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誠軒拍賣
圖1 清 四川光緒“二十四年 樂至縣股票 匠周源義”十兩圓錠
圖2 清 安徽“光緒十六年拾月 蕪湖分局 皖岸鹽課 元和銀爐”五十兩銀錠
圖3 清 福建“二十四年五月 漳平縣 謝潓泉”十兩圓錠
8月,廣大泉友的福音來了!北京誠軒2020年春季拍賣會將華麗登場。尤其是“王牌”項目——錢幣,依舊主打紙幣、古錢金銀錠、機制幣三大專場,1300余項拍品不乏珍稀精品,定能讓藏家們滿載而歸。據悉,北京誠軒春拍錢幣項目預展及拍賣時間定于8月16日至19日,展拍地點均在北京昆侖飯店。
古錢金銀錠專場將推出210項拍品,除少數早期明代銀錠,大部分是清代各省官鑄稅銀、商鑄銀鋪錠等,以實物再現了明清兩朝白銀貨幣在金融流通領域的特殊功能。
比如四川光緒“二十四年 樂至縣股票 匠周源義”十兩銀錠(圖1),實為清政府在《馬關條約》之后推行的昭信股票,四川將其變相成為田畝附加稅,甚至將稅名打在銀錠上,因此,打有“股票”銘文的稅錠,是川省獨有品種,素為川錠名珍。
云南“喬井課 施永發(fā)”十兩大長槽錠,為早期滇西重要鹽產區(qū)喬后井所征鹽稅折銀,相對于白井、黑井、抱香井等諸多鹽井,喬后井稅銀有記載的實物極其罕見。
“光緒十六年拾月 蕪湖分局 皖岸鹽課 ”五十兩銀錠(圖2),系安徽行銷淮鹽的地區(qū)所上繳的鹽課,由大通督銷總局下屬蕪湖督銷分局銷鑄,然后上解至兩淮鹽運使司,是安徽官鑄稅銀最罕見的品種之一,存世不超過5枚,此番首次現身于公開拍賣,實屬難得。
福建銀錠歷來罕見,市面贗品較多,真品一物難求。這次拍賣,“平和縣”“漳平縣”二枚十兩銀錠同臺亮相(圖3),不僅品相完美,且至今均未見記載,也是第一次在公開拍賣露面的“饅頭錠”珍罕品種。
圖4 1910年載灃像大清銀行兌換券拾圓
圖5 1951年第一版人民幣伍仟圓“蒙古包”
紙幣專場包含明清與民國時期紙幣、解放區(qū)紙幣以及退出流通的人民幣,共計400余項。
馬定祥舊藏載灃像大清銀行兌換券拾圓流通券(圖4),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采用雕刻版技術印制的紙幣,印就之后未及發(fā)行便因大清王朝覆滅而全部作廢銷毀,加蓋號碼的流通券存世極罕,是清代紙鈔的頂級珍品。
宣統(tǒng)元年李鴻章像大清銀行兌換券加蓋改作民國元年中國銀行兌換券上海壹圓,乃中國銀行成立之初,暫以回收的清鈔加蓋改作臨時行用,是中國銀行成立后發(fā)行的第一種鈔票,未久即被新鈔取代,遺存寥若晨星。
人民幣部分佳品眾多。其中,一版幣六珍之伍仟圓“蒙古包”(圖5),獲PMG評級惟一亞軍級55分,品相出類拔萃;另經PMG評級入盒的伍仟圓“牧羊”、壹萬圓“駱駝隊”流通票,品相亦屬佼佼者。
此次紙幣專場扛鼎重器當屬1981年至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庫券流通票78枚大全套(圖6),發(fā)行前后歷時17年,全套收集難度巨大,此次的大全套公開拍賣堪稱歷史性首現。內中最具代表性的“八珍”票品,每一種存世數量都極其稀少,尤其是1981年巨額面值拾萬圓券,因兌收徹底,存世多見樣票,流通券堪稱吉光片羽,見諸于公開拍賣尚屬首次。
