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作人
成都是天府之國,音樂藝術熱地。著名的“蓉城之秋”成都國際音樂季,至今已在這里落戶26個春秋。在這26個春秋里,不知有多少精美的藝術作品和藝術表演閃亮登場,激動人心的掌聲、歌聲和歡呼聲,至今還在人們的腦海中翻滾如初。
2020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橫行肆虐,然而成都人民卻沒有忘記“蓉城之秋”這個藝術節(jié)日。疫情穩(wěn)定之后,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成都市音樂影視產業(yè)發(fā)展領導小組指導,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成都市音樂影視產業(yè)推動辦公室主辦,成都商報承辦的第26屆“蓉城之秋”成都國際音樂季,于9月15日在成都城市音樂廳隆重開幕,為期兩個半月的國際音樂季也自此開始。
我早就知曉“蓉城之秋”的歷史,故而對它的歷屆舉辦充滿著期望。本來已經預測今年因疫情原因舉辦的希望不大,沒想到四川省相關部門如此敬業(yè),竟然在這樣倉促的時間里推出了全套音樂季的演出(共有近30場各類音樂會及歌劇、音樂劇演出),實在令我喜出望外。作為音樂評論工作者,我深感自身有太多的責任去評論和報道這個音樂季,然而受日程影響,我只看了其中的三場音樂會,這三場音樂會分別是:大型原創(chuàng)交響合唱《奮進新時代》專場音樂會、《從貝多芬出發(fā)—王弢單簧管獨奏音樂會》《城市之光—第26屆“蓉城之秋”閉幕音樂會》。
大型原創(chuàng)交響合唱《奮進新時代》是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各自委托十余位作曲家和作家共同創(chuàng)作完成的一部巨作。這部作品的結構十分龐大(序+三個樂章+尾聲),演出陣容以交響樂團、混聲合唱團加十余位獨唱、重唱演員組成。該作品于2019年在北京首演,贏得了廣大觀眾的熱烈反響。本次入選“蓉城之秋”音樂季,該作品再一次掀起狂潮,在成都這個“音樂之都”大獲成功。
10月23日晚8點,《奮進新時代》專場音樂會在成都城市音樂廳隆重上演。成都交響樂團、貴陽交響樂團、中央音樂學院合唱團、愛樂男聲合唱團、華僑城-成都大學生合唱團聯合參演,王宏偉、王麗達、王傳亮、楊小勇、龔爽、周曉琳、薛浩垠、徐森、陳淼等歌唱家加盟演出,著名指揮家張國勇執(zhí)棒指揮。
這是一部帶有綜合性特點的大型交響音樂,其中聲樂占主要部分。全曲的三個樂章分別用音樂展現了新時代的三個階段,即新時代的腳步、新時代的榮光、新時代的奮斗。序曲采用混聲合唱形式,以朱海作詞、胡堯作曲的《祖國的道路》為開場。尾聲采用男女領唱加混聲合唱的形式,以王曉嶺作詞、印青作曲的《新時代的光芒》為結束。
《奮進新時代》的第一樂章和第三樂章采用了交響合唱形式,第二樂章采用了交響詩形式,疊加在一起,呈現出的是交響套曲式的整體結構。而在一、三樂章之內,則有著組歌、表演唱和清唱劇等形式的痕跡,根據歌唱內容的不同,它們不斷變換方式,借以烘托出偉大的主題,繼而達到強烈的歌頌式戲劇效果。
《奮進新時代》由13位作曲家共同創(chuàng)作,其中除關峽以管弦樂形式獨立完成了第二樂章“新時代的榮光”外,其余都以各種不同風格和形式的歌曲作為主線,并配以交響式的樂隊音樂,借以達到震撼的史詩效果。在這部充滿時代熱情和思想正能量的作品中,每一首歌曲都達到了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高度,作曲家通過音樂,將當今祖國一切偉大的變化及全民步入新時代后的幸福生活統(tǒng)統(tǒng)展現出來,而歌唱家則以高亢美麗的歌喉,唱出了億萬人民激動熱烈的心聲(如王麗達演唱的《奮斗才有幸福來》,王宏偉演唱的《一個都不能少》,周曉琳、薛浩垠演唱的《新時代的光芒》等)。
當晚,兩大交響樂團、三大合唱團在張國勇的激情指揮下,演繹出了整齊劃一、排山倒海的氣勢,他們的樂器和歌喉所發(fā)出的聲音,似號角一般響亮,似雷霆一般震撼。當交響合唱的尾聲高潮到來時,全體演奏員和歌唱家都發(fā)揮出了所有的能量,將奮進新時代的理想烘托到了頂點,偉大的新時代光芒瞬間照亮舞臺,浸入到人們熾熱的胸懷之中。
