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泰
在果樹的種植過程當中,只有采取科學合理的栽培技術和栽培措施才能有針對性的解決果樹種植過程當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尤其是對于我縣果樹的種植,更是需要基于當地的環(huán)境、土質選擇合理的種植方式和技術。本文主要針對這些問題采取了深入的分析,可供相關人士參考。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水果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近幾年,我縣的果樹種植隨著當地地理環(huán)境的優(yōu)勢不斷的發(fā)展繁榮,但相對應的也存在著各種不利因素。針對這一情況,十分有必要在果樹的栽培種植過程當中做好栽培管理和措施,掌握種植技術,確保果實的種植質量和產量。
一、果樹栽培管理
山東省郯城縣有各類果樹一萬多畝,由于管理不善,水果產量低而不穩(wěn),其造成的原固有:選地不佳、肥水不足、修剪破、病蟲防治不及時等。而要想有效的提高果樹種植效果,優(yōu)化果實質量,就需要充分考慮上述因素。此外,在我縣果樹的種植過程當中,其主要特點在于栽種周期長、且不同的果樹存在不同的習性等,就十分有必要針對這些特點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
二、果樹栽培技術
1、科學密植
果樹在種植過程當中,只有通過科學的密植才是確保果樹產量得到不斷提升的關鍵和核心,也是實現土地利用效率的最高效的方法。如果在果樹種植過程當中果樹的種植過于稀疏,土地資源則無法實現充分的利用,一定程度上會代表著資源的浪費,且無法實現果樹產量的最優(yōu)化。而科學合理的密植盡管能夠有效的增加土地的利用率,但是在實際的運用中如果考慮不周也會導致光照效果不佳,進而影響果樹產果的質量。因此科學密植這一技術,必然需要加以嚴格的管理和應用。在我縣比較合理的栽植高效為蘋果3株/4米;海紅4株/4米;杏樹3株/4米;桃3株/3米。
2、合理選擇種址
種植地址的選擇對于果樹種植也極為重要,某種程度上可以直接決定水果的品質。而決定種植地址的主要考慮的因素為①背風向陽;②土壤肥沃;③靠近水源;山地果園要蓄水保墑;④遠離工廠、避免造成負面影響。
3、掌握套袋技術
套袋技術的應用對于高效優(yōu)質的水果產量十分關鍵,雖套袋的成本較高,但果實產果增多足可彌補這些成本。而我縣的果農對于套袋技術的掌握并不夠成熟,在實際的操作過程當中會出現操作不當等情況,這對于果實的產量影響很大,因此套袋技術的技術推廣迫在眉睫。
4、病蟲害防治
最后就是病蟲害防治技術。在我縣尤其要注重果樹腐爛及果樹食心蟲的防治。要想避免病蟲害,應選擇質量佳、抗病能力強的樹種,有效降低病蟲害出現的概率。在后續(xù)果樹的生長當中,控制農藥用量,盡量使用生物或者是物理防治手段,避免使用化學防治方法,更加安全健康,也更加環(huán)保。
三、郯城縣果樹栽培措施
1、果樹栽培環(huán)境
果樹栽培環(huán)境盡可能選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背風向陽、無污染的地塊。果樹一旦受到污染,就會直接破壞果樹產量。栽培環(huán)境需要對于周邊土壤、水源、空氣質量都一一進行篩選,尤其需要避免選擇發(fā)電站、造紙廠附近。
2、果樹品種選擇
果樹樹種品種的選擇也十分必要。在我縣盡可能發(fā)展鄉(xiāng)土樹種,如海紅果、檳沙果、桃、杏,適量發(fā)展蘋果和梨樹。因此更是需要選擇優(yōu)質的果樹品種,在選擇樹種上充分考慮氣候因素和栽培條件,確保果樹的生長和結果能夠在適宜的條件下完成。
3、果樹套袋措施
在果樹未完全成熟時就使用套袋對果實進行處理,從而保障產果質量。一旦遇到惡劣天氣,套袋則可以有效避免果實的磨損,提高果實的品相,確保果實質量。
4、果樹病蟲害防治
主要防治蘋果、海紅樹的腐爛?。ù瞬≡谖铱h果樹上為毀滅性病害)和桃小食心蟲。當前我縣主要采用的就是農藥噴灑。但是農藥會殘留在果實表面,如果果實在使用過程當中沒有加以處理,則會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因而在病蟲害防治上,盡可能的選擇綠色環(huán)保的防治方式,確保食用的安全性。
5、土肥水管理
(1)深翻土壤。在秋季多雨季節(jié)進行果園深翻,每年或隔年逐漸向外深翻,直到行間全部翻通。深翻60cm為宜。深翻時,要避免傷根太多,尤其是徑粗0.5cm以上的根,要盡量少傷,并結合施入有機肥料,復土后將土踏實然后灌水,要灌透全部深翻土層。在夏秋季對樹盤進行覆蓋,覆蓋材料用玉米秸、麥秸、稻秸、雜草、樹葉等有機物質。覆蓋后能顯著提高土肥力,同時減少水分蒸發(fā),防止水士流,從而提高果品的產量與品質。覆蓋厚度20cm左右。每年補加適量的覆蓋物,使覆蓋物的厚度保持20cm。隔4-5年深翻一次,翻時將腐爛的有機物翻入土中。
(2)秋施基肥。在梨果采收前后至落葉前進行。結合深翻土壤,幼樹株施有機肥25-50Kg,結果樹50-100Kg,并混施全年化肥用量的13-1/2。幼樹以環(huán)狀溝施為主,成年樹以放射溝施與全園撒施結合進行。
(3)適時追肥。根據梨樹各物候期需肥特點及時進行追肥。每年追施三次,即萌芽前、謝花后及果實膨大期各追一次。萌芽前多追施氮肥,謝花后追施氮、磷肥,果實膨大期加大磷鉀肥的用量。追肥一般采用穴施法,即每株樹下挖20-30穴,穴深10cm左右,施肥后覆土回填。
(4)葉面噴肥。全年可結合噴藥進行葉面噴肥5-6次。生長前期(6月份前)主要噴0.3%的尿素,生長后期噴03-0.5%的磷酸二氫鉀。葉面噴肥是一種投資少、見效快、效果好的追肥方法。葉面噴肥通過葉片氣孔吸收營養(yǎng)元素,可迅速補充樹體所需的營養(yǎng)元素,因此能夠起到健壯樹體,加強樹勢的作用,明顯提高果實的品質和產量。
(5)灌水。根據本地春旱、秋澇的氣候特點,結合施肥,在萌芽前、謝花后、封凍前進行全園灌溉。
綜上所述,時代的發(fā)展使果樹栽培有了新的要求與挑戰(zhàn),無公害、高產與優(yōu)產成為了果樹生產者們追求的目標。改善果樹栽培管理與改進果樹種植技術不僅能保證其產量與數量,減少種植成本,還能加速該產業(yè)的發(fā)展,提升果樹種植帶來的經濟效益,對我國新時期水果產業(yè)的發(fā)展,帶來重大意義。
(作者單位:276100山東省郯城縣李莊鎮(zhèn)林業(y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