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近月
在知乎上,有一位女性在婚后很委屈,猶豫了很久要不要離婚,還是很難做出決定。于是她貼出自己的經(jīng)歷,問大家她該不該放棄婚姻。在眾多回答中,給建議的人不少,秀恩愛的人也不少,只有一位男性的回復(fù)別出心裁,獲得了很多贊。他從生活中一件簡單的小事,講出了自己對婚姻的體會:“有天中午在衛(wèi)生間洗臉,看見老婆的沐浴球爛了,下午出門去超市采購,順便就帶了一個沐浴球回來。晚上老婆洗完澡出來,她說覺得特別幸福。我說怎么了,她說那個沐浴球,我才反應(yīng)過來。這件事感動了她好幾天,我說我送過你這么多東西,哪一個不是比這個沐浴球貴幾百倍幾千倍,怎么就這幾塊錢的東西能開心好幾天呢?她說你不懂,你以為就得一擲千金我才能開心,但其實幾塊錢的東西,我也能樂呵呵的。我才發(fā)現(xiàn),婚姻的確是非常需要經(jīng)營的,能掙錢,只是個及格基本線,可你憑什么能把一個人哄開心?多洗幾個碗,多做幾頓飯,多給孩子講幾個故事,比會掙錢強多了。”
回復(fù)的下方,還有很多人附和著評論:結(jié)婚前被一擲千金感動,結(jié)婚后被芝麻小事感動;婚姻里的這些芝麻小事,所代表的不再是轟轟烈烈的愛情,而是一份看得見的用心。
很平常的道理,道出了很多婚姻相處中的真實問題:有太多的丈夫,早出晚歸,打不完的電話,加不完的班,回到家疲憊不堪,除了冷漠,就是對著妻兒大發(fā)脾氣。他覺得自己那么辛苦,都是為了家庭更幸福,為何家人卻不理解他;有太多的妻子,忙完工作忙孩子,忙完孩子忙家務(wù),坐著休息幾分鐘都成了奢侈,累得筋疲力盡也沒人關(guān)心。她不明白辛苦付出為何換不來想要的幸福。
如果把每天發(fā)脾氣的丈夫和買浴球的丈夫相比,我想那個主動為妻子買浴球的丈夫會更幸福;如果把忙不完家務(wù)的妻子和為小浴球而開心的妻子相比,我想,為浴球而開心的妻子會更幸福。他們最大的區(qū)別在于,不幸福的人總在為未來幸福盡可能的努力,而幸福的人卻在當下就活出了幸福的樣子。
幸福的婚姻重要的不是應(yīng)該活成怎樣,而是婚姻中的兩個人是否既能看見對方的需要,也能看見自己的需要,讓彼此在婚姻中都能擁有更多的幸福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