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童
10年前,文和友創(chuàng)始人文賓在長沙坡子街擺攤開始創(chuàng)業(yè)。次年,文賓與合伙人開了一家10平方米的“文和友老長沙油炸社”,這個小店越做越大的同時,文和友萌生了更多想法:他們想做中國餐飲界的“迪士尼”。 彼時,以美食為主導的文化形象公司正在起飛。以廣州為例,廣州市亞洲吃面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于2015年1月26日在廣州工商局登記注冊。 它的實質(zhì)并不是“做面”。
看,不方便面館、太二酸菜魚、獅頭牌鹵味研究所、犟骨頭、湯上功夫......這些在朋友圈和微博熱度很高的名字,這些城內(nèi)潮人紛紛積極打卡的網(wǎng)紅美食空間背后,就是“亞洲吃面”這一幕后推手。奪目的字體、新穎的設計、奇葩的進食規(guī)矩,其實都來自這家吃面公司。 而文和友在2015年,將其定位為“文化公司”:立足文化,因而“超級文和友”落地。
所以在五年前,美食、餐飲變成“文化力”已是時勢。
“超級文和友”助力文和友這個牌子,一躍成為超級網(wǎng)紅。 2018年5月,文和友在長沙打造“文和友海信廣場店”,近5000平米的龍蝦館橫跨7個樓層,上世紀80年代的長沙街頭復刻,一戰(zhàn)成名,隨著客流量的不斷增多,2019年文和友升級擴建海信廣場文和友店,面積增至2萬平米,成立“超級文和友”:它體積龐大,典型的長沙樓中社區(qū),7層樓,一條300米長的街道,豎向塔樓向空中橫向延展至300多米,體現(xiàn)的是老長沙的文化與情懷。
如果說海底撈是拼服務,那么超級文和友就是一種更復合的消費體驗,通過輸出將過載的流量變現(xiàn)—能等的就排隊,不能等的就拍照打卡兩不誤。 在剛過去的“五一”,長沙超級文和友單日放號1.6萬個。
自此,文和友一戰(zhàn)成名。這個餐飲品牌,把老社區(qū)變?yōu)樯虡I(yè),把市井文化做進了商場,成為長沙旅游打卡地,并且目標錨定“餐飲界迪士尼”。
它在做餐飲,又在文化、商業(yè)上開創(chuàng)了新模式,為城市品牌的打造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文和友一直在這個過程中收集被丟棄的物件,文和友的隊伍利用收集到的幾十萬件建筑舊物與日常物品,選自《文賓和他的朋友》,湖南美術(shù)出版社。
因其沉浸式創(chuàng)新門店設計,文和友獲得了紅點獎2019年度最佳設計獎(Red Dot:Best of the Best)。最新開業(yè)的廣州超級文和友,近百米的長街上同樣帶來更多的業(yè)態(tài)和消費感受。它與隔壁高大上的太古匯綜合商業(yè)體形成強烈的對比:你可以在這里看到身穿各種潮牌、掛著奢侈包的年輕人們—是的,能在這里等位、分享的,多數(shù)是后浪。
這些90后、00后們,將“網(wǎng)紅美食點”變成又一種的社交需求,他們將對資訊的需求和社交媒體靈活運用。對于他們來說,“吃過了”“打了卡”才能理直氣壯地點評這個地方的美食。同樣地,在廣州超級文和友,“道具組”收集了近10萬件物品,官方說法是“為廣州建了一座市井博物館?!?/p>
與其說是通過場景復原的“道具組用心”,看來更是對懷舊和手藝的一種致敬。喜歡它的人,會對這種“沉浸式創(chuàng)新”欲罷不能,動輒排隊三五小時,即便晚上10點以后前往,排隊輪號1000以上也是常事。
文和友說自己目標是“餐飲界的迪士尼”,有點言過其實—我的理解是,它在為一直留存在坊間的傳奇小店打造了一個“超級平臺”,沉浸式的美食體驗恐怕更合適。究其原因,眼下它還沒有自己的終極核心競爭產(chǎn)品:除了沉浸式美食體驗,你記得的文和友,是龍蝦、臭豆腐還是冰?。?/p>
以廣州的超級文和友為例,它依托的不僅是“外來”的文和友及其旗下自有品牌,還有依托于長沙、廣州等地的老字號們,他們一直以來的口碑與口口相傳,也為它導流和營造超級IP立下功勞。
你可以說它是升級版的新加坡“大食代(Food Republic)”、綜合體內(nèi)的美食廣場,或者沉浸式的美食體驗plus版本。作為國內(nèi)首家經(jīng)營管理主題美食廣場的公司之一,大食代于1997年由新加坡投資商創(chuàng)建并進入中國市場。在這個美食廣場琳瑯滿目的餐飲品牌里,加入了知名的吉野家、和牛鐵板燒、香港仔點心、其美魚蛋粉等餐飲品牌加盟。
