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慧
天氣漸冷,文廟古城里的葉子開始泛黃,由姑蘇區(qū)雙塔街道組織的“2020姑蘇孔子文化節(jié)”已經(jīng)悄然進入尾聲,于是也有人繼續(xù)思考,“國學”“儒學”“傳統(tǒng)文化”,這些詞語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還有它的作用嗎?
蘇州人會告訴你,傳統(tǒng)文化依舊存在于我們的精神之中,也塑造了這座城市獨特的氣質(zhì),而我們可以從中汲取的能量,還有許多。
感知國學典籍里的生活原點
文廟德善書院是“2020姑蘇孔子文化節(jié)”開幕式上文旅交流發(fā)布會的舉行之地,盡管參觀者們已不在,但每周四的上午,這里依然有著人們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身影。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边@里,有著“聊國學、學畫信、談人生”的“梅子時間”。
梅子時間,顧名思義,“梅子”的時間?!懊纷印笔谴颂幍睦蠋燁櫭?。顧梅,蘇州市職業(yè)大學副教授,曾任蘇州市儒學研究會副會長,學者錢穆的外孫女。作為“梅子時間”的發(fā)起人,她一直以志愿者的身份,植根國學與傳統(tǒng)文化教育,在這里引領大家抄讀《論語》,以儒家文化為基石去學習國學經(jīng)典。
從三歲奶娃娃到八十歲的老人,提前報名也好,臨時起意前來也好,都能在這里靜心學習。多年來,顧梅風雨無阻,至今已開展數(shù)百期活動。
落葉紛飛的清晨,走進文廟德善書院,老學員們安靜地抄寫《論語》等經(jīng)典儒家著作,新學員們則在顧梅的帶領下,重新尋回對傳統(tǒng)文化的敬畏,對尊師重道的“感悟”。清水洗凈毛筆,讓濕潤的筆鋒在左手掌上描畫,閉眼感知,找回對傳統(tǒng)筆墨的敬畏心。心無旁騖,在青石地磚上畫圈?;蛑笳瓷项伭?,對著桌上的南瓜,將其按照自己的心意“搬”到宣紙之上。在喧鬧都市生活中,尋回傳統(tǒng)文化,就是尋回一顆許久不曾安定下來自觀的心。
“畫信,畫心”,顧梅時常在小小的紙片上記下所思所見,贈于學員們。大家圍坐在一起,討論看到畫信內(nèi)容的感受,聽著老學員講述閱讀錢穆先生相關著作后的心得?!凹依锖⒆影选墩撜Z》和《大學》都讀完了,開始讀《中庸》。多年的學習,讓我發(fā)現(xiàn)其實人生有一個原點,這個原點就藏在這五千年的文化之中。它會幫助你面對和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問題?!币晃焕蠈W員感觸地說。
“ 錢穆先生說,一個人的生活是復雜的,但群體是單純的,人心相通是單純的?!鳖櫭氛f,“我們需要傳統(tǒng)文化,也需要有一個接受的過程?!?/p>
踐行儒學思想中的修心養(yǎng)德
景祐二年(1035年),范仲淹創(chuàng)辦了文廟府學,因為辦學有方,一時名聞天下,成為各地州、縣學效仿的楷模。
蘇州古城,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先后建有53所書院,儒家文化滲透到了姑蘇的每一個角落,讀書也深深地溶進了蘇州人的血脈。
坐落于虎丘山莊、南宋時期的和靖書院是蘇州最早的書院,2011年,經(jīng)市文聯(lián)批準,虎丘書院重建。書院以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為宗旨,不斷舉行各種傳統(tǒng)文化研究、教育和交流活動。
院長陳東興認為,儒家的育人之道,要從孔子31歲遠赴洛陽拜見老子開始,"儒"之母,在于"易"。儒育人,在循易之道。學習儒家文化要知其本,追其源,循其道。儒家思想要求人規(guī)范自身,如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有著傳統(tǒng)文化里所講究的悟性。“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大學之道就是大覺之道。君子慎獨,面壁思過。今天講競爭,儒家是見賢思齊,見到好的要學習,看到不好馬上反省自己?!标悥|興說,“包括對待文字,說文解字,方方正正寫字,堂堂正正做人,這樣才叫做學儒學?!?/p>
事實上,傳統(tǒng)儒學也滋養(yǎng)了蘇州的城市精神?!疤K州為什么和其他地方不一樣?因為我們的水系比較發(fā)達。蘇州人的習性就是在水系里生長的。前面是宅院,后面就有河道。”陳東興說,“北方講究快馬,而蘇州走船運,比較慢。蘇州是一種慢文化,古人去昆山、常熟或太湖邊,起碼坐半天的船。有些富裕的人,帶著書童,看看書,喝喝茶,吟吟詩,這是一種修身養(yǎng)性。”
學而優(yōu)則仕是儒家文化,而蘇州人喜歡小門深宅,于是出門做官,回到家里則把大自然搬到院中,享受生活。因此,蘇州成為了江南士大夫文化的中心。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蘇州的水,蘇州的井,清澈、清沌,少了很多雜質(zhì),便少了許多雜念,蘇州人為官大都廉潔自律。當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成為蘇州為官的楷模,先賢孔子的儒學思想便在這一方水土中沉淀下來,沉浸在士大夫和百姓的尋常生活之中。蘇州之所以成為天堂,是因為在這一方水土中浸潤的先賢德善種子在一代代后人的心里孕育成長。
近日,2020年姑蘇孔子文化節(jié)的后續(xù)活動——“姑蘇·嘉定”儒行雙城文旅交流過程中,由雙塔街道相關文化工作人員、居民骨干、“旅游券”獲得者等一行人,赴上海嘉定就兩地文旅合作進行現(xiàn)場交流學習,這也是將姑蘇古城的這份儒學氣質(zhì)展現(xiàn)到了更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