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的是沒有被強拆#
《中國經濟周刊》2020年第15期刊發(fā)《圖片故事 | 那些“釘子戶”們》一文,引發(fā)網友熱議。
在這些年中國急劇的城市化進程中,拆遷成為繞不過去的關鍵詞。有不少家庭因為拆遷而一夜暴富,很多家庭通過拆遷而改善了居住條件和生活質量。這其中也有個別情況,由于某些特殊原因未達成共識而拒絕拆遷,即俗稱的“釘子戶”。在嶄新的城市化新貌中,它們成了特殊的存在,時代的印記。
《中國經濟周刊》2020 年第15 期(8 月15 日)《圖片故事 | 那些“釘子戶”們》www.ceweekly.cn
@3935651493958:憑什么說人家是釘子戶?是誰先在這個地方住下來的?在國外,這種情況我們說人家尊重物權,怎么到自己身上,就說是釘子戶?有很多不愿拆遷的人,原住房是一種寄托,是一種思念,跟錢多少沒有太多關系!錢財不是絕對萬能!
@風吹風鈴叮叮響:一碗水端平很重要,把這些不搬的人說成釘子戶,含有貶義,不太好,人家自己想搬就搬,不想搬就待在這里,別人無權強硬道德綁架。
@11347425306:什么釘子戶?不給人家合理的補償,人家會同意搬遷嗎?開發(fā)商也是為了錢,我支持釘子戶!
@1425152502298:用2009年的拆遷標準,拆2020年的房子,這就是現狀。補償的錢,很難在同地段購置同等條件的房子,我支持釘子戶。
@遇白續(xù)緣:拆遷不透明、標準不一致、補償不一樣、拆遷方不公示等問題,最終造成了釘子戶的問題。
@陌上柔桑:沒有國哪有家?生活在孤島上的人很難幸福。在社會上生存,就必須明白個人和集體是相輔相成的,只要求個人利益最大化有悖和諧。雙贏是各自退讓,各取所需,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很難成就大業(yè)。
@9661427627075:有些人就是想不開,認為自己的房子處于要害位置,以此多要點利益。此前能跟開發(fā)商磨嘰,能得到滿足,現在這招不好用了,開發(fā)商寧愿把錢花在改道上,也不會答應他們的條件,就是因為害怕產生蝴蝶效應。
@常青66:當了釘子戶,最后吃虧的還是釘子戶。當年搬遷的鄰居,住在新小區(qū),環(huán)境好,房價上漲自己受益了。而釘子戶現在求人來拆遷,得到的錢雖然多了,但周圍房價也在漲,凈算下來還是吃虧。人不能太貪,見好就收。簡單地說,拆遷舊房換成了配套生活小區(qū),生活方便環(huán)境好,就值了。
@影子滕:很多釘子戶現在想拆,開發(fā)商也不理了,工程已經竣工,施工單位都撤了。
@瘋狂的胡蘿卜被占用:我看到的不是釘子戶,我看到的是沒有被強拆,點贊!
