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絡技術和信息化平臺的快速發(fā)展,使微課這種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應運而生去。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合理導入微課,不但利于學生個性化發(fā)展,還實現(xiàn)教學整體效果的顯著提升。為此,本文依照以往教學經驗,論述微課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方式,并針對微課在計算機教學中應用產生的效果進行評價,提出幾點合理的建議,以期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論的幫助。
關鍵詞:微課;高校計算機;應用效果評價
引言
在計算機應用領域,知識更新?lián)Q代的速度不斷提升,要求教師要針對不同教學要求進行創(chuàng)新,為學生學習和練習提供有效的輔導。微課作為彌補傳統(tǒng)課堂教學資源不足教學效率不高等缺陷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可為教師提供更多教學思路,并使課堂變得更加高效和生動,實現(xiàn)整體學習效果的提升?;诖?,了解微課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可幫助教師更好的實現(xiàn)對微課的有效應用,發(fā)揮微課教育教學的價值和作用。
一、微課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不同階段的實踐應用
(一)課前預習和課中導入階段的應用
在高等教育改革進入到關鍵階段的情況下,各大高校紛紛落實教育改革要求,在計算機課程教學中廣泛應用人工智能和多媒體技術,利用圖文結合的方式輔助課程講解,取得一定的教學成果。但是,由于教師過于重視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忽視課前和課后學習,加之多媒體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善用與課堂,導致學生自主練習的效果不顯著,對于部分知識的記憶深度不足,對課上教學造成一定程度影響。針對這種情況,將教育改革環(huán)境下產生的全新教學方式微課,應用到計算機課前預習、課中導入、課后鞏固三個重要時間節(jié)點,可利用保持知識的完整性,并通過教學內容的碎片化處理,完成更高效的自主練習。比如,在講解c語言程序設計相關知識時,在課前準備階段教師可搜集相關資料,整合圖片、視頻、文字資源為一體,制作成內容短小精湛的微課,并在課程正式開展之前發(fā)布到線上學習平臺中,組織學生進行觀看完成對知識的初步了解。在學生預習過程中教師利用網絡端口檢查學生學習情況,并了解學生存在的疑問,明確課上教學要點和教學目標。在課中導入階段,教師可選為學生播放微課,幫助學生熟悉c語言程序設計的流程和注意事項。然后教師可針對微課內容提出問題,組織學生完成上機練習,通過教學內容和微課的深入融合,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并利用線上學習的方式拓展學習空間,完成不同階段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
(二)課后鞏固和自主學習階段的應用
結合微課在教學實踐中產生的教學成果,我們可總結微課存在以下的教學優(yōu)勢:一是微課程容量小,可便于線上傳輸和共享,學生只需要利用移動設備就能完成下載和觀看。二是微課主要針對教學重點內容進行講解,可通過對知識整合化和具體化的呈現(xiàn),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在短時間內完成對知識的掌握。三是微課突破傳統(tǒng)課堂時間空間限制,可使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完成自主學習,實現(xiàn)時間的最大化應用。在完成計算機課上學習的課后鞏固階段,教師可針對學生課上存在的問題去,在微課中設置課后測試和習題,并組織學生在課下利用微課反復觀看和暫停觀看的功能,先對具體操作流程進行熟悉。然后完成教師設置的習題,檢驗課前和課中的學習成果,還可針對學生存在的操作誤區(qū),進行線上的互動,指出學生問題,并指導學生改正,增加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牢固度,并實現(xiàn)對知識的有效應用。
二、微課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一)微課在計算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第一,滿足學生不同學習需求,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微課在計算機各個角度時間節(jié)點的有效應用,可使學生根據(jù)自身能力缺陷選擇不同微課內容,并自由選擇學習時間完成自主練習和操作。這種教學模式不但突出學生主體位置,還為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多的可能性。第二,減低學生學習難度,完成對重點知識的理解。微課內容可直觀展示計算機學習的要點,在學生進行學習時可更快速的定位側重點,在微課的幫助下進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學生還可針對課上知識習得情況,自主選擇課余時間開展操作練習,實現(xiàn)對復雜知識和學習難點的快速消化。第三,為學生學習提供便利,實現(xiàn)學習效率的持續(xù)性提升。微課在課前、課中、課后等階段的有效應用,可使學生利用更短的時間了解更多的知識點,并通過不同時間節(jié)點的反復練習,獲得更好的學習成果。用時,學生還可復制微課至移動終端設備上,隨時隨地對微課內容進行觀看,熟悉操作流程,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方便,也為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提升提供基礎保障。
(二)提升計算機微課教學效果的建議
在計算機教學中應用微課要想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對微課作出調整,并做到以下幾方面:一是深入了解學生學習需求以及興趣愛好,依照學生興趣點對微課展開設計和規(guī)劃。對于難度不高容易理解的內容,教師可采用圖文結合展示的方法完成對基礎知識點的傳遞。而對于難度較大學生理解起來存在難度的知識,教師可借助不同教學手段輔助微課完成知識的講解。比如案例展示、合作討論、情境創(chuàng)設等,豐富課上學習內容,加強學生學習的興趣。二是完善考核評價機制,考察學生學習成果。由于高校計算機課程重視對學生操作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而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主要以學生自主研究為主。教師不能利用強硬的方式來約束學生學習,因此就要建立完善的評價考核機制,可利用課后測驗、問題問答、學習打卡等方式,約束學生自主學習的行為,并檢驗學生自主學習成果,保障微課能夠在課堂之外發(fā)揮其教育指導作用,幫助學生更好的利用時間,完成計算機知識的學習。
結語
總而言之,微課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可有效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與學脫離的局面,為計算機教學創(chuàng)新帶來新的機會和思路。經過長久的實踐,我們可總結出微課參與計算機教學中產生的整體效果,發(fā)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得到顯著提升。而要想保持這種良好的教學效果,還需教師加強對教學內容的設計,通過對微課內容的不斷變化,帶給學生不同的學習體驗,以獲得更好的學習成果。
參考文獻:
[1]吳春梅.微課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的實踐研究——以高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為例[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5(49):275-279.
[2]許君,余夢珊.微信公眾平臺建設高校微課環(huán)境的實踐與對策——基于高校微課環(huán)境現(xiàn)狀分析[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8,17(11):29-32.
[3]王敏,趙帥帥,劉穩(wěn)衛(wèi),劉紅.微課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評價分析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18):194-195.
作者簡介:王霄峰,出生年月:1982年5月,性別:男,民族:漢族,籍貫:遼寧省朝陽市,學歷:本科,職稱:講師,畢業(yè)院校:內蒙古民族大學,畢業(yè)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