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
為了喚起民族覺醒,魯迅先生放棄了一直學習的醫(yī)學,轉而征戰(zhàn)在文學戰(zhàn)場。魯迅先生用一支筆作為武器,沉重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喚醒了沉睡的國人,號召了無數人站起來英勇抗爭。
在魯迅先生去世之后,悼念他的文人有很多,他們紛紛做出詩文來表達自己的尊敬與懷念。其中最著名的一篇,莫過于那首《有的人》?!坝械娜嘶钪?,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边@首詩的作者是臧克家。在魯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的日子里,他創(chuàng)作了這首現代詩,并且為后人流傳至今。
這首詩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對于臧克家,關注得卻并不多。今天我們來說一件臧克家年輕時的奇事:他高考數學交了白卷,語文作文也只寫了短短28個字,可是卻得到了閱卷老師的高度評價,更被校長直接拍板錄取。那么這件事情的經過,究竟是怎樣的呢?
臧克家出生在山東濰坊的一個地主家庭,但其祖父與父親都很喜歡文學,所以臧克家也算是出生在了一個書香世家。在祖父與父親的熏陶下,臧克家從小就沉浸在濃濃的文化氣息中。只可惜父親和母親去世得太早,他的生活從此一落千丈,時常與那些窮孩子們一起玩耍。
雖然日子過得辛苦,但是臧克家依然熱愛生活。他一面繼續(xù)接受文學熏陶,一面親密無間地接觸著最質樸的生活,倒也覺得十分有趣。
祖父與父親還健在的時候,他們常常在一起創(chuàng)作詩歌。盡管祖父平日里不茍言笑,但每次說起詩歌來,就有說不完的話。每到過年時,祖父與父親就會親自書寫春聯(lián),而臧克家則負責在一邊研磨??粗娓概c父親創(chuàng)作詩歌,臧克家也受到了感染。
12歲那年,臧克家就可以熟練背誦60多篇古文。當時他并不理解其中的意思,但是長大之后每每回味起來,又會覺得意味深長。古文是先輩們留下來的寶貴財富,臧克家精通古文,從后來的談吐來看,確實氣度不凡。
成年之后,臧克家在詩文上已經小有成就。如果不念大學,靠著稿費,做個編輯,他也能有不錯的生活。但是臧克家有自己的打算,他要考取國立青島大學,也就是后來的中國海洋大學。那是1930年,臧克家沒想到,自己做了充分準備之后,試卷上也僅僅寫了28個字。
當時國立青島大學招生只考語文和數學兩門課。臧克家一直偏向于文科,語文自然拿手,但對數學卻一竅不通。果然,他的數學交了白卷,而感悟人生的作文題也讓他犯了難。
幾經考慮,他只寫了28個字:“人生永遠追逐著幻光,但誰把幻光看作幻光,誰便沉入了無邊的苦海?!辈幌脒@句話卻被閱卷老師看懂了其中深意,給了98分的好成績。
由于綜合成績不夠,校長得知之后也看了臧克家的答卷,當即就決定錄取他。在校期間,臧克家又受到了名師指點,文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責編:馬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