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耘 曹娜
佳縣地處黃河中游晉陜峽谷中段西岸,棗樹栽培歷史悠久,是棗樹的優(yōu)生區(qū),全縣棗林面積達82萬畝,紅棗產業(yè)已成為縣域經濟發(fā)展的主導產業(yè)。近年來,受新疆紅棗市場的沖擊和氣候變化影響,佳縣紅棗裂果、蟲果、減產成為常態(tài),棗農發(fā)展紅棗生產積極性不高,縣內少量農村出現了棗林撂荒現象。為了擺脫困境,扭轉被動局面,重振紅棗產業(yè),縣委、縣政府推出強力降高塑形棗園綜合改造技術和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收效明顯。
近年來,由于全球氣溫變暖,生態(tài)環(huán)境發(fā)生了改變,紅棗成熟的時期降雨量增多,連陰雨等自然災害頻繁,紅棗裂果、病蟲害嚴重,品種下降,棗農收入驟減,棗園管理粗放,甚至個別棗園撂荒。為了改變紅棗產業(yè)現狀,打好脫貧攻堅戰(zhàn),縣政府推廣強力降高塑形棗園技術,棗農收益顯著提高。
一、強力降高塑形前棗園狀況
1、佳縣棗園的品種和分布區(qū)域:佳縣棗樹品種多,主要有油棗、木棗、團棗、贊皇棗、駿棗、梨棗、等30多個品種。其中佳縣油棗、木棗占90%以上,贊皇棗、駿棗、7月鮮等其它棗種零星栽植。木棗和佳縣油棗集中分布在黃河、禿尾河沿岸,涉及上劉國具、朱家坬、通鎮(zhèn)、佳蘆鎮(zhèn)、店鎮(zhèn)、坑鎮(zhèn)等11個鄉(xiāng)鎮(zhèn)。
2、佳縣棗園的密度:棗樹素有“木本糧食”“鐵桿莊稼”的美譽,山坡地和梯田地均有栽植。佳縣油棗樹體較大,干性中強,樹姿半開張,樹勢中等,發(fā)枝力中等,山坡地密度每畝40株,梯田地畝栽棗樹33株。少量棗園栽植不規(guī)范,畝栽棗樹50~60株,密度偏大,通風透光較差,棗園管理、收獲不便。
3、佳縣棗樹的樹形:前幾年,紅棗經濟效益好,棗農管理精細,棗樹樹形主要有疏散分層形、自然圓頭形、開心形、小冠疏層形等。近年來棗園棗樹任其生長,樹形紊亂不一,有的油條枝瘋長,成為“樹上樹”,有的干枯枝居多,樹體發(fā)枝力差,成為“小老樹”。
4、佳縣棗園土地:多數棗園每年春季深翻一次,不施肥,土地肥力差,少數棗林土地撂荒,雜草叢生。
二、強力降高塑形棗園的管理要點
1、強力降高塑形技術:在棗樹萌芽前,根據棗園的現狀,結合棗樹的樹齡和生長能力,科學修剪,把握好關鍵技術要點一是樹體高度:利用鋸子把樹干高度控制在2.5m內,留2~3個枝條,其余的采取回縮一次性疏除掉。如果樹干2.5m之內沒有枝條,樹干高度可以延高到2.8m,保留2~3個骨干枝,盡肯能不要鋸成“光頭”。二是樹形及枝條的布局:在降高樹體高度的同時,“因樹修剪,隨枝造型”,疏除病蟲干枯枝、交叉重疊枝、細弱過密枝和徒長競爭枝的前提下,修剪成自然圓頭形、開心形等,枝條從不同方向合理分布,保證光照充足,營養(yǎng)合理分配。三是控制棗園密度:對于棗園棗樹較稠,通風透光不良的棗園,可以有規(guī)則間去整株棗樹,保證相鄰樹枝稍至少保持1米間距,以利于通風透光。
2、棗園生長期抹萌和除枝
在棗樹萌芽期露頭時開始抹掉無用的萌芽、萌枝。如萌芽狀態(tài)未除掉的,必須在其木質化以前除掉,保證營養(yǎng)供給有用的枝葉生長發(fā)育。
3、棗樹開花期環(huán)割和摘心
環(huán)割:在棗樹開花初期用環(huán)割刀在主枝基部50cm環(huán)割,每年逐漸向上環(huán)割,呈環(huán)狀錯開,提高開花座果率。
摘心:在棗樹盛花期對當年生、一次枝的頭去掉,控制其生長,去掉頂端優(yōu)勢提高座果率。
4、棗園深翻中耕除草
棗園深翻一般在土壤解凍后進行,深度以15~20厘米為宜,這樣能改善土壤結構,促進根系生長,而且還能將殘留在地表的病葉、殘果、雜草等翻入土中,同時將土中越冬的桃小食心蟲、棗粘蟲、棗步曲等害蟲翻到地表,降低蟲口基數。在棗樹生長期,中耕除草2~3次,可使土壤保持疏松和無雜草狀態(tài)。中耕除草常用的方法有人工除草、化學除草和機械除草三種?,F代棗園多采用機械除草,一般中耕深度5~10cm,中耕次數以氣候條件、雜草的多少而定。
5、棗園的施肥
基肥:每年的立冬前施用,主要以農家肥為主,在樹冠垂直投影下挖深30CM的小坑,畝施農家肥500公斤,增強樹勢。化肥有碳酸氫銨、尿素、磷酸二銨、過磷酸鈣等肥料。農家肥和化肥配合使用,提高肥料利用率。
追肥:在棗樹萌芽期每株追施磷酸二銨5kg,促進枝葉生長,有利于花芽分化;在棗樹花期每株追施磷酸二銨1kg,硫酸鉀1.0kg,補充樹體營養(yǎng),提高坐果率;在果實膨大肥每株追磷酸二銨0.5kg,磷酸鉀0.5kg,促進幼果發(fā)育,提高紅棗品質。
葉面噴肥:在棗樹展葉期、開花坐果期、果實膨大期噴施葉面噴肥,葉面噴肥可補充土壤施肥不足,達到快速有效供給營養(yǎng),有利于棗樹的正常生長發(fā)育、花粉萌發(fā)傳粉受精,提高坐果率。
6、棗園的病蟲害統防統治:抓住關鍵時期開展防治
萌芽期:主要防治對象棗粘蟲、棗步曲等越冬害蟲,采取刮掉主枝老皮涂白、噴施石硫合劑、50%多菌靈800倍液,殺死越冬蟲卵。病害有炭疽病、棗銹病,在主干上噴灑苦參堿鏟除越冬病菌。
展葉期:主要防治對象棗癭蚊、紅蜘蛛、棗粘蟲等害蟲。采取噴灑苦參堿。病害有炭疽病,噴灑1:2:200的波爾多液,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次。
開花期:主要防治對象金龜子、紅蜘蛛、棗粘蟲等害蟲,噴施20%的殺滅菊酯2000~3000倍液噴施1~2次,間隔7~10天。病害有炭疽病、棗銹病,選用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加溴氰菊酯4000倍液防治。
果實期:主要防治對象紅蜘蛛、桃小食心蟲等害蟲,用25%的滅幼脲1000~1500倍等,噴施1~2次。桃小食心蟲成蟲有避光性,白天靜伏,夜間活動,成蟲發(fā)生盛期可采用性誘劑誘殺。病害有縮果病、炭疽病、棗銹病等,噴施50%DT殺菌劑500倍液防治。
(作者單位:1.719299陜西省佳縣林木種苗工作站;2.719299陜西省佳縣紅棗產業(yè)辦公室)