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立公
摘要:并購是一種通過產(chǎn)權交易獲得其他公司產(chǎn)權,并獲得公司經(jīng)營管理控制權的經(jīng)濟行為。然而,并購對公司長期的績效既存在有益影響,也會存在阻礙影響。文章通過運用AHP層次分析法、熵權法以及灰色關聯(lián)度法,從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等5個維度的15項指標進行權重計算,并運用Kendall's W協(xié)和系數(shù)對這三種評價方法進行一致性檢驗。研究發(fā)現(xiàn):這三種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公司并購績效應當著重從盈利能力以及核心競爭能力方面出發(fā),進行客觀地考量。
Abstract: M&A is a kind of economic behavior that obtains the property rights of other companies through the property right transaction and obtains the control right of the company's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Through M&A, the company can rapidly expand its scale and occupy market share. However, M&A has both beneficial and hindering effects on the company's long-term performance. In this paper, AHP, entropy weight method and grey correlation method a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weight of 15 indexes from five dimensions of profitability, solvency, asset management ability, cost control ability and core competitiveness, and Kendall's W concordance coefficient is used to test the consistency of these three evaluation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ree methods have good consistency. The performance of M&A should be considered objectively from the aspects of profitability and core competitiveness.
關鍵詞:并購;灰色關聯(lián)度法;Kendall's W協(xié)和系數(shù)
Key words: M&A;grey incidence method;Kendall's W concordance coefficient
中圖分類號:F271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25-0008-03
0 ?引言
隨著經(jīng)濟和技術不斷進步,企業(yè)之間的競爭愈發(fā)激烈。為了獲得更高的利益,提高資本運作的效率,企業(yè)開始進行并購等交易產(chǎn)權行為。截至2019年,我國企業(yè)并購市場披露并購金額達2467億美元,披露的金額案例數(shù)量達到2412筆。并購行為涉及公司發(fā)展前景、組織文化、股權控制、資產(chǎn)、人員以及組織等各個方面,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那么如何考量公司并購后績效是否有所提升成為了相關領域研究的熱點問題。
我國學者對此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周士元[1](2012)通過分析我國企業(yè)并購現(xiàn)狀,選出20多個指標來衡量并購企業(yè)績效,運用主成分分析法,歸納出影響并購企業(yè)績效的五種能力:企業(yè)的能力、償債能力、資產(chǎn)管理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以及成長能力。由此為我國并購企業(yè)的發(fā)展提出了可行的建議。祁繼鵬,王思文[2](2012)研究控股權性質、控股方式及距離這三個因素對企業(yè)并購后長期績效的影響,進而找出影響并購企業(yè)長期績效的因素。最后作者通過回歸分析,得出結論:如果股權屬于國家,那么長期績效得以改善,而民營控股則會使企業(yè)短期績效惡化;同時控股方式的不同對企業(yè)的長期短期績效產(chǎn)生的影響也具有很大的差異。鳳瀚文[3](2014)從盈利能力、償債能力、資產(chǎn)管理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以及成長能力進行分析,并建立回歸模型,對不同指標做出了解釋說明:并購交易的相對規(guī)模和支付方式對并購績效的影響顯著;財務指標對并購的影響并不一致。而從整體上來說,并購公司的股東可以獲得顯著為正的收益率。陳西嬋[4](2017)利用具體數(shù)據(jù),對上市公司進行驗證,通過多元回歸,發(fā)現(xiàn)被并購方的規(guī)模越大,則越有利于增加并購績效;橫向并購或縱向并購有利于增加并購績效,而多元并購則不利于績效的提高。
本文試圖通過層次分析法、熵權法以及灰色關聯(lián)度法對建立的指標體系進行考核,并運用Kendall's W協(xié)和系數(shù)進行檢驗,最終確定主要影響因素來衡量并購企業(yè)的績效。
1 ?公司并購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指標的選取應當遵循客觀性、科學性以及實用性,正確指標的選取對最終評價結果會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本文在綜合和總結已有研究和文獻[1-6]的基礎上,運用DEMATEL(決策實行與評價實驗室)對指標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量化打分,分析影響度、被影響度、原因度以及中心度,從而確定了影響公司并購績效的主要因素,并從盈利能力、償債能力、資產(chǎn)管理能力、成長能力以及核心競爭能力五方面進行指標篩選,得到15個二級指標,如表1所示。
