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豆
摘 要 在我國社會經濟飛速發(fā)展的背景下,帶動了我國建筑工程業(yè)的發(fā)展,和普通建筑工程相比,多層框架房屋建筑結構比較復雜,對設計要求也更加嚴格,但具有抗震性好、整體性好、結構布置靈活等優(yōu)勢,深受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青睞?;诖?,本文結合理論實踐,先分析了多層框架房屋建筑結構的優(yōu)缺點,接著論述了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對我國建筑事業(yè)的穩(wěn)健發(fā)展有一定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 多層框架;房屋結構;設計要點;地基設計
引言
在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房屋結構形式愈發(fā)多樣化,逐步向著多層化、高層化的方向發(fā)展。結構形式也不再是傳統(tǒng)磚混結構,而是向著專業(yè)化、負載化的方向發(fā)展。在多層框架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還存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嚴重限制了多層框架房屋建筑結構的推廣和應用?;诖?,開展多層框架房屋建筑結構設計的相關問題的探討就顯得尤為必要。
1多層框架房屋建筑結構的優(yōu)缺點分析
(1)優(yōu)點。和傳統(tǒng)磚混結構相比,多層框架房屋建筑結構的自重更輕,空間分隔也比較靈活,可滿足居民對多樣化的需求,而且建造結構更加節(jié)約原材料,可結合建筑工程的平面布置,合理安排大空間結構形式。多層框架房屋建筑結構的梁結構、柱結構等相關構件更加容易形成標準化、定型化,可為整體拼裝提供良好的條件,有助于縮短施工工期, 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1]。此外,多層框架房屋建筑結構還具有良好的剛度和整體性,抗震效果好,可按照實際需求,將梁和柱澆筑成工程所需的各種形狀。
(2)缺點。多層框架房屋建筑結構屬于典型的柔性框架結構,因此,承重性能較差,這一點也是設計和施工中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在強烈地震的作用下,多層框架房屋建筑結構容易發(fā)生水平位移,而且施工構件眾多,需要多次吊裝才能完成,會造成較大的資源和人力浪費,在施工中容易受到環(huán)境和天氣變化的影響。因此,多層框架房屋建筑結構不合適高層建筑施工。
2多層框架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2.1 容易忽略縱向框架設計
在多層框架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為提升抗震性,需要設計兩根主軸,通過主軸方向的側拉力來支撐地震時,產生的水平抗震力。但在具體設計中,一些設計人員過于追求設計進度,節(jié)約成本,經常只在縱向設計連續(xù)梁了結構,致使橫向剛度不足,抗震性不足。而且此種設計方法,梁柱的節(jié)點也無法滿足多層框架房屋建筑結構對抗震性的要求,在中強度地震來臨時,也就難以保證整個結構的穩(wěn)定性。
2.2 不重視框架結構薄弱層的設計
多層框架房屋建筑結構復雜,影響因素眾多,在具體設計中,經常發(fā)的對受力狀態(tài)認識不全面的問題,對薄弱層考慮不周全,致使總體結構的抗側移剛剛度不足,不利于多層框架房屋建筑結構抗震性的提升。致使框架結構薄弱層不足的主要原因在豎向上存在不連續(xù)的抗側力[2]。
2.3 橫梁設計不達標
在多層框架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經常發(fā)生橫梁埋設不達標的問題,致使在后期施工中,經常發(fā)生基礎梁的調整和設置無法持續(xù)跟進的問題。不但影響了施工進度,而且會造成較大的資源浪費。因為,如果橫梁設計不達標,會導致基礎梁和填充墻、錐形斜坡之間存在較大的空隙,進而影響框架結構的穩(wěn)定性。
3多層框架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問題的處理對策
3.1 加強基礎設計
絕大多數多層框架房屋建筑結構都是條形基礎或者獨立基礎,因此,為滿足工程對基礎強度、穩(wěn)定性、承載力的需求,在基礎設計中就必須綜合考慮基礎的變形情況和承載力情況。在確定基礎深度時,既要滿足承載力和變形的要求,也要秉承經濟實用的原則,以控制建設成本。然后再結合基礎土層結構合理選擇持力層,并對各項條件進行充分分析研究,再結合當地地質水文條件,選擇有針對性的地基處理措施。
3.2 加強配筋結構設計
在多層框架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配筋設計是重中之重,對整個結構的穩(wěn)定性、承載力、安全性等兼有較大影響,為保證配筋結構設計質量可從兩方面同時入手:
加強框架結構外挑梁的配筋設計,挑梁設計時,多層框架房屋建筑結構的占地面積和應用功能對設計質量的影響比較大,這是因為多層框架梁的斷面和外跳梁斷面差異過于明顯,致使部分設計人員,經常將框架梁的主筋拓展到外挑梁之上,導致總體結構的穩(wěn)定性受損。所以,在具體設計前,需要先對外挑梁的承載力情況進行系統(tǒng)分析,按照分析結果合理確定配筋率,提升結構的承載力和質量。
框架柱配筋設計,在常規(guī)建筑工程結構設計中,框架柱的配筋率普遍比較低,一旦遇到地震災害,框架柱就需要獨自承受較大的扭矩和剪切力,再加上雙向偏心作用力的影響,受力最大的角柱極易發(fā)生變形破壞。所以,框架柱配筋設計中,必須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地震受力企管科。如果工程所在地的地質條件比較松軟,可適當提升框架柱的配筋率,并適當提升箍筋對混凝土的限制,為達到這一目的,可將框架柱箍筋設計成菱形,也可以設計成井字形。
3.3 加強多層框架房屋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
抗震設計是多層框架房屋建筑結構設計的重難點,也是制約我國建筑工程設計水平提升的主要原因。多層框架房屋建筑結構比較復雜,抗震設計的難度較大,為提升抗震效果。在具體設計時,需要對梁的高度進行精準測量,并對適用性進行詳細分析。如果設計結果和計算結果之間存在一定的入出,主要選擇最大值作為設計標準,避免梁剛度過小,而形成較高的防彎安全儲備,誘發(fā)安全故障。但在梁端負筋設計中,如果設計結果和計算結果存在出入,則要選擇最小值作為設計標準,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梁端的抗震性。此外,設計人員必須明確梁體端部的負筋在需求值以上,而跨中的配筋要適度提升設計寬度,保證設計質量。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結合理論實踐,探討了多層框架房屋建筑結構設計的相關問題,探討結果表明,多層框架房屋建筑結構空間布置靈活, 可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是一種具有良好發(fā)展前景的房屋建筑結構形式。但結構比較復雜,設計時影響因素眾多,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其中抗震性設計是重難點,為保證設計效果,需要結合工程特性,從基礎設計、配筋結構設計、抗震設計等方面同時入手,有效應對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值得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 鄭婷.多層框架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各環(huán)節(jié)的重點及難點分析[J].中國高新區(qū),2018(12):186.
[2] 侯名濤.多層框架房屋建筑結構設計問題探討[J].中國室內裝飾裝修天地,2018(2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