在這場振奮人心的音樂會結束后的第二天,同一個音樂廳又舉行了另外一場意義和看點完全不同的音樂會。由于今年是“樂圣”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故世界各地都在舉行不同的紀念音樂會?!叭爻侵铩币膊焕?,除了音樂季中的貝多芬交響樂作品音樂會外,24日晚又舉行了《從貝多芬出發(fā)—王弢單簧管獨奏音樂會》。
王弢是中央音樂學院單簧管教授,碩士生導師,蜚聲中外的單簧管演奏家。他出生于成都,是典型的川蜀子弟,此次為“蓉城之秋”效力,可謂是對家鄉(xiāng)音樂事業(yè)的一次真誠奉獻。
當晚的音樂會上,王弢與鋼琴家沈通合作,為現場觀眾演奏了貝多芬、舒伯特、肖邦、弗雷、德彪西、埃爾加、皮亞佐拉等作曲家的作品。這些曲目涉及古典、浪漫、印象、現代等風格,從作品的選擇上看,這是一場硬碰硬的、展示實力的音樂會。
貝多芬《F大調春天奏鳴曲》本是小提琴與鋼琴演奏的作品,用單簧管來演奏我還是第一次聽。然而奇怪的是,王濤的現場演奏卻令我感覺非常舒適,好像這部作品是專門為單簧管寫的一樣,音樂顯得十分自然,且很適合于單簧管的音色。
記得我初識王弢時,人們對他的評價是擅長演奏現代作品,尤其是爵士音樂。記得我第一次聽他的演奏,曲目也是一首現代的單簧管協(xié)奏曲,故在我的潛意識中,王弢是一位非常時髦的現代管樂演奏家。 然而本場音樂會卻令我顛覆了認識,因為我親耳聆聽到王弢嚴謹而富有功力的古典音樂演奏?!禙大調春天奏鳴曲》是一首結構嚴謹、曲風浪漫的作品,曲中有很多流動的旋律,似山間的清泉在春天的陽光下流淌,細膩、潔凈而又純粹。以往小提琴的演奏宛如黃鶯的歌唱,而王弢的單簧管卻似杜鵑的鳴翠,樂聲中充滿著溫馨而又柔美的情感。
《F大調春天奏鳴曲》有四個樂章,完整地演奏是很難的,很多樂句對于單簧管來說比較費力(音域、氣息),然而王弢當晚的演奏卻很令人放心,即便略有微瑕,但總體給人的感覺卻非常順暢,與鋼琴的配合亦很默契。尤其是三、四樂章,輕巧的“遲到雨滴”效果(三樂章)和熱情的歌唱效果(四樂章)表現得十分自然,感人至深。
與別人的觀察點不同,在全場音樂會中,我特別喜歡王弢演奏的浪漫抒情小品,最典型的是舒伯特的《圣母頌》和肖邦的《夜曲》,這兩首樂曲,王弢演奏得非常動人,他用單簧管將深沉悠幻的浪漫情感表達至深,瞬間令人陷入到一種虔誠與期待的抒情境界中。
下半場王弢演奏了亞歷山大·羅森布拉特改編的《卡門主題幻想曲》,這是一首以現代節(jié)奏(爵士)和現代樂風重新組合的《卡門》,樂曲風格怪異,技巧艱難復雜,對于演奏家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考驗。然而王弢卻并不在乎,因為這樣的曲子正好是他的長項。當晚他發(fā)揮了單簧管的傳統(tǒng)技能和現代技能,整首樂曲演奏得生動流暢,渾然一體。其中現代色彩的快速經過句與爵士味道的滑音,使人感到十分新穎與刺激,大段快速技巧段落演奏得干凈利索,再加上音區(qū)的不斷轉換,給人們帶來了一種上下翻覆、浪蕩不羈的感覺,其實這也正是卡門的個性。
音樂會上,王弢還演奏了阿根廷作曲家皮亞佐拉的《遺忘》,這是一首憂傷的探戈、思念的探戈,曲中有著絲絲抑郁的寡歡,散發(fā)著淡淡的情思。除了深情之外,王弢的演奏還有著內在的“淚滴”效果,其濃郁憂傷的音色,給觀眾帶來了一種心靈上的震顫。
此外,德彪西的《木偶的步態(tài)舞》、弗雷的《悲歌》、埃爾加的《愛的禮贊》、英國民謠《綠袖子》以及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的《野蜂飛舞》,亦是王弢在音樂會上的演奏曲目。在演奏這些作品時,王弢展現出了多重風格的駕馭能力,他不僅將浪漫的抒情發(fā)揮了出來(埃爾加《愛的禮贊》,弗雷《悲歌》英國民歌《綠袖子》),還將印象的神態(tài)瞬間(德彪西《木偶的步態(tài)舞)和輝煌絢爛的技巧(里姆斯基-科薩科夫《野蜂飛舞》)展現殆盡。
通過這場音樂會,我對這位青年演奏家的了解更加清晰了,過去只覺得他是一位“現代派帥哥”,此次一聽,才覺得他功力深厚,風格全面,不愧是一位實力派的演奏家。
