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佳杰 夏永強 徐沛柔 鄭智勇 馬峰
摘? 要:以華東某電站接地網(wǎng)為例,對其安全性進行了分析。針對全廠接地電阻,一、二次設備導通性,500 kV開關站、廠房主變室和母線洞的接觸電壓、跨步電壓等進行計算和診斷,依據(jù)上述計算結果對此變電站接地網(wǎng)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進行分析、評價和改進,以確保工作人員人身安全、電站安全運行,對此類電站的建造、評估與改造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接地網(wǎng);接地電阻;接觸電壓;跨步電壓;導通性;評估;改造方案
0? ? 引言
接地網(wǎng)對于電力系統(tǒng)的安全、可靠運行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接地網(wǎng)常年埋在地下,腐蝕不可避免,腐蝕將直接導致接地截面減小、電氣性能參數(shù)變化,嚴重時會直接危及電網(wǎng)的安全運行[1]。因此,進行接地網(wǎng)狀態(tài)檢測,及早發(fā)現(xiàn)問題并采取相應保護措施,智能化地完成接地網(wǎng)維護工作,顯得十分迫切和重要。保證接地網(wǎng)的完整性、安全性、可靠性,對于保障電力系統(tǒng)的可靠運行和站內(nèi)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
1? ? 電站基本情況
華東某電站距市區(qū)約7 km[3]。該電站以500 kV兩回7.5 km線路接入500 kV某變,電站裝機容量1 000 MW,裝設4臺單機容量為250 MW的機組。發(fā)電機中性點經(jīng)接地變壓器接地,主變壓器容量為300 MVA,發(fā)電機—變壓器(4臺300 MVA主變壓器)采用單元接線[4-5]。在500 kV側2臺主變采用絕緣封閉組合電器(GIS)管道母線組成聯(lián)合單元,以2回500 kV交聯(lián)聚乙?。╔LPE)電纜(單相電纜長度680 m)接至地面500 kV GIS開關站,500 kV電氣主接線為2進2出內(nèi)橋接線[6-7]。
本文主要以華東某電站開關站5220線為例對接觸電壓[8]、跨步電壓[9-10]等進行計算分析,進而保證接地網(wǎng)的安全可靠運行。
2? ? 測量方法
2.1? ? 接地電阻測量方法
本次實驗采用變頻三角形法進行接地阻抗實驗,具體實驗接線原理如圖1所示[11]。
本次實驗采用人工放線,電壓線和電流線采用2.5 mm2截面積的多股銅絞線,實驗電流頻率為45 Hz與55 Hz,標準正弦波波形,電流幅值為5 A,滿足實驗電源的基本要求。電流線從500 kV開關站右邊向一條停運的35 kV線路引出,電壓線從500 kV開關站左邊向下方大壩方向引出,兩條線相隔距離遠、無平行段,可以大大減少電流線與電壓線之間的互感,提高測量的精準度[12-13]。
2.2? ? 跨步電壓測量方法
在測試區(qū)域內(nèi)導通性測試良好的接地點注入電流,測量該區(qū)域內(nèi)距離為1 m的地表電位差,并繪制該區(qū)域內(nèi)跨步電壓曲線圖[14]。
跨步電壓測量所選電流極位置與接地電阻測量電流極相同,測量示意圖如圖2所示。
2.3? ? 接觸電壓測量方法
在測試區(qū)域內(nèi)導通性測試良好的接地點注入電流,測量設備架構距地面2.0 m高處與水平距離1 m的地表電位差。
接觸電壓測量所選電流極位置與接地電阻測量電流極相同,測量示意圖如圖3所示[15-16]。
2.4? ? 導通性測量方法
首先選定一個很可能與主地網(wǎng)連接良好的設備的接地引下線為參考點,再測試周圍電氣設備接地部分與參考點之間的直流電阻,如圖4所示。如果開始即有很多設備測試結果不良,宜考慮更換參考點[17]。
3? ? 測量過程
3.1? ? 接地電阻
根據(jù)《水力發(fā)電廠接地設計技術導則》(NB/T 35050—2015)中4.1.1條款,有效接地系統(tǒng)的水力發(fā)電廠接地裝置接地電阻宜符合下式要求:
R≤
式中:R為考慮到季節(jié)變化的最大接地電阻(Ω);I為計算用流經(jīng)接地裝置的最大入地電流(A,有效值)。
由華東某電站提供的資料,該電站流經(jīng)接地裝置的最大入地電流約為7.9 kA。經(jīng)計算,該電站接地電阻R的值宜小于等于0.253 2 Ω。
測試結果0.240 6 Ω<0.253 2 Ω,故華東某電站接地電阻符合規(guī)程標準及設計要求。
3.2? ? 跨步電壓
根據(jù)《接地裝置特性參數(shù)測量導則》(DL/T 475—2017)中的折算公式(3),將測試跨步(接觸)電壓值Us′折算成最大入地電流下實際值Us,與《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guī)范》(GB/T 50065—2011)中4.2.2規(guī)定的安全值進行比較判斷。
Us=Us′
式中:Im為注入地網(wǎng)的測試電流;Is為被測接地裝置內(nèi)系統(tǒng)單相接地故障電流(7.9 kA)。
本次測試開關站5220線跨步電壓最大值為2 726.4 V;華東某電站設計單位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所提供的資料顯示,500 kV開關站跨步電位差Ek允許值為1 954.3 V。最大實際值大于允許值,因此開關站5220線跨步電壓不合格。
