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樹東
(湖南省核工業(yè)地質局三〇一大隊 湖南 長沙 410000)
在侗族自治縣金殿地段土壤地球化野外工作中,通過合理選擇野外工作方法,并加強質量分析,可以顯著提升各項工作數據的準確性,合理判斷出礦區(qū)具體位置,提升地質勘察工作效率。
該礦區(qū)位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境內,主要為山地丘陵,海拔在300m到700m之間,最高達到1078m,最低為376m,地形坡度比較陡峭,植被發(fā)育速度較快,林木覆蓋率較高,通行和通視條件均比較差。礦區(qū)內部氣候屬于中亞內陸季風氣候,氣候比較溫和,降雨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在16℃左右,每年的無霜期為219天。
第一,將設計采樣點有序導入到GPS中,合理進行導航,利用羅盤來控制測線的具體方向,在定點測量過程中,工作人員要特別注意以下問題,具體見表一。
表一 野外采樣坐標導入注意事項
另外,在業(yè)務采樣的過程中,需要使用紅布條(或油漆)進行標記,一般來講,標記需要系標記在采樣點上,標注采樣點需要進行詳細編號。采樣點的偏線不宜超過20m。為了進一步提升樣品代表性,在采樣過程當中,主要以采樣點為核心,在5m范圍之內,采集3個到5個子樣品,經過混合處理后,組合成一個樣品[1]。采樣和地表相距20cm到50cm之間土壤B層或者C層細粒級物質,禁止帶入碎石,樣品的重量不得低于700g。在采樣過程中,如果遇到巖石或者倒石堆,無法取樣,需要采取空樣或者移點,并詳細記錄[2]。
第二,與采樣點相關的信息,工作人員需要認真按照規(guī)范要求,認真填寫,全面記錄下各個采樣點的出露情況、產狀、巖性、接觸關系等數據,確保記錄數據的準確性與合理性,記錄卡記錄的內容見表二。
表二 記錄卡記錄的內容分析
樣品加工
每日采集到的樣品送到駐地之后,需要進行認真核實,并將樣品平鋪到寬闊場地內部,樣品干燥需要采用日曬風干方法,在樣品干燥過程當中,工作人員需要定期揉搓樣品,避免出現結塊現象。為了確保樣品粘土膠結顆??焖俳怏w,工作人員也可以使用木槌敲擊干燥樣品[3]。
各個階段工作結束后,需要集中加工樣品,并認真按加工流程進行加工,使用60目無污染樣篩,將樣品徹底過篩,并選擇重量超過150g樣品,將其裝入到信封內部,詳細注明各類樣品的編號[4]。工作人員需要仔細核對樣品的編號與標簽,包括編號與記錄等內容,確認無誤之后,將其集中放入到樣品箱內部,進行集中送樣。
質量分析
本次土壤地球化學測量采樣工作分小組進行,共計4組,各小組由相對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擔任組長;每天回駐地后,小組長對當天所采樣品、點位、編錄表格等進行100%自檢,各小組之間進行100%互檢,發(fā)現問題及時糾正,確保準確無誤[5]。
在此次土壤地球化學測量采樣工作中,分成四個小組,每個小組由工作經驗比較豐富的技術人員來擔任組長,每日回到駐地之后,小組長針對當天采取的樣品與點位進行檢查,不同的小組之間進行互檢,一旦發(fā)現問題,要立即糾正,確保樣品質量符合規(guī)定標準要求。
在野外采樣過程當中,技術人員還要做好抽查工作,抽查工作量達到總工作量10%左右。采樣工作進行到一定階段之后,按照不同組、不同人、不同測線均勻分布原則,針對各個野外采樣點進行實地測量,不斷減少定點誤差,提升數據的準確性。在加工樣品的過程中,技術人員還要對加工完畢的樣品進行質量抽查,對樣品的編號與標簽進行仔細核對,可以采取重新過篩方法,檢驗加工質量,礦區(qū)土壤樣分析測試工作主要由湖南省核工業(yè)230研究負責,經過分析后,采樣質量可靠。
綜上,通過對侗族自治縣金殿地段土壤地球化野外工作方法與質量進行全面分析,能夠有助于熟練掌握野外工作方法,有效提升野外工作效率。對于野外工作人員來講,針對異常顯示的有利地段進行測網加密取樣,能夠進一步明確濃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