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坤
最近,我在網(wǎng)上看到一個段子。有人問一位老人:你兒子、兒媳對你怎么樣?老人想了想說:我三個兒媳和兒子對我都很孝順,大兒媳怕我太寂寞,常敲鍋打碗給我聽;二兒媳怕我想女兒,常催我到女兒家串門;三兒媳對我更貼心,常對我說晚飯少一口,活到九十九。
看到這里,我會心一笑,這位睿智的老人不就是個現(xiàn)代版的阿Q嗎?
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靠著自己的“精神勝利法”,于種種不如意與屈辱中,將日子打發(fā)得飄飄然。雖然這是他個性懦弱、卑微的體現(xiàn),但從老年人的角度看,阿Q的“精神勝利法”還是可圈可點的。精神勝利法,就是用積極的心理暗示,將不愉快的事情合理化,趕走消極情緒,獲得心態(tài)的寧靜,從而保持健康快樂的心境。正如上面這位老人,利用自己的“阿Q”氣,為自己安了一個消氣栓、減氣閥,從而尋求到心理平衡。
我的一位老同學,因兒子不常去看他,心中憤懣,生病住院。
“兒子喊你第一聲‘爸時,你高興嗎?”探望他時,我問他。
“當然高興?!彼鸬?。
“兒子剛學會走路時,你高興嗎?”我又問?!斑€用問嗎,非常高興?!彼执?。
“你和兒子嬉戲時、接送他上學時,看到他參加工作時、娶妻生子時……不用問,都很高興吧?”我接著問道,老同學看著我點點頭。
我說:“你已經(jīng)提前在兒子身上得到了快樂,得到了報答,現(xiàn)在就不要怨天尤人了。子女來看你,你得到意外驚喜;子女不來看你,你就學學阿Q,自己對自己說:‘就是不來看我,我也早賺夠本了?!崩贤瑢W聽了我的話,哈哈大笑,病好了一半。
老年人往往有孤獨感、自卑感,還十分敏感,總是不高興、生悶氣,這樣對身體非常不利。面對兒女做得不盡心時,犯不著那么“認真”地去爭理,倒不如學學阿Q,來個自得其樂。
俄國作家契訶夫曾經(jīng)這樣寫道:“要是火柴在你的衣袋里燃起來了,那你應當高興,而且要感謝上蒼:多虧你的衣袋不是火藥庫。要是有窮親戚上別墅來找你,那你不要臉色發(fā)白,而要喜洋洋地叫道:‘挺好,幸虧來的不是警察!要是你的手指頭扎了一根刺,那你應當高興:‘挺好,多虧這根刺不是扎在眼睛里!……依此類推,朋友,照著我的勸告去做吧,你的生活會歡樂無窮!”老年朋友們,細讀并回味以上文字,你是不是感到他的這套說辭和阿Q的“精神勝利法”如出一轍?
老年人學學阿Q,能調(diào)節(jié)心理失控,它像一劑良藥,使老年朋友從中獲得自我安慰、自我解脫,能少生氣,不生氣;能少煩惱,不煩惱;能少生病,不生病。
老年人學學阿Q,能夠把一切問題看淡,可避免鉆牛角尖,走死胡同,不會因一些無關緊要的事而無休止地費腦子,影響健康。
老年人學學阿Q,能積極主動地去改變消極氛圍,在悲觀情緒里加一點燦爛陽光,使愉快的情緒不斷擴張,最終占據(jù)整個心靈。
所以,老年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學學阿Q,自己創(chuàng)造出幸福、快樂的晚年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