3.3? ? 接觸電壓
本次測試開關站5220線接觸電壓最大值為829.60 V;華東某電站設計單位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所提供的資料顯示,500 kV開關站接觸電位差Ej允許值為769.2 V,最大實際值大于允許值,因此開關站5220線接觸電壓不合格。
3.4? ? 導通性測試
根據(jù)2.4導通性測試方法,測試了相關區(qū)域一、二次盤柜外殼與基準點之間的導通性。經(jīng)過測試,導通性均為良好。
4? ? 總結
基于以上流程,對該電站的接地參數(shù)進行測量,結果如表1所示。
結論如下:
(1)全廠接地電阻測量值為0.240 6 Ω,滿足規(guī)程要求;
(2)每個測試區(qū)域的接觸電壓、跨步電壓都有部分大于上限值,因此不滿足規(guī)程要求;
(3)導通性測試,所測區(qū)域的一、二次盤柜外殼與基準點之間的導通電阻均小于50 mΩ,導通性良好。
5? ? 改進意見
本節(jié)依舊以5220線為例進行改進計算,來驗證假設的可行性,從而將改進方法推廣至全廠使用。此次計算參考規(guī)程為《水力發(fā)電廠接地設計技術導則》(NB/T 35050—2015),圍繞提高接觸電壓安全限值和降低接觸電壓兩個方面,可以采用布置均壓網(wǎng)的方式來達到降低接觸電壓的目的。均壓網(wǎng)采用40 mm×4 mm的紫銅條,長度為40 m,寬度為30 m。沿長、寬方向布置的均壓帶導體根數(shù)均為8根,埋深為0.2 m。
均壓網(wǎng)的布置有均壓帶等間距布置和不等間距布置兩種方式,不等間距布置的目的是使各網(wǎng)孔接觸電位差相等。根據(jù)經(jīng)驗和現(xiàn)場實際情況分析,該電站開關站適合采用不等間距均壓網(wǎng)。
根據(jù)《水力發(fā)電廠接地設計技術導則》(NB/T 35050—2015)表7.3.2,不等間距布置的7網(wǎng)格均壓網(wǎng)網(wǎng)孔邊長百分數(shù)如表2所示。
所以,各網(wǎng)格長、寬所對應的邊長如表3所示。
5.1? ? 增設均壓網(wǎng)后跨步電位差計算值
在發(fā)生接地短路時,接地網(wǎng)外的地表面的最大跨步電位差Ekm可按下式計算:
Ekm=KkEw
式中:Ekm為最大跨步電位差(V);Kk為跨步系數(shù);Ew為接地裝置的電位(V)。
其中,跨步系數(shù)Kk(不等間距布置時)可按下式計算:
Kk=KkhKknKkdKksKkmKkl
式中:Kkh為均壓帶埋深影響系數(shù);Kkn為均壓帶根數(shù)影響系數(shù);Kkd為均壓帶導體直徑影響系數(shù);Kks為均壓網(wǎng)面積影響系數(shù);Kkm為接地網(wǎng)網(wǎng)孔數(shù)影響系數(shù);Kkl為接地網(wǎng)形狀影響系數(shù)。
Kkh、Kkn、Kkd、Kks、Kkm、Kkl可按下列方法計算:
Kkh=383.964e
Kkn=0.849-0.234
Kkd=0.574+0.64
Kks=0.07+1.08/
Kkm=0.056+1.072/m
Kkl=0.741-0.011(l2/l1)
根據(jù)計算,跨步系數(shù)Kk=0.334 3,接地裝置的電位Ew=IR(I為計算用入地短路電流,R為地網(wǎng)的接地電阻),根據(jù)《華東某電站2019年接地網(wǎng)安全性狀態(tài)檢測報告》提供的數(shù)據(jù),I=7 900 A,R=0.240 6 Ω,代入公式可得Ew=7 900×0.240 6=
1 900.74 V,因此增設均壓網(wǎng)后最大跨步電位差Ekm=1 900.74×
0.334 3≈635.42 V,小于上限值1 954.3 V,因此設計的均壓網(wǎng)滿足跨步電壓的要求。
5.2? ? 增設均壓網(wǎng)后接觸電位差計算值
在發(fā)生接地短路時,接地網(wǎng)地表面的最大接觸電位差即網(wǎng)孔中心對接地網(wǎng)接地體的最大接觸電位差Ejm可按下式計算:
Ejm=KjEw
式中:Ejm為最大接觸電位差(V);Kj為接觸系數(shù);Ew為接地裝置的電位(V)。
其中,接觸系數(shù)系數(shù)Kj(不等間距布置時)可按下式計算:
Kj=KjhKjnKjdKjsKjmKjl
式中:Kjh為均壓帶埋深影響系數(shù);Kjn為均壓帶根數(shù)影響系數(shù);Kjd為均壓帶導體直徑影響系數(shù);Kjs為均壓網(wǎng)面積影響系數(shù);Kjm為接地網(wǎng)網(wǎng)孔數(shù)影響系數(shù);Kjl為接地網(wǎng)形狀影響系數(shù)。
Kjh、Kjn、Kjd、Kjs、Kjm、Kjl可按下列方法計算:
Kjh=0.257-0.095
Kjn=0.021+0.217-0.132n/n
Kjd=0.401+0.658/
Kjs=0.054+0.410
Kjm=2.837+240.021/
Kjl=0.168+0.002/l
根據(jù)計算,接觸系數(shù)Kj=0.127 842,接地裝置的電位Ew=IR(I為計算用入地短路電流,R為地網(wǎng)的接地電阻),根據(jù)《華東某電站2019年接地網(wǎng)安全性狀態(tài)檢測報告》提供的數(shù)據(jù),I=7 900 A,R=0.240 6 Ω,代入公式可得Ew=7 900×0.240 6=
1 900.74 V,因此增設均壓網(wǎng)后最大接觸電位差Ejm=1 900.74×
0.127 842≈242.99 V,小于上限值769.2 V,因此設計的均壓網(wǎng)滿足接觸電壓的要求。
