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一款以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命名的“天眼”牌香煙上市。雖然該香煙生產企業(yè)拿出了“致敬科學精神”“紀念南仁東先生”等說辭,但這種頗有蹭熱點之嫌的跨界聯(lián)姻,依舊引發(fā)了人們對大科學工程品牌保護的思考。
“天眼”球面射電望遠鏡問世,曾是科學界引以為傲的重大成果,“天眼”也成為天文領域里的一個專有名詞?!疤煅邸北粺煵萜髽I(yè)搶注,無疑提出了一個國家大科學工程品牌商標如何保護的現(xiàn)實問題。近年來,國家開展很多大科學工程項目,像“神舟”“天宮”“天問”等,這些與高端科學相聯(lián)系的詞匯都被“激活”,成為知名度、影響力最廣的詞匯,難免被一些精明的企業(yè)和個人“惦記”上。
如果國家級大科學工程項目提前入手,實行商標注冊保護,包括衍生出的其他商標系列,就會堵上被企業(yè)和個人搶注的漏洞。如果慢半拍,就很有可能被一些企業(yè)和個人“撿漏”,給自身帶來被動。
在市場經濟中,商標注冊是一種純粹的市場行為??茖W家們也需要增強自身品牌保護意識,不能只“埋頭搞科研”,創(chuàng)造出的新技術、新成果,不僅需要在技術上提升保密等級,更需要強化品牌商標上的保護。正如專家指出的,大科學工程項目的管理部門應承擔起這個責任,盡早組織開展商標申請,防止其他企業(yè)或個人搶注,減少被搶注后侵犯他人商標權的風險,把商標保護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包括建立一級商標、二級商標等分類管理體系,盡可能完善品牌商標的保護鏈。否則,很容易被一些企業(yè)及個人鉆了空子,類似“天眼”香煙之類的消費品,就會搶了大科學工程項目的“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