看完王弢的單簧管獨奏音樂會,我因日程安排暫時離開,直到12月2號才又趕回成都,并觀看了當天晚上舉行的“蓉城之秋”閉幕音樂會。
這場音樂會同樣進行了精心而充分的準備,音樂會一開場,由成都樂團和四川音樂學院交響樂團聯合組成的龐大樂團在中央歌劇院著名指揮家許知俊的指揮下,演奏了《奮進新時代》的第二樂章“新時代的榮光”。剎那間,觀眾被帶入到了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之中。
接下來,川籍著名作曲家敖昌群《國家力量》的旋律響徹在大廳之中,這部交響合唱(音樂會演奏的是片段)的宏偉氣勢壯觀之極,讓現場的觀眾聽后均感覺到了一種精神上的震撼。
本場閉幕音樂會的曲目體裁很廣泛,聲樂、器樂作品都很突出,且演唱、演奏的風格十分豐富。開場序曲結束后,2019年金鐘獎民族唱法第一名的獲得者馬小明,在音樂會上激情演唱了電影歌曲《懷念戰(zhàn)友》,他的演唱有些新派,加強了抒情的細膩和音色的變化,強調了曲調的婉轉,但質樸與氣魄比之老歌唱家稍顯不足,看來兩代歌唱家對傳統(tǒng)歌曲的情感理解是不盡相同的。
男高音王傳亮與女高音張文沁合作演唱了意大利作曲家多尼采蒂的歌劇《愛的甘醇》中的著名二重唱《愛的靈藥》。
王傳亮的音色非常漂亮,聲音穿透力很強,氣息的支撐效果亦很突出,演唱抒情作品非常悅耳。當晚他的演唱幽默而自然,很有質樸青年的純粹個性。只是他的意大利語發(fā)音尚需再純正些,如此定能獲得更好的聲音和更準確的演唱效果。
張文沁的演唱很有魅力,她聲音位置高,音色亮麗而集中,演唱和表演都相當投入。與王傳亮配合,張文沁表現得十分老練,在舞臺上給人們帶來了一種真實感。
青年鋼琴家劉琉是留美的博士,當晚在青年指揮家林木森的指揮下,她演奏了郝維亞創(chuàng)作的鋼琴協(xié)奏曲《我的祖國》第三樂章《長江》。劉琉的技術是嫻熟的,情感也很飽滿,演奏很有氣勢,很多地方有著男演奏家式的精神氣質。尤其當《我的祖國》旋律出現時,劉琉的抒情性特點被適時激發(fā)了出來,伴隨著樂團一浪高過一浪的音流鋪墊,以華麗的技巧,將整部協(xié)奏曲的高潮推向了頂峰。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么紅,現已是中央歌劇院的副院長,當晚她充滿豪情地登上舞臺,高歌了一曲《我愛你中國》。么紅是我多年來的同事,所以我深知她的歌唱功力和藝術修養(yǎng)?!段覑勰阒袊肥撬哪檬指枨?,幾十年來不知演唱過多少遍。然而當晚她的演唱卻著實令我吃了一驚,她太動情了,太專注了,以致在一個長音上竟然用弱聲做了無限延長,這一處理突出地展現了她的深厚功力。一曲唱罷,么紅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贏得人們長時間的掌聲。
本場音樂會上,成立已有兩年之久的成都童聲合唱團在交響樂團的伴奏下,為現場觀眾演唱了英國民歌《綠袖子》?!俺赏钡某砷L過程我很了解,近年來他們走過了一條艱難刻苦的藝術之路。當晚在音樂會上,孩子們一展歌喉,將他們日常訓練出的優(yōu)異成果展現給了現場觀眾。一首《綠袖子》從孩子們稚嫩的嗓音中唱出,使人們感受到了由衷的激動和喜悅。
當晚的音樂會上還有很多新鮮的節(jié)目,川音小提琴家王微致和吉他演奏家馬首湛在林木森精準控制的交響樂團協(xié)奏下,出色地演奏了拉伍雷迪的吉他與小提琴雙協(xié)奏曲《南美組曲》第一樂章。兩人精湛的技巧及完美的合作,給現場觀眾帶來了一種異常豐富的藝術享受。
此外,兩大交響樂團合在一起為大家演奏了約翰·施特勞斯的《天體樂聲圓舞曲》及《秋日映芙蓉》。這兩首樂曲都是樂團演奏的反襯寫照,而青年指揮家林木森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無疑是相當重要的。這位年輕指揮家的最大特點是沉穩(wěn),在面對樂團時總是顯得富有定力,鮮有激情過剩和慌亂不堪的情況出現。當晚樂團演奏的這兩首樂曲非常恰當地反映出林木森的這一特點。
美麗的蓉城秋“藝”濃濃,一場場好戲佳作留在了人們心中。期盼著來年秋高氣爽,熱愛音樂的人們在第27屆“蓉城之秋”音樂盛會中再次相聚,共同欣賞絕妙的音樂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