同樣講究美食和購物體驗的,我們可以看看泰國曼谷最新的購物地標ICONSIAM。在負一層,它建立了一個富有民俗特色的Soak Siam水上市場。它占地1500平米,古色古香的泰式建筑內(nèi),是泰國境內(nèi)77府精心挑選的3000種文化遺產(chǎn)、傳統(tǒng)工藝、知名特產(chǎn)和表演藝術(shù),加上商販們?nèi)即┲┦椒b,笑容可掬— 對于那些想購物又不想花上三四小時車程體驗水上集市的游客來說,這是個絕佳的旅游體驗。
不同的是,這里的商販全部是來自超微型的小攤檔,隔一段時間,會換,不變的是這個綜合體給大家?guī)碛洃浥c美—這個綜合體內(nèi)還有占地8000㎡的 泰國首座世界級遺產(chǎn)博物館(ICONSIAM Heritage Museum),展示泰國不同時期的文化遺產(chǎn)。
這種共生模式,也是一種文化輸出。人們通過食物了解一座城市,城市也借由食物表達著自己的性格。長沙超級文和友也跟它有點像,這里有書店、有小小藝術(shù)館,在餐飲之外,你還可以買些什么土特產(chǎn)回去,長沙臭豆腐、醬板鴨、盲公丸……地域文化、藝術(shù)營銷在這里都得以扎根、成長。
有人說,超級文和友還是誠品書店的美食呈現(xiàn)—既是全產(chǎn)業(yè)鏈,也有店中店的復合經(jīng)營,互為成就。它不僅是人們的深夜食堂,還是娛樂天地和社交寄托。
“超級文和友”進入CBD的太古匯,坊間非議也不少,吐槽聲一直不絕,從另一方面看,它能走出長沙進入最嘴刁的廣州城,這不失為一種巨大的勇氣和探索。加上太古匯本身的人流以及廣州經(jīng)濟重心的東移,也恰恰說明廣州的消費力聚集程度之高。
另一方面,是網(wǎng)紅經(jīng)濟的又一次導流升級:太古匯引入的翠園、莆田、吳系茶餐廳、祿鼎記、Lady M等口碑佳店之后,也確實是需要一個超級品牌來延長夜間消費,甚至可以躍上新臺階。
超級文和友恰恰也滿足了這樣的定位和消費需求。系出長沙所自帶的”網(wǎng)紅和眼球經(jīng)濟”,給“文化+餐飲+休閑”的升級消費帶來新場景。在網(wǎng)絡上一再發(fā)酵治愈,位于繁華鬧市中的廣州超級文和友也讓品牌充分延續(xù)了“網(wǎng)紅打卡地”這波紅利熱潮。 但如果只是場景的簡單復制,文和友如何布局全國甚至全球?如何走進如果只是依靠簡單的場景復制,缺乏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恐怕很難真正融入消費者心中: 文和友最為人稱道的是其場景復原能力,你很難說出真正屬于文和友自己的IP,僅靠場景復制和懷舊合集,招牌產(chǎn)品一直欠缺—這絕不是米其林和迪士尼的“好學生”。
這種新的業(yè)態(tài),如何再進一步升級?相信不僅是文和友的問題,也是時下不少餐飲業(yè)甚至綜合體要發(fā)展的一道難題。亞洲吃面公司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亞面設計公司總經(jīng)理仇姜帆在去年12月份舉行的廣州設計周上,分享了《網(wǎng)紅店背后的設計秘密》 ,其中講到從消費到消費升級,需要在產(chǎn)品上去改造,主導產(chǎn)品的話語權(quán)。
“其實餐飲以外的東西更重要,消費者現(xiàn)在消費你的產(chǎn)品。” 他認為:未來20年,會玩的品牌才不會死—中國人幾千年來,其實飲食習慣沒有太大的改變,只是在口味的細化程度上做了一些調(diào)整。他強調(diào),消費者對于接受程度非常高,沒有消費心理束縛的。
所以文和友,有趣的根本不是吃,而是這種營銷品牌的能力:它巧妙地把長沙的娛樂精神貫徹到底—看,長沙是全國人民的“娛樂大本營”,湖南菜走遍天下,長沙的休閑娛樂精神鼎鼎有名。也正因為如此,文和友的目標不僅是開1000家,遍布國內(nèi),更有將超級文和友推向人口千萬的全國核心城市,甚至是洛杉磯等海外城市的愿景。
由此說來,你會不會再去看看超級文和友,以一種更開放的心態(tài)去探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