6? ? 結語
依照此計算規(guī)則,埋設均壓網(wǎng)的改進方案可行,該電站敷設均壓網(wǎng)后接觸電壓值與跨步電壓值均能降至限值以下,可推廣至全站使用。
[參考文獻]
[1] 邵洪平,徐一蓉.變電站接地網(wǎng)工程降阻技術研究[J].電力設備管理,2020(3):46-47.
[2] 邵洪平.變電站接地網(wǎng)接地電阻計算方法研究[J].電力設備管理,2020(2):57-59.
[3] 邵洪平.變電站接地網(wǎng)的土壤腐蝕因素研究[J].電力設備管理,2020(1):113-115.
[4] 程翔.變電站接地網(wǎng)安全評估方法[J].通信電源技術,2019,36(10):160-161.
[5] 邵洪平,李學騰.變電站接地網(wǎng)腐蝕程度分類研究[J].電力設備管理,2019(10):54-55.
[6] 楊岳華.110 kV變電站接地網(wǎng)降阻解決方案及應用[J].通訊世界,2019,26(9):314-315.
[7] 權學政,李朝霞.西藏某220 kV變電站接地網(wǎng)狀態(tài)評估與改造[J].電工電氣,2019(1):34-36.
[8] 田松.某220 kV變電站接地網(wǎng)安全評估分析[J].電子世界,2018(22):45-46.
[9] QIN S Q,WANG Y,TAI H M,et al.TEM apparent resisti-
vity imaging for grounding grid detection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J].Generation,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The Institution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2019,13(17):3932-3940.
[10] 王欣,郭博聞.變電站接地網(wǎng)腐蝕機理分析及腐蝕診斷技術發(fā)展現(xiàn)狀[J].吉林電力,2019,47(2):10-12.
[11] SONG C F,WANG M,QIN X B,et al.Th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of the Forced Current Cathodic Protection Base on Simulated Annealing[J].Algorithms,2019,12(4):83.
[12] SU M M,LIN Y H,LI Z Z,et al.Analysis on frequency and im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grounding grid[J]. The Journal of Engineering,2019(16):2405-2409.
[13] TONG X F,DONG X H,TAN B.High current field test of impulse transient characteristics of substation grounding grid[J].The Journal of Engineering,2019(16):2018-2021.
[14] LI G X,WANG Y,GUAN Y L,et al.Research on evaluation method of soil corrosive property to grounding grid in transformer substation[J]. IOP Conference Series: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9,479(1):1-7.
[15] RITTONG,SIRISUMRANNUKUL.Safety impacts of electric potential an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s result of faults in electric distribution system[J].Journal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Engineers,2020,43(3): 269-278.
[16] LI S F,F(xiàn)U Y H,XIE Y.Study on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Interference Voltage of Shielded Cabl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ightning Strike in Smart Substation Grounding Grid[J].IOP Conference Series: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8,439(5):2042-2047.
[17] 李謙.大型接地網(wǎng)性能評價技術綜述[J].廣東電力,2018,31(8):139-146.
收稿日期:2020-06-16
作者簡介:蔣佳杰(1988—),男,江蘇宜興人,工程師,研究方向: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