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鋒,江蘇省特級教師郭學(xué)萍工作室核心成員,新疆陶行知研究會理事,現(xiàn)任烏魯木齊市第十五小學(xué)教研室主任,獲全國第八屆“七彩語文杯”教師素養(yǎng)大賽特等獎,參與編撰《慢讀古詩文》《小學(xué)創(chuàng)意寫作》等作品十四部。
原 文
鷸①蚌相爭
蚌方出曝②,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③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④,漁者得而并禽⑤之。
——選自《戰(zhàn)國策》
朗 讀
鷸蚌相爭
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
注 釋
①鷸(yù):一種水鳥,羽毛呈褐色,嘴和腿都細長,常在淺水邊或水田中捕食小魚、昆蟲、河蚌等。
②曝(pù):曬。
③箝(qián):通“鉗”,把東西夾住。
④舍:放棄。
⑤禽:通“擒”,捕捉,抓住。
譯 文
一只河蚌剛剛從水里出來曬太陽,一只鷸就來啄它的肉,河蚌馬上把殼合上,夾住了鷸的嘴。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會有死掉的河蚌。”蚌也對鷸說:“今天你的嘴出不來,明天你的嘴出不來,就會有死掉的鷸?!眱烧哒l也不肯放過對方。后來,一個漁夫把它們倆一起捉走了。
學(xué) 習(xí) 指 導(dǎo)
學(xué)習(xí)小古文,要注意詞類活用。例如名詞活用為動詞,就是一個名詞在特定的情況下作動詞使用,活用后的意義仍和這個名詞的意義密切相關(guān),只是動作化而已。如這則寓言中“今日不雨,明日不雨”一句中的“雨”,本是名詞,在這里活用作動詞,解釋為“下雨”。
知 識 拓 展
《戰(zhàn)國策》是匯編而成的歷史著作,作者不明,非一時一人之作。共三十三卷,約十二萬字。因書所記載的多是戰(zhàn)國時縱橫家為其所輔之國的政治主張和外交策略,西漢劉向考訂整理后,定名為《戰(zhàn)國策》。
故 事 背 景
趙國預(yù)備征伐燕國,蘇代為燕國去勸說趙王,他為趙王講了鷸蚌相爭的故事,并說:“現(xiàn)在趙國即將攻擊燕國,燕趙假如長期對峙,兩國都會疲憊不堪,強大的秦國就要成為那坐享其成的漁翁了?!弊罱K,趙國停止出動軍隊攻擊燕國。
課 后 小 擂 臺
1.“漁者得而并禽之”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話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這則故事后來演化成一個八字成語,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