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紅樓夢》中的人物大多“美中不足”,寶釵世故,黛玉孤僻,寶玉縱情,這些都深刻地反映了曹雪芹“美中不足”的美學(xué)思想,而邢岫煙的人物形象塑造恰恰與美中不足的思想有所出入,這個紅樓中的小人物一方面如閑云野鶴,悠然自得,一方面待人接物周全,還懂得修養(yǎng)精神,是一位“兼美”人物。本文擬對邢岫煙的兼美人格進行分析,認(rèn)為其兼美人格與儒釋道精神有關(guān)。
關(guān)鍵詞:《紅樓夢》;邢岫煙;兼美人格;儒釋道精神
作者簡介:周麗影(1995-),女,漢,安徽績溪人,杭州師范大學(xué)英語語言文學(xué)專業(yè)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為英國小說、比較文學(xué)。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23-0-02
1.引言
“兼美”究其根源,是統(tǒng)攝中國人審美觀念達(dá)幾千年之久,以儒家中庸之道為其哲學(xué)基礎(chǔ),以“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為價值評判標(biāo)準(zhǔn)的“中和”之美。(賴振寅 80)“兼美”是曹雪芹在《紅樓夢》中表達(dá)的一個具有豐富意義的思想符號,“兼美”所蘊含的象征隱喻意義不斷被闡發(fā),如:兼兩種體貌風(fēng)神之美、兼兩種人格理想之美、兼兩種世界之美、兼人性兩極之美、兼人物性格塑造多樣性以及對稱性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之美等等。(高淮生 306)賴振寅在《眼淚與冷香丸——黛玉、寶釵原型命意探微》一文中認(rèn)為“寶釵的美是仁者之美,代表著儒家所崇尚的溫柔敦厚的人格理想。黛玉的美是智者之美,代表著道家所推崇的‘故圣人法天貴真,不拘于俗的人格理想?!保ㄙ囌褚?85)可見人格之美背后是有深沉的文化因素積淀的。邢岫煙,為人如閑云野鶴,無爭無求,做事寬容仁厚,又懂得修養(yǎng)精神,是一位十足的兼美人物。但岫煙兼的不光有儒家的入世精神,道家的無為精神,更有佛家的修養(yǎng)精神,所以是三種人格理想之美。
2.邢岫煙做事:寬厚清慎,犯而不挍
“寬厚清慎,犯而不挍”出自宋代司馬光《資治通鑒·唐紀(jì)》,指人寬恕仁厚,清正持重,即使被別人冒犯了也從不報復(fù)。邢姑娘把這種“厚”的智慧運用得爐火純青,從她和寶釵的對話中就可見一斑。《紅樓夢》第五十七回寶釵和岫煙在半路偶遇:
這日寶釵因來瞧黛玉,恰值岫煙也來瞧黛玉,二人在半路相遇,寶釵含笑喚他到跟前,二人同走。至一塊石壁后,寶釵笑問他:“這天還冷的很,你怎么倒全換了夾的了?”岫煙見問,低頭不答。寶釵便知道又有了原故,因笑問道:“必定是這個月的月錢又沒得?風(fēng)丫頭如今也這樣沒心沒計了?!贬稛煹溃骸八瓜胫?,不錯日子給的。因姑媽打發(fā)人和我說道:一個月用不了二兩銀子,叫我省一兩給爹媽送出去,要使什么,橫豎有二姐姐的東西,能著些搭著就使了。姐姐想:二姐姐是個老實人,也不大留心;我使她的東西,她雖不說什么,他那些媽媽,丫頭,那一個是省事的?那一個是嘴里不尖的?我雖在那屋里,卻不敢很使喚他們。過三天五天,我倒得拿些錢出來,給他們打酒買點心吃才好,因此一月二兩銀子還不夠使。如今又去了一兩,前日我悄悄的把綿衣服叫人當(dāng)了幾吊錢盤纏。”(曹雪芹,高鶚401)
寶釵問岫煙為何大冷天,還穿著單薄的衣服,岫煙只是“低頭不答”,沒有逢人就訴苦,這是一“厚”;寶釵怪到鳳姐頭上,岫煙也只是想著為鳳姐辯護,說著“他倒想著,不錯日子給的”,這是一“厚”;每月總共也就二兩銀子,還要拿出一半補貼貧寒的父母,是一“厚”;迎春房里的丫頭媽媽敲詐岫煙,岫煙就拿錢給他們買酒買點心,被冒犯了沒有想著告狀,是一“厚”;悄悄當(dāng)?shù)糇约旱拿抟聯(lián)Q生活費,不想著去博得別人的可憐,又是一“厚”。
