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林
釋義:指把稀少的貨物囤積起來,等待高價時出售。也比喻拿某種專長或獨占的東西作為資本,等待時機換取名利地位。
時間:戰(zhàn)國
地點:趙國邯鄲(今河北邯鄲)
秦國(今陜西一帶)
人物:呂不韋
異人
路人
呂不韋的父親
(幕起。呂不韋在街頭看到異人。)
旁白:商人呂不韋到趙國的邯鄲做生意。在街頭,他發(fā)現(xiàn)一個氣度不凡的年輕人。
剛剛過去的年輕人看起來很不一般。
你不知道吧,他是秦昭王的孫子,是太子安國君的親兒子,名叫異人,在趙國當人質(zhì)。
現(xiàn)在秦、趙兩國交戰(zhàn),他的日子一定不好過吧。
你可說對了,趙國對秦國不滿,對他也不好,聽說他非常貧困,天冷的時候連件御寒的衣服都沒有。
那真是奇貨可居。
(第二幕。呂不韋回到家和父親商量。)
旁白:呂不韋覺得有利可圖,但還想詢問父親的意見。
父親,種地能獲多少利?
種地能獲十倍的利。
販賣珠寶呢?
販賣珠寶能獲百倍的利。
那么把一個失意的王子扶植成國君,掌管天下的錢財,會獲利多少呢?
那可沒辦法算了,一定要試試才知道啊。
旁白:聽了父親的話,呂不韋決定做這筆生意。他首先拿出一大筆錢,賄賂了監(jiān)視異人的趙國官員,從而接近異人。
我想辦法讓秦國把你贖回去,立你為太子,再輔佐你成為秦國的國君。你覺得怎樣?
如果你能做到,我一定不會虧待你的。
旁白:呂不韋回到秦國,重金賄賂安國君的親信,把異人贖回秦國。安國君的寵妃華陽夫人沒有兒子,呂不韋給華陽夫人送去大量奇珍異寶,讓華陽夫人收異人為子嗣。秦昭王死后,安國君即位,立異人為太子。不久,安國君去世,太子異人即位為王,即莊襄王。莊襄王非常感激呂不韋擁立之恩,拜呂不韋為丞相。后人將呂不韋的行為稱為“奇貨可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