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華,王思思,朱婕曼,鮑 娜,石克威, 張洪艷,姬宏宇,趙曉霞
高齡孕婦一般指年齡≥35周歲的孕婦,是較為特殊的孕婦群體[1]。因女性35歲后心理、生理、社會、家庭等都將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在各種因素影響下,生育能力將明顯下降,且易受各種有毒物質的干擾;與年輕孕婦相比,高齡孕婦及其子女后代所面臨的風險顯著增加[2-3]。研究表明,女性在35歲以后生殖系統(tǒng)功能不斷下降,卵母細胞DNA持續(xù)性受損并積累,導致卵母細胞質量及儲備不斷降低;同時機體對攝入的外源性促性腺激素反應能力降低,導致胚胎著床率及妊娠率降低[4-5]。本研究選取我院118例高齡再生育女性為研究對象,對其妊娠結局及危險因素進行分析,旨在提高女性再生育妊娠的臨床治療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間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97例高齡再生育女性的臨床資料。年齡為35~45(38.13±5.45)歲。①納入標準:于本院經(jīng)多普勒彩色超聲檢查或核磁共振成像確診懷孕,同時接受在本院進行分娩。至少每3個月在我院進行一次檢查,檢查孕婦及胎兒狀況。孕婦年齡≥35歲;孕次≥2次。孕婦及其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臨床資料完整。②排除標準:合并先天性心臟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狀腺功能亢進、心肌病等疾病者;伴有重要器官系統(tǒng)嚴重功能受損或器質性變化者;合并嚴重免疫系統(tǒng)及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失語及嚴重認知障礙者。
1.2方法
1.2.1記錄孕婦一般情況:年齡、孕次、產(chǎn)檢次數(shù)、飲酒史、吸煙史、貧血史、高血壓史、糖尿病史、本次妊娠基本情況(子宮肌瘤、多胎妊娠、胎膜早破、胎盤早剝、前置胎盤、胎兒窘迫、異常心電圖)。
1.2.2不良妊娠結局評判標準:流產(chǎn)、早產(chǎn)、產(chǎn)后出血、新生兒畸形、新生兒窒息、新生兒死亡及低體重兒診斷參考《婦產(chǎn)科學》第8版[6]及《兒科學》第8版[7];胎膜早破、胎盤早剝、前置胎盤、胎兒窘迫等由多普勒彩色超聲檢查或核磁共振成像檢查或手術證實。超出正常心電圖波形范圍的異常心電圖判斷標準參照《臨床心電圖學》第5版[8]。
1.3觀察指標 對高齡女性再生育妊娠結局及妊娠結局的獨立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2.1高齡女性再生育妊娠結局 297例高齡再生育女性中正常分娩占72.05%(214/297),為正常分娩組;83例妊娠結局不良占27.95%(83/297),為不良妊娠結局組。
2.2單因素分析 高齡女性再生育妊娠結局與本次妊娠基本情況(多胎妊娠、胎膜早破、胎盤早剝、前置胎盤)有明顯相關性(P<0.05)。見表1。
表1 影響高齡女性再生育妊娠結局的單因素分析
2.3多因素分析 將高齡女性再生育不良妊娠結局作為因變量,將多胎妊娠、胎膜早破、胎盤早剝、前置胎盤作為自變量,納入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多胎妊娠、胎膜早破、胎盤早剝、前置胎盤是高齡女性再生育妊娠結局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2。
