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后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yè),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yè)。后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鬃诱f:“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彼抉R遷說:“天下不多(稱贊)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p>
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圍繞上述材料展開討論。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你對哪個感觸最深?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fā)言稿。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今年的高考作文題材料源自中國古代典籍,從歷史故事“管鮑之交”中尋找話題,其意在于以史為鑒,凸顯傳統(tǒng)文化資源穿越時空的旺盛生命力,激發(fā)文化自信,呼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管鮑之交”的故事廣為人知,歷來被視為齊桓公能夠“九合諸侯”的重要前提。故事本身對于如何識人用人,如何寬恕信任有非常明確的寓意。立意角度是開放的,可以齊桓公的角度論述領導者要胸懷寬廣、不計前嫌,任人唯賢,才能成就大業(yè);可以從鮑叔的角度論述伯樂要不計私利、審時度勢,善識千里馬,方可造福國家;還可以從管仲的角度論述人才恪盡職守,既報知遇之恩,又可成就自我。
最后還要注意題目中,材料之外的一些限定:1.是一篇發(fā)言稿,要注意亮出自己的態(tài)度和觀點;2.需要在三個人中選一個作為切入角度;3.場景設置為班級讀書會,要注意發(fā)言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