圖6 1981年至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庫券流通票78枚大全套之拾萬圓
雖然此次拍賣征集時間短暫,海外征集受阻,但北京誠軒的長項——機制幣專場,仍為藏家精心準備了不同時期中央及地方鑄幣700余項,不僅精品琳瑯滿目,名品重器更是令人垂涎。
中央鑄幣中,宣統(tǒng)年造大清銀幣壹圓“$1”,未正式流通,為著名收藏家黃華樞舊藏,保存完美,獲NGCMS65之高評分,為水龍系列銀幣中品相佼佼者。
此次宣統(tǒng)三年“反龍”版壹圓樣幣二枚同現(圖7),分別獲PCGSSP63+、SP62不俗評分,作為龍銀珍品中的常青樹,頗受藏家青睞。
鑒于目前原味好品之“ 孫小頭”“袁大頭”“船洋”等普通品種的追捧者眾多,價格今非昔比,本場甄選不同品種、不同版式、不同顏色包漿的評級幣、裸幣計200余項,其中有原味老包漿亦或明亮五彩光,可謂品種豐富,應有盡有。頂級佳品包括:瑰麗五彩包漿之“孫小頭”(NGCMS67)、華麗粉光之“袁大頭”(PCGSMS6 6)、賞心悅目之“二十三年船洋”(PCGSMS66+)。
地方鑄幣板塊,當以封面拍品1867年上海壹兩“無射線”、“ 有射線”版銀幣樣幣最為奪目(圖8、9)。此兩個版式的樣幣皆為香港造幣廠試鑄,工藝精美絕倫,是香港歷史上鑄造的惟一“龍洋”,位列中國近代機制銀幣十大名珍。其中,“無射線”版樣幣先后由世界著名中國錢幣收藏家耿愛德、伊萊·瓦力特、張秀青遞藏,流傳有緒,并且著錄于國內外多種機制幣權威目錄。PCGSSP64系目前該公司評級紀錄唯一S P級別評分?!坝猩渚€”版作為上呈試樣,雖曾小量鑄造,但終因未獲清廷采納而被銷毀,迄今有公開拍賣紀錄者屈指可數,亦為臺灣著名收藏家張秀青舊藏,品相之完美撼人心魄,并于PCGS公司評級榜單以SP65高居榜首。此次兩種版式“上海壹兩”同時亮相,氣勢如虹,于國內公開拍賣前所未有。
英國伯明翰喜敦造幣廠為中國雕模制作的試鑄樣品,一直以其非凡的鑄幣工藝和歷史價值,于中國近代鑄幣史舉足輕重,并為藏家所仰慕。此次參拍的“ 浙江楷書”版一錢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銀樣幣各一枚,即喜敦廠為中國雕模試鑄的最后一種龍銀,也是中國龍洋輔幣最為珍罕的品種。三枚分別以PCGS SP66、SP67、SP67的高評分同時亮相,分外驚艷。
本場機制銅幣與勛獎章亦有不俗佳品登場。最具代表性的有:1902年安徽方孔十文銅幣試鑄樣幣,因形制獨特,身世傳奇,存世甚少而位列中國銅元“十大金剛”。此枚銅樣幣品貌俱佳,獲國內知名評級公司公博(GBCA)SP65BN之高評分。
1902年天津都統(tǒng)衙門銅質鑲琺瑯紀念章,既是章牌收藏罕見品種,也是庚子事變珍貴歷史文物,歷經近120年歲月侵蝕,琺瑯仍保存完好無損,極為難得;另一枚1914年袁世凱戎裝像背雙劍嘉禾圖黃銅質獎章(圖10),正面袁世凱肖像與天津造幣廠共和、飛龍銀幣極為類似,或同為該廠所鑄,迄今遺世獨存。兩枚分別由PCGS鑒定評級UNC Detail、MS61,珍稀度無與倫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