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YKNIGHT
按照計劃,此次阿拉斯加的劃艇之旅,共計9天。前3天海劃,以觀鯨觀獸為主;后6天以冰川觀景為主,中間花半天回基地補給。
活動范圍基本是在海洋內(nèi)灣。相對于外海而言,內(nèi)灣并沒有太多驚濤駭浪或是狂風暴雨。但為期9天的無人區(qū)露營,全程無手機信號,遇見人類概率很小,遇見黑熊棕熊概率很大;再加上不時崩塌的冰川與接近零度的水溫,風平浪靜的表象下暗藏著眾多的危險。
平時生活在城市,幾乎是看不到真正的野生動物,但此刻我們在阿拉斯加,這個野生動物數(shù)量遠超人類的狂野世界,隨時都能和它們遇見。
活動的第一天是準備和出發(fā)日。這天,身在天南地北的隊員們,先后通過航班、輪渡等多種方式,經(jīng)過長時間的旅程,終于在阿拉斯加第二大城市朱諾順利集結(jié)完畢。
整支隊伍一共8人,在領(lǐng)隊Kurt的帶領(lǐng)下,抵達了船只租賃點,很快便從衣著光鮮的游客模式切換成灰頭土臉的探險模式。出發(fā)前的準備工作很多,包括個人裝備打包裝船、公用裝備進行分配、所有食品分類裝入防熊桶等。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在相關(guān)管理處填寫各種準入表格,接受工作人員的強制安全教育,仔細聽完船只租賃公司講解當?shù)氐木€路、天氣、潮汐、野生動物……
一通忙亂下來,所有準備工作總算就緒。但時間已然不早,直到晚上7點,趁著潮水上漲到足夠高度后,我們才得以下水出發(fā),把握著短暫的時間窗口,通過了一段峽灣淺灘,朝海洋深處劃去。
阿拉斯加的南部海灣較為破碎,島嶼眾多,我們劃到了晚上10點,選擇了一個島嶼作為營地。由于當?shù)鼐暥容^高,又值夏季,天色仍然沒有黑下來。我們的營地緊挨森林,為防止野生動物尤其是熊的襲擊,大家用船把營地圍成一圈,雖然這不一定能保證安全,但好歹能給我們爭取一些準備和應付的時間。
第二天醒來,是一個陽光熱辣的晴天——我們竟然遭遇了阿拉斯加近年來最熱的一個夏天,在這本該涼爽的高緯地區(qū),白天氣溫竟然飆升至30度……更要命的是,在這樣的氣溫下,為了防止落水失溫,還不得不穿上嚴嚴實實的潛水服,簡直有種時刻都在蒸桑拿的感覺。
幸好,從下水開始便驚喜不斷,一行人如同劉姥姥進大觀園。要知道,平時生活在城市,幾乎是看不到真正的野生動物,但此刻我們在阿拉斯加,這個野生動物數(shù)量遠超人類的狂野世界,隨時都能和它們遇見。例如,當小艇慢劃時,水面上會時不時冒出幾個黑乎乎的小腦袋,它們是充滿好奇心的海豹、海狗,或者是喜歡仰泳的海獺。這些小家伙會近距離地與你大眼瞪小眼,接著撲通一個猛子潛入水里,過會兒又鉆出來換個角度打量你。
捉迷藏的游戲玩久了有點乏味,然而到了下午,遠處海面上突然響起了巨大的聲音,大家一下精神了——這是鯨魚的呼吸聲!盡管在圖片、視頻里無數(shù)次看過這種龐大的生物,但此刻親耳聽見、親眼看見,才能感覺到這種震撼,就像是原始巨獸的低吼,轟隆隆地回蕩在耳邊。一般情況下,如果看見水柱后不到一秒就聽見巨大的呼吸聲,那意味著離它太近了,船隨時可能被它攪動的浪花掀翻。然而我們卻渴望著,能體驗一次被它噴一臉的感覺。
整整一天,我們就在與各種海洋生物打交道中飛速度過。爬上岸來,我們在黑壓壓的蚊群中尋找營地,結(jié)果在草叢里發(fā)現(xiàn)了兩處巨大的“床”的痕跡,很顯然,這是由兩只大熊在此打鬧所留下。大家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布置了營地,萬幸的是,我們度過了一個平安的夜晚……
活動來到第3天,隊伍需要返回碼頭基地補給,好為后面的行程做準備。于是一大早我們便沿著外海岸返程,曲折的海岸線總是充滿了各種小小的驚喜:一會兒能見到一大群白頭鷹啄食某種動物尸體,絲毫不顧及我們?nèi)祟惖拇嬖冢灰粫簞澾^一片海帶叢林,烏壓壓地籠罩海面,還時不時纏住船槳。轉(zhuǎn)個彎,前面的隊友在對講機里興奮地大叫“熊”,于是奮力劃槳向前,果真看見岸上一只肉乎乎的小黑熊。它似乎有些膽小和靦腆,我們還沒來得及再多靠近一點,它便扭著屁股鉆進樹叢不見了。
匆匆在一個袖珍小島上吃了午飯,放眼四周,海闊天空,感覺無比愜意。之后,二十公里海劃幾乎是一眨眼的事,我們回到了充斥著汽車與游客的現(xiàn)代社會,補充好物資,給設備充電,又好好休整了一番,期待著后面幾天的行程……
因為大部分裝備還在船里,我不顧一切地飛奔到船邊,試圖幫隊友把船拖走,然而沒跑幾步我們便被浪潮席卷,險些連人帶船被卷入海中。
