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傳杰
自“三調”工作開展以來,我們這些三調人爬過山、蹚過水、淋過雨,盡管條件艱苦、環(huán)境惡劣,但憑著對工作的熱愛,歷盡千辛萬苦后,我們還是為自己取得的成績驕傲。
“三調”工作有酸、有苦、有辣,也有甜,這就是三調人的“四味”。
酸:加班加點趕進度
一入“三調”深似海,不停加班改改改。我們三調人都是這樣子,做內業(yè)的比搞IT的下班晚,跑外業(yè)的比農民工還辛苦。
“鬧鈴”張正飛。說起這個稱呼,還有個心酸往事。他是三標段的負責人,從2018年11月到2019年8月,每天睡得最晚,起得最早。由于長期熬夜導致免疫力下降,咳嗽不止。每天早上他一起床,自動啟動“鬧鐘模式”,咳咳咳,咳個不停,大家因此戲稱他為“早起的鬧鈴”。
“黑娃”“黑妞”煉成記。外業(yè)調查期間,正值夏季,調查人員在一個月之內被曬得黢黑。許陽陽、齊攀、趙高峰這3個帥小伙,為了保質保量完成工作,瞬間變成“黑娃”。趙曼宇、余順、鐘倩文這些妙齡女生,也加入“黑妞”行列。
電影院里的呼嚕聲。我們三調人的娛樂活動很少,最多就是看看電影。有一次,大家一起去看《復仇者聯盟4》。雷瑞田由于白天忙著測量,看電影時竟然斜倚著座椅呼呼大睡,并打起了呼嚕,惹得周圍眾人大笑。
調查中的心酸事有很多,我們大部分都是90后,孩子尚小,因長時間回不了家,孩子都認不出來了。山區(qū)多,為了核查一個圖斑,我們沿著羊腸小路常常要走上幾個小時,走著走著就沒路了,荒山野地,野狗亂吠,令人不寒而栗。有時候,遇到雷電交加、狂風暴雨,幾個饅頭、幾塊餅干、一瓶礦泉水……就算是一頓飯。雖然辛苦,但我們覺得值。
苦:兢兢業(yè)業(yè)保質量
張正飛30017步、尹龍飛24720步、楊永彪22167步……隨便打開我們三調人的運動數據庫,運動步數幾乎都霸占著朋友圈運動排行榜的封面。
為確保完成工作任務,我們三調人日常的工作模式改為“白加黑”“5+2”,每天步行2萬步是常態(tài)。走村入巷,跋山涉水,翻山越嶺,用腳步丈量著濟源每一寸大地。
2019年七八月間,為了按時完成舉證任務,外業(yè)人員早上5點多就起床,簡單吃過早飯,就開始一天的工作。
克井鎮(zhèn)東灘村一處需舉證圖斑,陸路無法到達。我們積極與當地海事局協調,于2019年10月28日乘坐輪渡,用了5個多小時才完成任務。在去柳溝村核實圖斑的路上,因山區(qū)路不好走,有時候車沒辦法通過,就需要把車抬過狹隘地帶。每個圖斑至少要跑兩個小時,有的長達五六個小時。
每天晚上,我們都會提前將自己第二天的任務進行整理,將重點地類一一羅列,并認真規(guī)劃好核查路線。因為核查圖斑地處西部山區(qū),地類復雜,交通不便,很多山路沒有硬化,車輛無法通過,全都需要步行,甚至一些在圖紙上看著緊挨著的兩個圖斑,也是“道阻且長”“道阻且躋”,需要翻山越嶺才能到達。
如果當日核查的是偏遠山村,大家還會多備些干糧。下午四五點結束外業(yè)后,我們拖著疲憊的身軀,匆忙回到辦公室,稍作整后便投入到改圖、修圖斑的工作中。
辣:不達目的不罷休
“三調”工作艱辛不易,正是在這種特殊的環(huán)境里,才培養(yǎng)出許多“三調”“辣仔”“辣妹”。
一標段內業(yè)負責人王躍遷,看起來是一個文弱的女生,實則是一個地道的“辣妹子”。在她的時間表里,沒有“準點下班”這個詞兒。不管壓力多大,她總是笑對一切。
地鐵上審圖斑,是“辣妹”汪明珠每天的功課。為確保拍攝圖斑的質量,節(jié)省工作時間,一標段采取“即拍即審”作業(yè)模式。采取此模式后,內業(yè)壓力極大,內業(yè)人員往往還在上班路上時外業(yè)已經開始舉證。每天早上7點乘坐地鐵時,她不像同齡人那樣玩兒手機,而是專注圖斑審核,一看就是一個半小時,既保證工作效率,又保證了數據質量。
由于圖斑數量大,完成一次合庫就需要兩天時間,且涉及多個軟件。一次建庫需要30分鐘,一次質量檢查軟件需要30分鐘,一次內業(yè)核查軟件需要兩個半小時?!袄弊小睆堈w、“辣妹”王躍遷算好軟件運行時間,定好鬧鈴,按時查看結果,保證每次成果按時提交。
疫情期間,各個標段的“辣仔”“辣妹”,都沒有放松工作。一標段積極組織網絡課程學習三調最新的培訓課件,安排下步工作計劃,有條件的居家辦公。在疫情緩解后,他們第一時間取得河南省健康碼、社區(qū)健康證明后立即趕赴濟源,在做好防疫保護的前提下積極開展各項工作。
“三調”工作量大,項目技術人員嚴重不足。他們就培養(yǎng)公司懂軟件的人員,加班加點地對數據進行處理、核查,終于保質保量完成了“三調”的初始成果。
甜:苦盡甘來成果豐
在濟源產城融合示范區(qū)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大門口,有一排楊樹,抽出嫩芽的、枝繁葉茂的……季節(jié)交替的各種形態(tài),都被王躍遷拍進了手機。
她說,“三調”工作太忙了,盡管每天關注的只是天氣和圖斑、提交數據的時間節(jié)點,但每次來局里,發(fā)現路旁的風景美不勝收,令人心曠神怡。
這種由內向外的快樂,藏在每一個三調人的身上。有一次,剛從山上完成核查的小王打趣道:“從小溝背、黃楝樹到濟源的山山水水,我覺得實現了一樁心愿。那就是,用自己的腳步丈量了腳下的土地?!?/p>
沒有干過“三調”的,一輩子只能算個門外漢。在“三調”中,我們不僅獲得了豐富的工作經驗,提高了溝通能力,同時也鍛煉了身體,體驗到了各鄉(xiāng)鎮(zhèn)的風土人情。
如今,“三調”工作正進入最后成果提交的關鍵時期。作為一名三調人,張正飛說過,他感念這段苦中有甜、收獲滿滿的青蔥歲月。一個個拼搏奮進的小身影,匯聚了三調人的正能量。
耐得住嚴寒,測大江南北;熬得過酷暑,繪錦繡河山。國土是生產之要、生存之本、生態(tài)之源、自然之基。用濟源示范區(qū)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曾參加過“一調”“二調”的任英甫的話來說,那就是,選擇了“三調”,就意味著選擇了“把光榮與責任繪滿祖國大地”。(作者單位:濟源產城融合示范區(qū)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