曹雪芹還通過別人展現(xiàn)岫煙的“厚”。鳳姐是書中有名的人精,看人很有一套,《紅樓夢》四十九回中只見“鳳姐兒冷眼敁敠岫煙心性為人,竟不像邢夫人及他的父母一樣,卻是溫厚可疼的人?!保ú苎┣?,高鶚332)曹雪芹借鳳姐的口說出岫煙的“溫厚”。薛姨媽“見邢岫煙生得端雅穩(wěn)重,且家道貧寒,是個釵荊裙布女兒”,便相中岫煙,要把岫煙許配給薛蟠,但考慮到自己的兒子不成器,會糟蹋了岫煙,便將岫煙許配給人才才華皆遠(yuǎn)超過薛蟠的薛蝌。這些側(cè)面反映出了岫煙的“厚”。
3.邢岫煙做人:清靜無為,順其自然
《紅樓夢》中人物名字大多有著深刻的內(nèi)涵,如“甄士隱”通“真事隱”,“賈雨村”通“假語村言”,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暗含“原應(yīng)嘆息”的意味,英蓮?fù)ā皯?yīng)憐”,暗示著人物的命運。邢岫煙的“岫煙”二字,讓人聯(lián)想到微茫云煙,綿邈云山,使人腦海中浮現(xiàn)出一幅動靜結(jié)合的山景圖畫,“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便是對“岫煙”二字最好的注解。周蕙認(rèn)為,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十分注重空中點染,而文學(xué)上也受到這種風(fēng)氣的影響,出現(xiàn)空中點染,搏虛成實,虛實相生的藝術(shù)筆法。富有詩畫藝術(shù)素養(yǎng)的曹雪芹,在這種美學(xué)觀點的指導(dǎo)下,舍形取影,舍質(zhì)取靈,以輕描淡寫之筆,濡染成一個輕云淡靄般的邢岫煙。(周蕙251)
邢岫煙人如其名,為人無爭,充滿了“無”的智慧。中國道家學(xué)派認(rèn)為“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老子》四十章)。張玉春,金國泰在《老子注譯》前言中提到,這里的“無”和“有”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無”和“有”,而是用于說明宇宙構(gòu)成本原的哲學(xué)上的一對范疇,是指稱超現(xiàn)象界的形而上“道”的,是用來表明“道”產(chǎn)生天地萬物時由無形質(zhì)落實向有形質(zhì)的一個過程,“無”這個概念同老子哲學(xué)的唯物性質(zhì)并不矛盾。這里的有和無不是表示存在和不存在的通常意義,而是指道。《老子》第三十七章中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82),意思是說,凡事沒有不做的,只不過是不懷目的成見,不恣意妄為,強行硬做,而是完全順隨自然,不加干涉。
岫煙與世無爭,看似無為,其實無不為。在大觀園這個紛繁之地,她能以淡定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姑媽邢夫人的冷漠,以冷靜自如的態(tài)度面對種種排擠,表現(xiàn)了她順其自然,與世無爭的良好心態(tài)。同樣是“寄人籬下”,論出身和地位不如黛玉和寶釵,但她活出了黛玉所沒有的怡然自得,活出了寶釵所沒有的與世無爭,這種強大的心態(tài),讓她在大觀園里如一縷青煙,悠然自得地生活著。王正康在《野鶴閑云邢岫煙》中表示,邢岫煙的文化人格與黛玉、寶釵一樣,折射出民族傳統(tǒng)文化哲學(xué)的深邃背景。"釵岫黛"三極鼎力,意味著儒釋道三極哲學(xué)及其影響下形成的文化人格的對立互補。它既更深刻地反映了曹公精神世界內(nèi)在矛盾與困惑,也立體地表現(xiàn)了作者關(guān)于文化人格的全面發(fā)展的理想。(王正康163)
4.邢岫煙修心:濃淡由他 修養(yǎng)精神
