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城
武漢的保成路,夜市的開啟,讓這個暫停了一整個春天的城市,重新活力四射。
晚上七點(diǎn)多開始,夜市亮燈。
“挑挑選選的爹爹婆婆,牽手逛街的戀人,吵吵鬧鬧的小朋友,都和夏天一起回來了。”
以往,每個城市夜市的開啟,意味著夏天來臨時心中的酣暢淋漓。
而今年更為特殊,中國每一個城市夜晚亮起的攤位,和熙熙攘攘的人潮,都在宣告著,疫情的退去,和正常生活的來臨。
沒有什么比正常生活更幸福的事情了。
沒有一個武漢人能逃得過今年的夜市,沒有一個中國人不會欣喜于今年夏天的夜生活。
2000米的保成路,1000多個攤位,從工藝品到西瓜汁,從夏夜的睡裙到吵吵鬧鬧的兒童玩具。而因為地攤經(jīng)濟(jì)的推動,今年的夜市變得更大更長。
江江的爸爸媽媽二十來年前,是夜市的一員。
那個時候,如今紅遍全國的保成路夜市還并不存在。
當(dāng)時的保成路是聞名于年輕人之間的電子街,這里最初出售的是進(jìn)口摩托車,然后是各類進(jìn)口家用電器,是當(dāng)時的年輕男孩子最愛去的地方之一。
而夜市的前身,則是江漢路夜市。
江爸江媽的攤位就是在江漢路夜市,主營生活用品,從鍋碗到鞋襪毛巾,不一而足。
“主要看進(jìn)到什么貨?!?/p>
他們和大多數(shù)攤販一樣,從武漢最大的批發(fā)市場,漢正街進(jìn)貨,然后挑挑揀揀,重新組合定價,擺到夜市上來售賣。
“吆喝,討價還價,夜市的聲音響起來,感覺就回來了?!?p>
夏天的夜市七點(diǎn)左右開檔,秋冬則提早到五點(diǎn)半,江江放學(xué)后偶有去幫忙招徠生意,當(dāng)年的夜市攤主,大多都是像江爸江媽這樣的下崗工人。
20世紀(jì)90年代末,下崗潮波及了這個城市里太多家庭。
為了維持生活,這些老武漢人選擇來到夜市,在這個成本最低的創(chuàng)業(yè)單位,開始從無到有的生活。
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人間百味和市井煙火,夜市才變得有了熱烈的生活氣息。
后來,夜市從江漢路延伸到保成路,四周延展到岔路口,這一段路自然地交織起來老漢口時髦青年們的夜生活。
實際上,武漢的夜市不少。
虎泉夜市是高校墮落街的標(biāo)桿,一眾大學(xué)生心頭的白月光;北湖夜市則是漢口美食最多的地方,大武漢CBD中心,承載著白領(lǐng)們的深夜食堂和街邊夜語;青山的紅鋼城夜市和馳名全國的戶部巷夜市,同樣,各有各的精彩之地。
保成路的單元樓下,川流不息,熙熙攘攘,讓本不寬敞的街道變得更為擠擠挨挨,但或許正是這樣的擠擠挨挨,才是真正夜市生活的樂趣。
沒有階層的劃分,家庭主婦和女學(xué)生,普通上班族和創(chuàng)業(yè)的小伙子,都在其中,討價還價的“嘈雜”是情趣,老板隨機(jī)附送的一個馬克杯,或許是當(dāng)晚最大的收獲。
今年夜市人滿為患。因為要測溫進(jìn)場,某周六晚,排隊的人們一直排出了江漢路。
逛夜市的人被人潮裹挾著往前走,旁邊的攤位亮著燈,美顏直播燈閃爍,潮流小飾品和鍋碗盤碟琳瑯滿目。
都說夜市繁華,而今年夏天讓武漢人蜂擁而至的,或許是在生活大起大落之后的一種舒緩和紀(jì)念。封閉了一整個春天的希望和熱情,在夏天的夜市綻放了。
絕不僅僅只有武漢人民逃不過今年夏天的夜生活。
幾乎所有的城市里,夜市都是靈魂和脈搏,今年的脈搏跳動得更快。
陳曉卿在《風(fēng)味人間》里,有一集就叫作《江湖夜雨》,主角便是夜市。在這一集里,陳曉卿將鏡頭更多地給了夜市里的夜宵和美食。
他把夜市里的夜宵檔比作江湖門派。
潛江、武漢、重慶、錦州、汕頭、南京、北京、香港、廈門、眉山,這些門派接連登場。
油燜小龍蝦、響油鱔糊、清醬肉、豉油雞、白灼小管……每個門派有每個門派的路數(shù),每座城市有每座城市的性格。
顯然,夜市除了美食,還有多得多。
微博上,“國內(nèi)最好逛的夜市”話題,討論已經(jīng)近2億。
“17歲”的南京丹鳳街夜市、義烏小商品城,琳瑯滿目。
成都春熙路夜市,也帶著期待重新開張。
2001年,成都春熙路步行街?jǐn)U建,繁榮了十多年的喧囂夜市也跟著關(guān)閉;2020年,春熙路夜市重新開放。以及,據(jù)說是全國最美的,西雙版納的星光夜市。
新疆和田夜市,無論你的胃有多大,都可能需要3個晚上才能一一嘗遍。
上海潮流夜市界的扛把子,安義夜巷已經(jīng)恢復(fù)往日生氣。
北京簋街自不必說,它位于東直門內(nèi)大街,東起二環(huán)路東直門立交橋西端,西至北新橋十字路口,全長1472米。
1985年在東內(nèi)大街集貿(mào)市場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成為餐飲特色街,2000年成為全市第一條特色餐飲街。
重慶人夜生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逛夜市。
生生不息的漫天煙火,點(diǎn)燃城市里溫暖的每一個角落。
廈門夜市的鼻祖,必然是定安。
20世紀(jì)80年代定安夜市興起,到2006年達(dá)到頂峰,曾是廈門最著名的小商品集散地、規(guī)模最大的露天夜市。
夜市,承載著城市的悲歡離合。
寫到這里,我也在想,為什么地攤熱潮被推動后,大家如此興奮?
除了對正常生活回歸的如釋重負(fù)感,最重要的,應(yīng)該是夜市給我們帶來的幸福感。
悲傷無法在夜市里生存,這里的笑聲和吵鬧聲,能將生活的底色,如同夜晚的燈光一樣,染得又溫暖又綿長。
無論何時去到夜市,你都會感慨,人間啊,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