表2 影響高齡女性再生育妊娠結局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近些年,隨著二孩政策的實施及人們生育觀念的改變,導致高齡再生育女性人數(shù)呈井噴式增長,為臨床婦產(chǎn)工作者帶來了不小的壓力[9-10]。由于35歲以后女性除生育能力逐漸下降還會面臨更年期帶來的如情緒不穩(wěn)定、雌性激素水平降低等影響,因此在生理及心理雙重影響下,不良妊娠結局的風險顯著增大[11-12]。有研究顯示,與適齡初產(chǎn)女性相比,高齡女性再生育妊娠期自然流產(chǎn)率、早產(chǎn)率、難產(chǎn)率、乳腺癌率、妊娠期患高血壓和糖尿病率、新生兒先天性癡呆率、產(chǎn)后出血率、新生兒畸形率、新生兒窒息率、新生兒病死率等均明顯增高,嚴重威脅孕婦及新生兒的生命健康[13-16]。本研究結果顯示,再生育高齡女性中出現(xiàn)不良妊娠結局者占27.95%(83/297),與張曉丹[17]的報道相似。有關于引發(fā)高齡女性再生育不良妊娠結局的危險因素鮮有報道,因此本文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
本研究結果顯示,多胎妊娠是高齡女性再生育不良妊娠結局的獨立危險因素,與蘇平平和應豪[18]報道相似。高齡女性再生育多胎概率較大,會過度刺激孕婦卵巢,引起黃體分泌不足,導致子宮發(fā)育不足,降低受精卵著床率,增大了妊娠期流產(chǎn)率;多胎妊娠還因胎兒在子宮內(nèi)的營養(yǎng)條件差,影響其生長速度,導致胎兒發(fā)育遲緩,早產(chǎn)發(fā)生風險較高;多胎妊娠亦可導致孕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發(fā)生,在分娩過程中孕婦易出現(xiàn)宮縮乏力等情況,產(chǎn)后出血發(fā)生率高,增大高齡女性再生育不良妊娠結局風險[19-22]。本研究結果顯示,胎膜早破同樣是高齡女性再生育不良妊娠結局的獨立危險因素,預示胎膜早破會導致不良妊娠結局風險增加。時春艷等[23]認為,胎膜早破的原因,包括衣原體和B族鏈球菌等感染、創(chuàng)傷和機械性刺激、羊膜腔壓力升高、營養(yǎng)因素等,對于高齡再生育女性,其生殖系統(tǒng)功能逐漸下降,孕婦子宮發(fā)育不足概率增大。同時高齡女性再生育多胎概率較大,而多胎妊娠可導致羊膜腔壓力升高,因此在諸多因素影響下高齡再生育女性妊娠過程中胎膜早破概率明顯增大;而胎膜破裂后,孕婦陰道內(nèi)病原體更容易進入子宮,使宮內(nèi)感染風險增大,胎兒患敗血癥、肺炎、顱內(nèi)感染等風險增大,最終導致早產(chǎn)等情況的發(fā)生;胎膜早破導致羊水大量流出,增加了臍帶受壓或脫垂的風險,而臍帶受壓可導致胎兒缺氧胎死腹中[24]。因此,胎膜早破對妊娠結局影響較大。
本研究結果顯示,胎盤早剝是高齡女性在生育不良妊娠結局的獨立影響因素,與潘惠珍[25]報道的結論相似。筆者認為,高齡再生育女性引發(fā)胎盤早剝的概率較高,其原因主要是高齡再生育女性妊娠期胎膜早破概率較大,會增加孕婦胎盤早剝發(fā)生率。胎盤早剝主要與孕婦血管病變、腹部受重創(chuàng)或拉伸、宮腔內(nèi)壓力驟減等原因有關;而胎膜早破是引起宮腔內(nèi)壓力驟減的主要因素,可導致孕婦發(fā)生胎盤早剝[26-27]。胎盤早剝可導致孕婦出血,且出血量一般較大,同時孕婦可出現(xiàn)持續(xù)性腰痛腰酸、惡心嘔吐等癥狀,嚴重時還可導致孕婦貧血、休克,甚至胎兒死亡等。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前置胎盤也可導致高齡再生育女性出現(xiàn)不良妊娠結局。分析其原因主要與子宮內(nèi)膜受損或病變、受精卵滋養(yǎng)層發(fā)育遲緩有關。高齡再生育女性由于年齡及其已有的生育經(jīng)歷,導致多次妊娠、孕卵發(fā)育遲緩、子宮內(nèi)膜異常等特點,增加了前置胎盤發(fā)生率,而前置胎盤可導致孕婦產(chǎn)后出血,增大感染概率。同時還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fā)育,導致胎兒早產(chǎn),嚴重時還可導致孕婦休克、胎兒發(fā)生缺氧、胎死宮內(nèi)等并發(fā)癥,對孕婦影響較大。
綜上所述,多胎妊娠、胎膜早破、胎盤早剝、前置胎盤是高齡女性不良妊娠結局的獨立危險因素,臨床應引起高度重視。本研究樣本量偏少,結果可能存在偏差,并未對不良妊娠結局危險因素的防治措施進行分析,故今后需深入探究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