《紅樓夢》中群芳競艷,不乏文采才華極好的人物。邢岫煙只作了一首《賦得紅梅花得紅字》,便把她的靈性和詩才展露無遺。在中國絢爛的詩海中,不乏詠紅梅的詩作,多贊嘆梅花的高潔和傲岸,宋代王安石就以“凌寒獨自開”來贊頌梅花,元代王冕贊嘆梅花“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更感嘆它“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fā),散作乾坤萬里春?!?/p>
在《紅樓夢》第五十回《蘆雪庵爭聯(lián)即景詩 暖香塢雅制春燈謎》中眾才子佳人趁白雪茫茫之時,即景賦詩,寶釵提議,用紅梅花三字做韻,新來的邢岫煙,李玟,薛寶琴各作一首七言律,邢岫煙就分到了“紅”字,她在題為《賦得紅梅花 得紅字》中寫道,“桃未芳菲杏未紅,沖寒先已笑東風(fēng)?;觑w庾嶺春難辨,霞隔羅浮夢未通。綠萼添妝融寶炬,縞仙扶醉跨殘虹??磥碡M是尋常色,濃淡由他冰雪中?!保ú苎┣?,高鶚340)這是邢岫煙唯一的一首詩,是她本人的真實寫照,展現(xiàn)了她極高的詩情以及隱藏在詩中的豪情,“沖寒先已笑東風(fēng)”寫梅花沖寒迎東風(fēng)而笑,寫出身貧寒的邢岫煙自己在艱苦的家庭環(huán)境中成長,著一“笑”字,其安貧樂道的心境便顯露出來,“魂飛庾嶺春難辨”是說紅梅若移向大庾嶺,其景色就與春天很難區(qū)別了,“霞隔羅浮夢未通”句引用隋代趙師雄游羅浮山夢見梅花化為“淡妝素服”的美人與之歡宴歌舞的故事?!熬G萼添妝融寶炬,縞仙扶醉跨殘虹”是說紅梅似燃著紅燭、添加了紅妝的萼綠仙子,又如喝醉了酒跨過赤虹的白衣仙女。綠萼,梅花綠色的稱綠萼梅,這里借梅擬人縞仙,白衣仙女,原本比喻梅花。以上描寫的句子里有各種顏色如白,紅,綠相互映襯,顏色極為絢麗和濃艷,而尾聯(lián)“看來豈是尋常色,濃淡由他冰雪中”一句則一下子轉(zhuǎn)入淡的基調(diào),表露出岫煙融在梅花中的那一份淡然與豪情。這首紅梅詩看似寫紅梅,實則寫安貧樂道,淡然處之的岫煙自己。由此,筆墨不多的邢岫煙憑借這一首詩便把自己的精神長相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
也許,曹翁為這位女子取名“岫煙”,讓她寫出“濃淡由他冰雪中”的句子就是為了表露出他自己的某種禪心,而他為全書定下的“美中不足,好事多磨”的基調(diào)又不允許他對岫煙有太多的積極描寫,只得通過薛姨媽識她是個“荊釵布裙”的女兒而讓她和薛蝌結(jié)為夫婦,讓她躲過“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的結(jié)局來表達(dá)他對岫煙的寵愛。
5.結(jié)語
邢岫煙的兼美人格體現(xiàn)在她為人不爭名,不爭利,如閑云野鶴,做事寬容待人,不計較不指責(zé),還懂得修養(yǎng)身心。這三點恰恰是道家,儒家,佛家各自倡導(dǎo)的精神,集中于一人之身,便成為人格的一部分。兼美人格是一種理想人格,邢岫煙因具備了這理想人格而被稱為紅樓夢中“一流的人物”,而她身上表露出的這些智慧對于今天處在轉(zhuǎn)型焦慮中的人們來說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參考文獻(xiàn):
[1]高淮生.“兼美”綜論[J].紅樓夢學(xué)刊,2011(01):306-323.
[2]王正康.“野鶴閑云”邢岫煙[J].紅樓夢學(xué)刊,2007(05):163-174.
[3]賴振寅.眼淚與冷香丸——黛玉、寶釵原型命意探微[J].紅樓夢學(xué)刊,1999(02):82-95.
[4]周蕙.云煙微茫,靈氣來往——邢岫煙論[J].紅樓夢學(xué)刊,1987(01):239-251.
[5]老子:《道德經(jīng)》,張玉春、金國泰譯注[M].南京:鳳凰出版社,2017.1.
[6]曹雪芹,高鶚:《紅樓夢》.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M].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