@回鄉(xiāng)印象:不知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對不愿意拆遷者,要根據具體情況做具體分析。
@3527878840446:體現依法治國的理念,個人財產神圣不可侵犯,這是國家的進步。至于釘子戶情況千差萬別,不好一概而論。
@王者風范2155031:拆遷所涉及的情況比較復雜。比如,拆遷戶情況各異,心態(tài)不同,需求也不一樣。因此必須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拆遷標準。考慮城市與鄉(xiāng)村、經濟發(fā)展狀況、居民消費水平等問題,最大限度照顧拆遷戶利益。但是,在此基礎上還要有一個底線,凡是觸碰法律底線影響國家建設的必須要嚴肅追究。當然,還必須堅決打擊以權謀私、優(yōu)親厚友等不公平不合理等行為。
(本文刊發(fā)于《中國經濟周刊》2020年第16期)
微 吧
# 天時、地利、人和,“?!鄙钲?#
《中國經濟周刊》2020 年第15 期(8 月15 日)《紀念深圳特區(qū)成立四十周年——深圳最牛的那條街》www.ceweekly.cn
40年前,深圳以經濟特區(qū)的身份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全新探索, 創(chuàng)造了人類發(fā)展史上的奇跡。引領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的粵海街道,是觀察深圳特區(qū)40年的一個窗口。從深圳加工到深圳制造再到深圳創(chuàng)新,這是中國最開放的城市探索40年的產業(yè)轉型升級史。作為未來深圳的縮影,粵海街道具有樣本意義。
《中國經濟周刊》2020年第15期刊發(fā)封面文章《紀念深圳特區(qū)成立四十周年——深圳最牛的那條街》引發(fā)網友們的熱議。
@飛龍4612:天時、地利、人和,北上廣,服不服?“福”深圳。
@財經事聞:深圳的優(yōu)勢還是很不錯的,地方扶持好。
@遠影一舟:粵海街道確實是牛企業(yè)聚集地,很高大上。
@小DT玩:深圳的商業(yè)環(huán)境非常好,很多大企業(yè)都在這里,方便相互之間的合作。
@Aries Aurora:我就在粵海街道,這里確實牛。我的周圍就有騰訊、 TCL、 中興通訊、康佳、創(chuàng)維、 百度、大族激光、長城和大疆這些“大廠”, 距離只是一街之隔。
@天倫35:粵海街道有硅谷的味道,后硅谷的時代正在這里萌生,任重道遠,但很令人憧憬興奮。
@腸斷 白萍洲: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深圳是中國本土世界500強的扎堆地,在深圳發(fā)展更有發(fā)展?jié)摿Α?/p>
@李振森201501:深圳本身發(fā)展處于前端,而且應該也和各企業(yè)自身發(fā)展規(guī)劃有關。
@上海林音:企業(yè)也會精打細算。在這樣一個人才與產業(yè)集中的地方,對企業(yè)來說非常方便,成本也會節(jié)約不少。特別是巨無霸企業(yè),對房價和工資反倒不敏感了。
@青青的大南山:在深圳更容易摘桃子。在深圳粵海街道辦的公司要上市,相對容易。如果說上市的難度系數是100的話,別的地方難度系數是85,在深圳粵海街道就只有30。
@逝水殘陽龍歸劍杳:因為當初注冊時工商局規(guī)定高科技只能選擇這里,才給辦理退稅,一來二去,大企業(yè)都去扎堆了,人才流動也方便。
@一個勵志減肥的胖子:深圳的發(fā)展速度和位置優(yōu)勢,是很多企業(yè)來這里的重要因素。
@MARUS: 有些科技企業(yè)在炒房了,現在深圳房價水漲船高,與一些炒房客密不可分。
@8977088215828:好多科技園的公司都是人去樓空,深圳炒房很熱。
@Uncle泓:今年深圳的寫字樓很多都是空置的,新聞媒體可以好好研究一下。
@生意匯學姐:我們公司剛剛從粵海搬走,此前所在的寫字樓一直沒有駐滿。經常有新公司搬進來老公司搬走。辦公室承租面積500多平方米,實用面積只有200多平方米,還有一大堆雞毛蒜皮的事情干擾辦公。
@浪兵之城:來深圳打工的人,大概只有10%最后能在深圳買房定居,很多人只是在這里打工賺錢,然后拿回到老家花,在這里多年的積累也買不到一套房子。對他們而言,深圳的房子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民間經濟學研究者清風: 深圳房價高,但租金便宜的地方也不少。企業(yè)多比較,也能找到適宜的地方,所以深圳能承載這么多的外來人口。
@瀟湘一虎:深圳的長期繁榮,需要成千上萬家中小實體企業(yè)的支撐。沒有大量工廠的深圳,以后也許就剩一個空殼。
(本文刊發(fā)于《中國經濟周刊》2020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