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摘 要:在公路項目施工過程中,對工程建設的施工情況進行試驗檢測,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管理活動,但是目前受檢測人員技術水平和技術手段的限制,檢測活動的有效性還受到很大制約。本文結合目前公路工程試驗檢測管理活動的現狀,對此項活動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并提出優(yōu)化和改進的策略
關鍵詞:公路工程施工;試驗檢測管理;途徑
中圖分類號:U415.1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近年來,我國交通運輸事業(yè)獲得了飛速發(fā)展,各地都在不斷開展公路工程建設,由于公路工程建設涉及交通安全,一旦出現問題,將會對道路行駛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因此對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進行試驗檢測,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
1 公路施工過程中進行試驗檢測的必要性
1.1 提升公路工程的安全性必然要求
由于公路建成之后,會有大量車輛行駛,在車輛行駛的過程中,一旦因為公路質量問題而出現意外,將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因此需要施工期間借助試驗檢測活動的有效開展來全面提升工程質量,避免工程施工過程中出現安全隱患。
1.2 促進工程建設的順利驗收的必然要求
在公路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由于交通安全深受社會公眾的重視,因此國家有關部門在驗收的過程中會非常嚴格,借助在平時施工過程中認真開展試驗檢測,可以及時發(fā)現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此項活動的開展,對于施工企業(yè)順利通過工程驗收有很大幫助,因為借助平時所開展的檢測活動,能夠促進企業(yè)施工質量的不斷改善,對于發(fā)現的問題也能及時整改,因此此項活動具有非常強的現實意義。
2 公路施工試驗檢測的對象
2.1 對橋梁涵洞構造進行檢驗
在公路施工過程中,橋梁涵洞都是最容易出現安全隱患的部位,因此試驗檢測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對橋梁涵洞的構造進行檢驗,借助檢驗活動的有效開展能夠對橋梁、涵洞結構的安全性、穩(wěn)定性進行全方位的檢測,以此來確保工程的安全性。
2.2 對路面進行檢測試驗
在路面開始施工之前,需要對進場材料質量檢測的有效控制,詳細了解路面材料情況并以此來確定施工方案,最大限度的提升工程質量。
2.3 對路基石料填充情況進行檢測控制
在公路項目建設施工過程中,路基石料的填充能夠最大限度的確保公路的穩(wěn)定性,因此在施工過程中需要積極借助試驗來檢測路基石料粒徑填充情況,嚴格開展過程檢測,及時控制施工過程中存在超粒徑的問題,避免路基出現沉降各種安全隱患。
2.4 驗收檢測
在公路項目完工之后,檢測單位需要根據相關技術標準來展開驗收檢測,依據檢測數據對施工質量進行全方位的評估,因此來判斷工程建設是否合格,這也是公路施工過程中試驗檢測的重要內容。
3 目前公路工程試驗檢測工作開展的現狀
目前公路工程試驗檢測過程中,工作開展質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需要借助對現狀的分析來更好地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3.1 單位缺乏對試驗檢測的正確認知
盡管試驗檢測活動的有效開展能夠很好的幫助施工企業(yè)不斷提升施工質量,但是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大多數單位都存在缺乏正確認識的問題,很多單位為了追求工期和降低管理成本,都放松了對試驗檢測工作的重視,由于相關工作的有效開展缺乏人力物力支持,導致檢測工作無法得到有效開展,這在目前是公路施工企業(yè)普遍存在的問題,需要有關部門不斷加大監(jiān)管力度,督促施工單位認真開展此項工作,以此來全面提升公路工程的施工質量。
3.2 內部缺乏專業(yè)的檢測機構
試驗檢測活動的有效開展需要專業(yè)的機構和人員,但是目前大多數企業(yè)為了壓縮成本,對于設置專業(yè)的檢測機構積極性不足,即使設置了機構,也存在人員與設備不足的問題,由于設備無法滿足檢測需要,工作人員的技術能力不能滿足檢測要求,導致試驗檢測活動無法得到有效開展。
3.3 檢測活動缺乏有效的監(jiān)督與管理
試驗檢測活動對于促進公路施工有著很大幫助,但是在實際的檢測工作開展過程中,由于檢測活動缺乏有效的監(jiān)督與管理,導致缺乏完善的檢測流程和檢測指標,國家有關部門也并未對施工企業(yè)試驗檢測活動的設備和人員進行明確要求,這導致此項活動無法得到有效開展。
3.4 檢測人員技術水平與工作需要有很大差距
檢測工作的有效開展,離不開專業(yè)技術人員的工作,但是在實際的檢查活動中,大多數企業(yè)的檢測人員在能力上都存在與工作需要有很大差距的現象,這導致很多檢測檢驗活動無法得到有效開展,需要施工單位不斷加大對檢測人員的基礎培訓,借助完善的培訓,使檢測人員能夠熟練掌握檢測的要求并規(guī)范開展工作提升工作的有效性。
4 公路工程試驗檢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4.1 有利于確保施工原材料的質量
借助試驗檢測工作的有效開展,能夠從源頭上對施工所用原材料的質量進行全面把控。這對于促進施工單位施工質量的快速提升有著很大幫助,也能最大限度的保證工程所需要的原材料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為工程建設的順利開展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4.2 更好的把控施工成本
