壓力。
我想,無論我們處于什么位置,都需要直面現(xiàn)實,時時地總結經(jīng)驗和教訓,為未來鋪就道路。困難終將過去,迎接我們的是更加努力。在此,借用一句當下的流行語,“奔涌吧,后浪!”未來必將屬于你們!
參考文獻:
[1]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08.4:470.
[2]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08.4:104.
[3] (美)艾斯奎斯.第56號教室的奇跡[M].俞大河,趙金基譯.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5.7:88.
[4] 郎補俄.揭開學習興趣與班主任工作規(guī)律的奧秘[M].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16.3:299.
[5] (澳)胡哲.人生不設限[M].彭蕙仙.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14.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