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
今年疫情之際,漫畫家林帝浣的畫作在全國各大定點醫(yī)院,尤其在武漢的定點醫(yī)院和方艙醫(yī)院展出,點滴幽默與溫情,為前線醫(yī)護人員和患者帶來了心靈撫慰。之后,他還把這些漫畫結集成畫冊《武漢一定贏》,贈送給抗疫人士。此外,他還首次執(zhí)導紀錄片《逆行無悔:前線醫(yī)療隊抗“疫”實錄》,讓更多人了解一線醫(yī)護人員的內(nèi)心世界。
被讀者親昵地稱為“小林”的他,是一位畢業(yè)于醫(yī)學系卻投身國畫、攝影數(shù)十年的大學老師。他用毛筆把中國人的生活百態(tài)繪成漫畫,并將中國文化帶向世界。一張國風水墨小畫、點滴人間日?,嵥?、幾句戳心笑言金句,他的漫畫能讓人在大笑中忘卻煩惱,在落淚間治愈人心,因而深受讀者喜愛。
繼《小林漫畫:人間治愈術》大賣之后,近期他又出版了全新作品集《小林漫畫:人生逍遙游》,共收錄他最新漫畫約600幅和優(yōu)美散文若干,充滿治愈力和勵志能量。
記者:您是中山大學孫逸仙醫(yī)院客座教授、人文藝術治療科主任,業(yè)余創(chuàng)作是怎么做到這么高產(chǎn)的?
林帝浣:我的本職工作是大學老師,有不少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的輔導工作,我的創(chuàng)作一般是在每天下班以后或者節(jié)假日。畫漫畫對我來說并不是一種工作,而是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我的放松方式,也是我對抗人生危機的方法。其實每個人的生活大同小異,日復一日很單調(diào),在漫畫世界里,我能找到一些挑戰(zhàn)和思想上的快樂,這對我來說就是一種治愈。如果人生大部分時間都被愛好占據(jù),會是一件特別幸福的事。
記者:您更喜歡當老師還是畫漫畫,和學生的關系是怎樣的?
林帝浣:其實這兩者是融合的,當大學老師讓我接觸到很多年輕人,并從他們那里得到了很多靈感。我愿意跟后浪們多交流向他們學習新東西,也會跟他們做朋友,盡己所能替他們解答思想問題甚至情感問題。學生們都還蠻喜歡我的,我會跟他們講段子,也會嘗試從他們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看待世界。我覺得我們是教學相長、互相促進的關系。
記者:您的漫畫很幽默,金句很多,平常就是很搞笑很有趣的人嗎?
林帝浣:其實我是一個特別正經(jīng)的人。所謂幽默感,更像一種人生觀,對未知世界探索得越多,就越能有豁達樂觀的態(tài)度,這才是幽默感的本源。在我看來,人生最大的成功應該是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趣的人,至于說錢或者名氣,都是一些意外的禮物,我更看重自己過得是否開心、有趣。
記者:您的漫畫、紀錄片溫暖和鼓舞了很多人,當時怎么想到在抗疫前線的醫(yī)院舉辦漫畫展?
林帝浣:是因為前線醫(yī)護人員的要求,他們工作特別緊張,壓力也很大,需要有一些安慰和提振精神的東西,我就捐了很多漫畫。如果這些畫在某個瞬間能讓他們看一眼就有所觸動,從而增強意志,我覺得就是最大的成功。我跟很多武漢朋友有了熱干面之約,以后一定會去武漢,吃熱干面、鴨脖子,游黃鶴樓。
記者:這次疫情影響了所有人的生活,對您最大的影響是什么?
林帝浣: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改變了世界。疫情對我最大的影響,就是有很多時間可以去思考:世界的真相是什么?我們應該追求什么?人生更有價值的目標是什么?
記者:您的創(chuàng)作靈感都從哪里來的,會有創(chuàng)作瓶頸嗎?
林帝浣:我在創(chuàng)作中沒有很嚴格的瓶頸概念,可能因為我的愛好比較多,沒有特別好的構思時,我就會出去走走,拍拍照,或者臨摹一下古畫,讀一下書什么的。我覺得創(chuàng)作不要強求,應該是自然而然發(fā)自內(nèi)心的流淌,有感覺的時候就畫,沒感覺就去做一些更有趣的事。其實生活本身就是最大的靈感來源,憑空幻想出來的創(chuàng)意不接地氣,也很難打動別人。
記者:可能會有家長覺得孩子看漫畫書是不務正業(yè),您怎么看?
林帝浣:不管是漫畫還是文學,不管是游戲還是電影,都是一種藝術形式。漫畫里也有催人向上、引人學習、引人向善的部分。動漫的形式更有趣,更有吸引力,更容易被年輕一代所接受。動漫也是讀圖時代的一個趨勢,我覺得它完全可以成為一種很好的學習知識、開闊眼界、進行思想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記者:“豐子愷的意蘊,蔡志忠的幽默,黃永玉的才情”“當代豐子愷”……您怎么看這些別人對您的評價?哪些漫畫家對您影響比較大?
林帝浣:畫畫我基本是自學的,古今中外所有藝術家,我感興趣的,都會去揣摩他們的作品。畫家要說的話都在他的畫里,我去看這些畫,就像是一種對話,在這種對話里,我可以領悟很多,從這個角度來說,我也有無數(shù)的老師。蔡志忠的《莊子》,是我的漫畫啟蒙;黃永玉的《永玉六記》,我曾非常喜歡,也受過他的一些影響;我跟豐子愷畫漫畫用的工具、材料幾乎完全一樣,不過他融入更多中國畫的傳統(tǒng)技巧,而我會加入攝影、動漫的表達方式,更符合現(xiàn)代人審美。從國畫技巧上來說,影響我更多的是齊白石、潘天壽、八大山人。
記者:畫畫基本自學,能不能理解為您成功靠的是天分呢?
林帝浣:其實我的天分并不高,我覺得我的堅持和努力更重要一些,有些事情當你不停地做下去,總會有一點成果,雖然會比較慢,但會越積越多。有天分的漫畫家,我見過非常多,只是很多人沒有堅持下去。我覺得畫漫畫,要解決技巧問題比較簡單,而主題、構思、創(chuàng)意不那么簡單,人生閱歷和思想感受要從生活中來,從學問里來,需要很多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