在公路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借助試驗檢測活動的有效開展,可以實現對工程建設成本的全面把控,因為在檢測的過程中可以及時發(fā)現材料和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從而進行有效的整改,避免各種質量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同時,在試驗過程中也能發(fā)現性能更好、價格更優(yōu)惠的施工原材料,借助對原材料的優(yōu)化,可以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同時最大限度的降低企業(yè)施工成本,促進企業(yè)經濟效益的不斷提升。
4.3 能夠更好地促進施工企業(yè)應對突發(fā)事件
在工作施工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各種突發(fā)事件,面對突發(fā)事件,想要更加有效的處理,需要積極借助試驗檢測活動的開展來發(fā)現施工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借助試驗來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并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這項活動的開展能夠為工程建設人員快速分析和解決問題提供幫助,因此能夠更好地促進施工企業(yè)應對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突發(fā)情況。
4.4 能夠有效防控風險
在公路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由于工程建設與人們的出行有著密切聯系,而且在道路正常行駛過程中,一旦因為公路施工質量問題而造成道路交通事故,將會造成極為嚴重的后果。為了避免此類風險的發(fā)生,需要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不斷加大試驗檢測的力度,通過不斷加大檢測頻率來及時發(fā)現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對于橋梁涵洞等的構架、路基的鋪設等要不斷加大檢測力度,確保相關建設活動符合國家的質量安全規(guī)定。只要借助檢測活動的有效開展,及時發(fā)現風險隱患,就能提前做好應急預案,避免后期出現重大質量安全問題。
4.5 能夠起到降本增效的目標
很多施工企業(yè)對試驗檢測工作存在錯誤認識,認為此項工作的開展會增加企業(yè)的成本,其實這種認識是非常錯誤的,借助試驗檢測活動的有效開展,不僅不會增加企業(yè)的管理成本,而且借助相關活動的開展,還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企業(yè)施工過程中原材料的質量和施工質量,通過檢測活動的有效開展,也能及時發(fā)現各種問題,便于及時改變施工方案,防止問題的進一步惡化。借助此項活動的開展,也能為項目管理人員更好地開展現場管理提供便利,因為借助檢測結果,項目管理人員也能全面把控施工質量和施工進度,對于施工企業(yè)而言,保質保量完成工期才是企業(yè)正常經營和發(fā)展的基礎,所以企業(yè)要以正確的態(tài)度來應對試驗檢測工作,使此項工作發(fā)揮出最大的價值。
4.6 有助于促進施工企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對于公路施工企業(yè)而言,要想更好地承攬業(yè)務和發(fā)展下去,也需要試驗檢測活動的推進,只有不斷加大對此項工作的重視力度,才能提高施工企業(yè)的施工水平,通過不斷反思和總結經驗教訓,企業(yè)的管理水平能夠得到大幅提升,這對于企業(yè)提升資質和承攬業(yè)務都有很大幫助,對于促進企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也能發(fā)揮出巨大的促進作用,所以施工企業(yè)要高度重視試驗檢測工作。
5 對當前試驗檢測工作的建議
試驗檢測工作的有效開展對于促進企業(yè)發(fā)展具有非?,F實的意義,為了使此項活動取得理想效果,建議采取以下策略:
5.1 不斷加強對試驗檢測工作的重視
試驗檢測工作對于促進公路施工質量具有非?,F實的意義,因此企業(yè)要不斷加強對試驗檢測工作的重視,要建立專業(yè)的試驗檢測部門,根據檢測工作的需要配備專業(yè)的儀器和工作人員,以此來適應試驗檢測活動有效開展的需要。同時也要在企業(yè)內部不斷加強培訓,提高企業(yè)員工對試驗檢測工作的認識,使此項活動得到有效開展。
5.2 結合施工項目制定檢測流程
為了更好的促進試驗檢測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企業(yè)要結合施工項目制定出完善的檢測流程,借助流程來規(guī)范檢測活動開展的頻率范圍,以此來促進檢測活動發(fā)揮出最大的功效。要將試驗檢測活動與企業(yè)內部的質量管理制度進行結合并融入其中,以此來全面提升施工人員對試驗檢測管理活動的重視程度,對于試驗檢測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施工人員要高度重視,并根據檢測人員的建議對施工策略進行優(yōu)化,以此來防范風險。
6 結束語
在公路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為了不斷提升施工質量,需要積極開展試驗檢測,只有借助試驗檢測活動的有效開展,才能全面提升檢測的質量和水平,促進公路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質量水平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謝榮菊.公路工程試驗檢測管理工作在施工中的重要性[J].交通建設與管理,2020(02):66-67.
[2]楊玉君.公路工程試驗檢測管理工作在施工中的重要性思考[J].中國標準化,2019(20):91-92.
[3]冀會琴.公路工程試驗檢測管理工作在施工中的重要性研究[J].智能城市,2019,5(09):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