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日我為大家?guī)淼陌l(fā)言稿題目為:高岸深谷,雅有容量。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膘胗蒙涛?,樂備宮懸。白璧加薦,玄纁告虔。那春秋亂世的歷代君王,而今只在青史的字里行間遙望其當年的累累風華。歲月的燈盞上悄無聲息燃燒著泛黃的絹帛,那么齊桓公,必是最百轉千回的一篇。
“君子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彼c管夷吾的初見,源于一場奪權兵禍。彼時,管仲是他的敵手仇讎,一箭正射玉帶鉤,幾近取他性命。歷史長河里,大多君圣相賢,無非是如魚得水,鯤鵬長風。而他少時即位,卻曾欲殺之而后快。
“世間萬物,變動不居,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彼c管夷吾的默契,始于鮑叔舉賢讓位。于是,管仲成他的國相仲父,外整兵戎內修德,齊楚盟約稱霸。但凡霸主,皆不會鼠目寸光,這大爭之世,家國存亡不過舉措寸縷。古時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衛(wèi)懿公驕奢誤國,無一不是將一己之私凌駕“大我”之上,以致滅頂之災。“善謀全局者,方可謀一域。善謀一世者,方能謀一時?!倍羧盏墓有“?,唯才是用,上位者胸襟氣度已初露端倪。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zhí)要,四方來效?!彼c管夷吾的傳奇,未竟于兩者撒手人寰。那時,管仲是他的知佐王師,九合諸侯匡天下,華夏撫宇如一。世人皆謂齊桓公知人善任,雅有容量,不受虛言,不聽浮術,不采華名,不興偽事。故霸業(yè)乃成,名垂千古。即便是后來的皇帝,亦莫不望其項背,加以自勉。下泝八埏,唐太宗李世民折服太子舊部魏征,喻銅鏡明得失;趙匡胤不究翰林王著宴席哭訴故主,不查冷箭傷人。可見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大丈夫行事論是非,不論利害;論逆順,不論成敗;論萬世,不論一生?!睆R堂波譎云詭不敵王上襟懷灑脫,人心未了恩怨不及家國天下之重。昔有齊桓公不計前嫌,任人不避敵,服膺文藝,以儒素立德,而雅有雄霸之量。值周天子短祚,內外多難,謀而鮮過,舉必獨克,知人拔善,顯用仄陋。而跨越數千年的燭火風煙,耳畔至今仍是“卿試與來,寡人將叩其所學”般振聾發(fā)聵的黃鐘大呂,化為卷帙翻過時的一絲遺音佳話。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彼貋砀甙渡罟纫恳桓Q幽蘭,志眇臨云得君子心懔懷霜。無雅量,便無容人之重器,無包羅萬象之神通;無遠志,亦便無壁立千仞之望,無步月登云之功勛。今日少年,當見桓公而思齊,胸懷雅量而激流勇進!
1.引用豐富,觀點鮮明。為了凸顯齊桓公的雅量格局,文章引用了大量的詩文名言,每一段段首都有引用,這種大手筆引經據典分析問題、說明道理,大大增強了文章說服力和演講的感染力,不斷地使觀點得到強化。
2.敘議結合,說理充分。事實勝于雄辯,為了更好地闡釋論點,文章引述了關于齊桓公大量的事例,也援引了很多諸如周幽王、衛(wèi)懿公、李世民、趙匡胤等君王事例,但都是說理的需要而針對性地概述、點述,言簡意賅,論述充分。
3.文采盎然,才情飛揚。“祀用商舞,樂備宮懸。白璧加薦,玄纁告虔”,“可見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無雅量,便……無步月登云之功勛”等語句文化鋪底,修辭裝潢,小作者文筆老成而底蘊深厚,通篇洋溢著非凡的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