活動的第4天,我們?nèi)缤蝗好β档墓し?,按照次序?qū)⒏鞣N裝備和行李搬運、準備好,然后揮手告別碼頭的船員,再次進入了沒有任何手機或網(wǎng)絡信號,也很難見到人影的荒野世界。
在正午陽光的直射下,一身黑衣的我感覺快要融化。海水清澈碧藍,水面平靜無風,恍惚如家鄉(xiāng)的太平湖。然而海岸深處的群山以及郁郁蔥蔥的森林,加上冰冷刺骨的水溫和水面的海豹在提醒著我,這里是鄰近北極圈的阿拉斯加。
放眼望去,遠處的高山上積雪皚皚,但氣候變暖的趨勢,使得它們存在的時間可能越來越短。冰川,是本次行程的重頭戲,在陽光與雪山的交相輝映下,我們劃出了十幾公里,繞過一處巖角后,空氣瞬間變得涼爽起來,仿佛闖入了巨型冷庫。只見不遠處的峽灣盡頭,山坡上一道白練蜿蜒而下,最終形成一道冰墻橫矗在了面前——這是Reid冰川,我們今天的營地,就在它正前方的一座半島上。
下午時分,我們收拾好營地,準備好晚餐,躺在開滿野花的草地上,看著眼前的冰川美景,將此行的各種舟車勞頓,都拋諸腦后。這時,一只紅嘴黑鳥在草地上對我們惱怒地咕咕直叫,原來這里是它孵蛋的地盤,大家只好換個地方。不得不說,阿拉斯加的環(huán)境保護得實在太好,附近地區(qū)沒有一絲一毫人類到訪過的痕跡,一切都原始而自然,僅有不遠處海面上的幾只游艇,在和我們分享這片寧靜之地。
翌日早起遛彎,兩位小伙伴留守營地,其余人前往Reid冰川徒步。然而走近后才發(fā)現(xiàn),冰川里還夾雜著泥沙,不如遠處乍看那般晶瑩透亮,并且時刻都在融化,融水在腳下匯聚成一條混濁的河流,洶涌著流向大海。沿著海灘行走,地上不時出現(xiàn)一團團新鮮的熊便?;爻讨螅浇瓮系囊晃淮蠼汩_了小船過來,興奮地分享她在望遠鏡里看到的一幕——就在咱們路過后,果然有一只熊從山上下來,在海水里洗了個澡然后大搖大擺回去了……
拔營劃艇出發(fā),大家都略顯疲態(tài)。然而漸漸地,海面上浮冰越來越多,直到我們劃過海角,Lamplugh冰川赫然出現(xiàn)在眼前。這座藍色冰川在陽光下閃閃發(fā)亮,其陡立的冰墻充滿了威嚴,一座座尖聳的冰塔林如同城墻的垛口,漲潮的海水甚至連通了冰川的內(nèi)部,任由我們的皮劃艇在其間來去。但偶爾冰塊坍塌引起的轟隆作響和掀起的巨浪,都在提醒我們注意安全,實際上,就在我們回程后不久,就有三名德國游客在阿拉斯加劃艇時被坍塌的冰川奪去了生命。天堂與地獄,時常只有一步之遙。
興沖沖地游覽完,才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退潮,于是不得不搬著沉重的皮劃艇,在灘涂地里走幾百米才回到海上。今晚的營地還有十來公里,是Johns Hopkins冰川前的黑沙灘,看起來遠不如昨晚的草地舒適,此外,這里的潮差達七八米,這意味著又要花大力氣搬船,有些令人沮喪。我一邊提著裝備,一邊和沙灘上另外兩個劃艇扎營的游客打著招呼,正在這時,背后突然傳來“轟”的一聲巨響,如同驚雷一般,嚇了我們一大跳。原來是兩公里之外,一塊巨大的冰山坍塌所致。雖然這幾天的劃行已經(jīng)見怪不怪,但這一次,規(guī)模似乎要大得多,因為海面上出現(xiàn)了一條線,正從冰川腳下快速沖過來。
眼看著冰川坍塌引發(fā)的海浪逼近,站在高處的我沖著正在岸邊整理裝備的隊友大喊,然而已經(jīng)來不及了。只見第一波浪頭瞬間上岸,輕而易舉地將我們的船沖出去好幾米,沒來得及喘息,第二波更高更猛的大浪又撲了過來。因為大部分裝備還在船里,我不顧一切地飛奔到船邊,試圖幫隊友把船拖走,然而沒跑幾步我們便被浪潮席卷,險些連人帶船被卷入海中。
幸好此刻兩名游客也及時伸出援手,眾人一起把灌滿泥水的船只拖到了高處,順便還撿回了艙蓋。驚魂未定之余回看海面,海浪余威減退,半個小時后便恢復了平靜,仿佛什么都沒發(fā)生過。而另一邊,還未靠岸的隊員在海灣里躲過了這次意外的沖擊。海洋,就是這么威嚴難測,風險其實時刻埋伏在身邊,冷不丁就給人一個下馬威。
可能很少有人體驗過這樣的人生經(jīng)歷——清早在岸邊的帳篷里,被海里的鯨魚吵醒。這是一條公共汽車般大小的虎鯨,它不斷地露出背脊,強有力的尾部拍打著水面造成巨大的浪花。
時間來到第6天,今天我們擁有充足的時間進行休整。畢竟從國內(nèi)出發(fā)到現(xiàn)在為止,大家都沒有好好地睡過一覺,總是處于忙碌狀態(tài)。
在沒有安排活動的日子里,隊員們補覺的補覺,徒步的徒步,觀鳥的觀鳥,拍照的拍照,不亦樂乎。我從海灘上搬來一大塊冰,壓在露營袋上,讓陽光曬化補充淡水。很快,大家就愉快地吃上了加入冰川水的香腸炒年糕、胡蘿卜炒西芹、咖喱海鮮面、原味燜米飯,甚至再來兩口冰川威士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