2 ?評價模型的建立
2.1 模型建立原理
對客觀事物進行評價會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通常分為主觀評價法和客觀評價法。主觀評價法包括Dephi法、層次分析法等,客觀評價法則包括:熵權法、秩和比法、Topsis法等。不同評價方法有著各自的優(yōu)缺點,不同評價方法的運用也會產(chǎn)生不同評價結果,進而可能會與現(xiàn)實產(chǎn)生一定的偏差。為了探究各種評價方法是否存在一致性以及對公司并購績效評價的客觀性,本文引入Kendall's W協(xié)和系數(shù)對3種公司并購績效評價進行檢驗,并計算W值判別評價方法是否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從而,使得評價結果更為客觀、準確。
2.2 Kendall's W檢驗基本步驟[7-10]
①采用三種方法對公司并購績效進行評價:AHP層次分析法、熵權法以及灰色關聯(lián)度法,對相關指標進行相關行評價,得出對應權重,并對各項指標實際得分進行編秩。
②將上述的排序結果導入SPSS中,并運用Kendall's W協(xié)和系數(shù)對排序結果進行一致性檢驗。Kendall's W協(xié)和系數(shù)是考量K中評價方法對N個對象評價的結果是否存在一定的一致性的統(tǒng)計方法。它采用對協(xié)和系數(shù)W這一指標的討論進行判定。其計算公式如下:
③將得分進行標準化并重新編秩。
④計算不同評價方法下的總記得分,并以此進行排序。
3 ?實證研究與Kendall's W檢驗
3.1 權重計算
綜合公司并購績效考核的特點以及各種評價方法的優(yōu)缺點,本文采用AHP層次分析法、熵權法以及灰色關聯(lián)度法對每股收益、凈資產(chǎn)收益率、資產(chǎn)保值增值率等15個指標進行評價。為了較少計算誤差,運用matlab得出三種評價方法下,各指標的權重以及它們的秩(權重排名,1代表最大,15代表最小),具體如表2所示。
3.2 Kendall's W協(xié)和系數(shù)檢驗
通過三種評價方法的計算結果,將表2排序結果導入SPSS軟件,可以得到W=0.923,顯著性為0.01<0.05,所以有95%的把握說明三種評價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即可以將指標得分標準化,并且將新得到的結果進行重新編秩,進而展示出主要衡量公司并購績效考核的因素。
3.3 評價結果標準化與重排
通過公式 ,可以將表2中指標進行標準化,并計算出其新的得分以及重新編秩,結果如表3。
從計算結果來看,在公司并購績效考中,盈利能力是最重要的的指標,整體得分達到了6.844,而其中每股收益達到了7.663;核心競爭力居其次,整體得分3.863,其中員工滿意度達到了3.410。在現(xiàn)代公司中員工滿意度、對公司的忠誠度對公司的發(fā)展產(chǎn)生影響愈發(fā)明顯,這也符合當代公司人性化管理的特點。
4 ?結論與建議
本文通過運用AHP層次分析法、熵權法以及灰色關聯(lián)度法三種評價方法對影響公司并購績效影響因素進行綜合評價,并運用Kendall's W協(xié)和系進行驗證,得出公司進行并購績效是應當從盈利能力、償債能力、資產(chǎn)管理能力、成本控能力和核心競爭能力進行考核。公司應該重視并購后的盈利能力與核心競爭能力提高,加強并購后的整合激發(fā)并購效應[13],加快公司文化建設,盡快融入本地市場,提高員工認可度以及客戶粘性,同時提高資產(chǎn)管理能力,提高資金流動性。
參考文獻:
[1]周士元.中國上市公司并購績效評價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河南大學,2012.
[2]祁繼鵬,王思文.上市公司并購績效影響因素分析[J].財經(jīng)問題研究,2012(9):81-86.
[3]鳳瀚文.上市公司并購績效及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4.
[4]陳西嬋.上市公司換股并購的績效及影響因素研究[J].技術經(jīng)濟與管理研究,2017(1):8-11.
[5]劉嬌.基于平衡記分卡視角的企業(yè)并購績效評價體系建設——以中國中車為例[D].山東財經(jīng)大學,2016.
[6]周寧康.我國高科技上市公司并購績效影響因素研究[J].上海管理科學,2018,40(1):101-104.
[7]文余源,胡鵬.多種評價方法在投資環(huán)境評價中的綜合應用[J].經(jīng)濟地理,2002,22(4):390-393.
[8]張雪梅,鄭潔.基于多種賦權TOPSIS方法的礦業(yè)上市公司業(yè)績綜合評價研究[J].管理會計,2018,7(42):42-48.
[9]周俊余,楊潔.基于多種評價方法的河北省金融發(fā)展競爭力分析[J].華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9(1):56-62.
[10]張瑞,鄧紅衛(wèi).基于多種評價方法的復雜采空區(qū)群穩(wěn)定性評價與分級研究[J].金屬礦山,2018(10):18-23.
[11]楊小娟,王逢.基于熵權法的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評價體系構建與應用研究[J].金融理論與教學,2020(2):86-89.
[12]甄偉.基于灰色關聯(lián)度的我國上市保險公司財務績效評價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0,23(8).
[13]劉降斌,徐鑫迪,張洪建.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公司并購績效評價研究[J].哈爾濱商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學版),2017,6:2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